老派的朝气

2016年第2期 | 总第459期

BAT说,这是年轻人的时代,年轻人支撑起了互联网经济;媒体说,90后凶猛,新一代人没有思想的束缚,创造了很多新玩法。老一辈的行事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一个男人养一只狗、一只猫,天天在微博上晒猫猫狗狗也能粉丝成军团。创意公司都不招80后了,巴不得把策划方案外包给中学生。他们(老派人士)不懂得互联网思维,就连郁亮都要带着万科的管理团队到小米学习互联网。

极度的自傲,背后隐藏着极度的自卑。从一开始贬斥90后的任性,继而商业力量介入,到后来无节操地歌颂90后的敢作敢为。我们的舆论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是年轻人做的,都是对的;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就会是未来社会的主流。

玩个滑板、跳个街舞、唱个Hip-Hop就是社会主流?穿个马甲骑着自行车从上海骑到西藏就是社会主流?这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嬉皮士”(hippie)玩剩的。

这种嬉皮士的叛逆意识,伴随着商业力量的裹挟,以一种一面倒吹捧90后的方式出现。他们蔑视传统,愤世嫉俗,自以为是。

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这个社会;并不是每一个老年人都自我封闭,自绝于这个社会。我们的标准,在一个人的心理年龄。

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是那些有着年轻心态的老派人士,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向我们宣示:怎样才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才有老派的朝气。

互联网是老派的杀猪刀?

谈到“老派的朝气”,吴晓波第一反应是:新世界的吸引力。他称自己是来自旧世界的人,因为这股吸引力,做了点有朝气的行为,骑到了新世界的背上。“‘老派的朝气’一说,跟我在‘吴晓波频道’的开篇标题非常接近。新世界就像一条恶龙一样,你不骑上它,就会被踩在脚底下。”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老派人士的坟场。2015年有一个流行语叫“IP”,在这个词以前,“内容为王”已经流行了多年。媒体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去层级化,使一肚子墨水的老年派有了越来越多成为“网红”的机会。这是一个大好的年代,有着现象级别的机会。失范的互联网时代,主流信仰的缺失和小众信仰的多元化造就了各种“网红”。一群以60后为代表的知道分子也在这个混沌的时代,变成互联网舆论的主导者,建立了一方信仰。

2015年,以央视名嘴为代表的大量传统媒体人士离开体制转身创业。《新闻联播》的帅哥主播郎永淳加盟一家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还做了自媒体公众号“朗读”。《东方时空》名记张泉灵成为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天下足球》主持人段暄投靠王思聪,出任香蕉体育CEO。他们都要在被时代和体制抛弃之前,拥抱这个时代。

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先走一步。马东在离开央视后,加盟爱奇艺,成为首席内容官。一档《奇葩说》造就互联网综艺节目的经典IP,为传统节目制作人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提供一个成功典范。罗振宇在离开央视后,曾经做过咨询公司,后来一档《罗辑思维》火起,使罗胖走上自媒体之路。

台湾资深电视人陈文茜发现,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这两所最传统的老牌学校里,却有着最前沿的创新实验室,以及每个夜晚灯火通明的进取精神。“这是真真正正的老派的朝气、扎扎实实的创新。这是哈佛跟MIT的传统,也应该是我们的一个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老派人士在互联网转型中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IP,建立一方粉丝军团,成为一个领域的知道分子,引领一时风尚。他们中有马东的奇葩风、陈丹青的艺术史风、梁文道的读书风、褚时健的创业风、吴晓波的商业风、冯仑的段子文艺风……

谁说互联网时代已经抛弃老派人士了?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老派人在互联网的跌跤里站了起来,成为互联网创业的经典案例。

“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创造一个奇迹。”

2015年的房地产行业有多不好混?看看王石就知道。

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万科董事会主席的内部讲话中表态:“不欢迎宝能成为大股东,因为宝能系信用不够。”半年来,宝能系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入股万科A股,在持股比上升到22.45%后,超越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这时,征服无数高峰的男人王石坐不住了。一出老领导复辟(或者退隐人士下山)的商业大剧迅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有人搬出赵家人来暗讽,也有人翻出宝能系各种狗血来历,大部分旁观者都站在了这位曾经站在珠穆朗玛峰之颠的老男人的粉丝团中。

