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有房,就以为能在城市里过上幸福生活了?错!你可能还需要买条船。”2015年夏天爆红的这个段子的背后,是降雨、内涝后城市出现“看海”景观的尴尬与无奈。当雨水入侵城市,钢筋混凝土模式的街区排水系统便只能“缴械”,后果是:北京“看海”、杭州“水漫金山”、南宁“路上行船”……
“一个真正的宜居城市,最需要的其实是绿色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像海绵一样能在旱季挤出水资源,在雨季吸收废弃物。”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说。未来我们要住什么样的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绵城市”是个不错的选择。
“海绵城市将水视为财富,与水做朋友。”
2012年7月21日,北京,一场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来袭,造成79人遇难、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排水系统的漏洞,在暴雨内涝面前暴露无遗。俞孔坚认为,虽然地理位置、季风气候等因素决定了国内城市多水患,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同时并存,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质严重污染,才是排水系统和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每每遭遇突发状况的“难以承受之痛”。
2015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南昌考察时指出,中国的城市建设忽视了雨水的就地收集、就地渗透问题。中国城市下雨以后,70%的水进入径流,也就是流出城市以外,只有30%在当地渗透。
“城市迫切需要建设一些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在下雨时能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干旱时再把水放出来。”俞孔坚把这些公共空间称为“绿色海绵”系统,“海绵城市将水视为财富,与水做朋友”。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并调节水的循环;而当遭遇如旱季等需要水资源的情况时,可将平日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就是要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让城市自然呼吸,让城市回归自然。”清华大学原校长、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这样认为。
建设“海绵城市”的设想终于在2015年4月落实:包括厦门、济南、武汉、南宁在内的16座城市被列为海绵城市先行试点城市。而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全文2800字,其中15次使用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生态”、“自然水体”等词组。“突出体现了海绵城市对回归自然的期许和宗旨。”俞孔坚说。
“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
沙湖被填、官桥湖污染、南湖翻塘、东湖水华……武汉被戏谑为“中国最大的看海城市”,也是被列入海绵城市试点的唯一一个副省级特大城市。水资源丰富的武汉,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三座城市之一,但60年间这座城市里的一百多个湖泊和大部分湿地消失了。专家、学者认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之前的填湖行为在近几年的事故中收到了惩罚。
“每当温度超过31℃时,第二天就会有雨;每当连续暴雨一天后,市区会变成海洋,司机会变成船长。”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向久华认为,武汉城市建设导致路面硬化,降水无法渗入地下,这是造成武汉遇暴雨必全城“看海”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水都等着从管网排出,城市建设理念太落后了。”
“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俞孔坚认为,像武汉这样经常遭遇内涝的城市,应尽快建成海绵城市雏形,“亟需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路面等‘绿色’措施蓄水、排水和净水。一旦出现自然灾害,这些绿色海绵系统就有了良好的‘弹性’”。
俞孔坚为家乡浙江省金华市设计的金华燕尾洲,似乎可以为各个城市探寻“海绵城市”方案提供思路。这个荣获2015世界最佳景观奖的公园,有着极富弹性的生态防洪堤,这是俞孔坚为海绵城市理论而进行的实践——为此,他砸掉了金华市区三江口的水泥高堤,并建造了极富当地特色的、扭曲的八咏桥。
俞孔坚说,由于场地内部采用百分百的可下渗覆盖,雨水一落下就渗到地下,不用排到管网,实现了生态弹性;采用流线型的河岸梯田和种植带,实现了社会弹性;被河流分割为两块的城市由一座动感扭曲的桥连接,实现了文化弹性。三组不同概念的弹性同时在燕尾洲公园实现,“这就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版,有弹性,有文化;能预警,能应急”。
通过弹性绿地和完备的排水系统吸收雨水、污水,欧美城市平衡生态系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铺开。
早在几十年前,国外便在海绵城市建设、开发“低影响雨水资源系统”上进行了探究。
德国首都柏林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高效排水排污的同时,还能平衡城市生态系统。柏林的地下水道有上百年历史,总长度达9646公里,且多为混合管道,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可以同时处理雨水和污水。近几年,一种“绿色屋顶”开始进入德国各大城市的社区。与一般在屋顶贴草皮的做法不同,这种绿色屋顶在屋顶上放置植被和太阳能电池板,还有可循环利用的系统。它可以使整栋建筑在极端天气时免遭温差影响,同时在雨天吸收雨水储存下来,还美化了社区的环境。类似的通过收集雨水而实现水资源净化、利用的海绵景观,还有柏林波斯坦广场和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等。
美国费城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本着“绿色基础设施,再造海绵大地”的原则,费城在2011年前后开始建立河流生态走廊,保护和修复水生动植物栖息地。据公开数据显示,费城投入16亿美元用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3.45亿美元用于增加传统排水设施,4.2亿美元用于绿色雨水设施的适应性管理。“1/3目前不透水的地表改成‘绿化的土地’,修建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以夺取每次降水的头一英寸的雨水,这样可使地表径流减少80%—90%,这是费城的经验。”俞孔坚说。
4年前北京遭遇“7·21”特大暴雨时,其地下排水系统饱受诟病,“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之说被反复提及。而最经常被拿来与北京做比较的城市,首推巴黎。作为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学习范本,巴黎的排水系统可以说无可争议。150多年前巴黎城区大改造时,一套完备的排水系统就已酝酿。奥斯曼公爵认为雨水降临城市街区,就如同人体内部的水循环一般,城市的排污则如同人体排毒,应该做的是让雨水、污水沿管道排出城镇,而不是像早先一样直接倾泻于塞纳河内。巴黎此后逐年增添蓄水、净水处理中心,提高了整个城市对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海绵城市的效应渐显,近年来并未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
其实海绵城市对传统的大排水系统不是取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
“有人说海绵城市是个空翻概念,无非就是挖水沟,铺绿地”,俞孔坚认为,“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
在俞孔坚的观念里,建设海绵城市是复杂的工程,牵涉诸多领域,“新老城区格局的差异就是一道坎儿。老旧城区开发和重建的空间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有密集居住着的市民,改造难度会非常大。与其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还不如多添置一些‘海绵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谢映霞则认为,单纯依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看海”问题,其实并不现实。“城市下大暴雨时,雨水根本来不及下渗,如果没有快速排放的管渠系统,城市还是会面临内涝问题。”她认为在雨水来临时,首先应该让城市海绵体发挥作用,等到海绵体吸水饱和后,才轮到传统的管渠系统来发挥作用。“有很多人说海绵城市一建成,旧有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就没用了吗?其实,海绵城市对传统的大排水系统不是取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