王石发了一条微博:“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创造一个奇迹。”即使曾经承诺过到了70岁就到戈壁去种树,商业偶像王石还是在64岁的这一年再度出山。

与王石类似,另一位教父级人物也有类似出山经历,他就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联想集团第三财季亏损9700万美元,2009年,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董事会主席,之后是一轮重组——高管降薪、全球裁员2500人等大动作。

柳传志谦虚地说:“我的出山主要作用是把杨元庆放在CEO的位置上,让他能很好地工作。如果我不出山,他可能回不到这个位置上。如果不是那样,联想将是非常危险的,今天存不存在都不一定。”

那一年,柳传志65岁。每一个老道都有一颗重新出山的心。

二次创业,是老派朝气勃发的回春药。

房产界著名段子手冯仑有个“死亡定律”:男性企业家开始追逐女明星,这家企业就离死不远了。为了证明自己追逐的不是女明星,王石抛弃红烧肉的温情,东山再起,再战江湖。冯仑似乎要证明点什么,竟然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冯仑风马牛”,要在全民创业大潮中来个二次创业。

有些人老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年轻的心。如果他们焕发新的生命,老树就会冒出新芽来。

2015年12月,一篇《徐明的羞处》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冯叔(冯仑自称)从徐明的死讲到中国企业家的难处。人们争相要一探冯叔所知道的徐明秘密。这些时候,一位有身份的人说的话,往往更具有公信力,也有更多细节。很多消息也是一般媒体人所无法打探到的,老派的公信力在这里显出强大的优势。

从公号第一篇文章《冯仑:扒下现实的底裤》起,“冯仑风马牛”就一直延续这种青楼派标题风格,比如《别了,子宫》、《泼妇原理》。公号才开一个月,粉丝就破十万了。

二次创业里成功的典范要算褚时健。从狱中减刑而保外就医,褚时健与妻子在云南哀牢山种橙时已经74岁高龄,当年栽种橙苗,要到4年后才挂果。褚时健用了10年时间把橙子卖到北京。王石感慨,褚时健的二次创业,“严重影响了我退休生活的设计”。

他们满布皱纹的沧桑里,有一颗年轻的心。

看惯了秋月春风,就很难一壶浊酒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国合伙人的现实版——新东方集团上市后,合伙人之一徐小平退出董事会,变成闲人。但他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自己掏钱做风投,还没成立真格基金就投了10个项目。

昔日的兄弟俞敏洪这样评价徐小平:“徐小平跟我差不多是同龄人,但他确实把自己当作年轻人——把自己的心灵和灵魂都沉浸到年轻人世界中的年轻人。”

把自己的心态变成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喜欢说年轻人的话。“不会跳舞的投资人就不是好的论坛组织者。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我那说实话不怎么好看的舞姿。公鸡下蛋,熊猫习武,徐小平跳芭蕾,一切皆有可能!”

成功把自己的心态变成90后的还有马东:“对我来说他们都是老人家,我是生于60年代的90后。”

吴晓波曾经冒着掉粉的危险在自己的公号里掀起一起反屌丝运动,他高呼:反对屌丝经济,中国不能变成一个下流社会。此文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下十篇“檄文”声讨“吴晓波频道”。吴晓波说:要反抗的是屌丝心态,我们要设法抑制它。向外,我们呼唤并努力参与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向内,我们则要有界限感,是为清洁的精神。

一边是老派人士开放自己的心态,接受互联网时代的新鲜事物,投入到创业的洪流;一边是年轻人变成“老干部”,把自己封闭在暗房中成为宅男腐女。

陈文茜用“潮派的老气”来总结这种现象:“年轻人的愤怒是新鲜的,可是提出来的主张却是老旧的。你的肉体是青春的,未来已经衰老了;你的身体是健康的,可是世界经济是生病的。世界对不起年轻人,但年轻人不应该对不起自己。”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