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历险记

2015年第20期 | 总第453期

《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个文学上的经典开头:“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时,’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可就是有这么一类人,每当你试图对其进行批评,非但找不到任何优越感,反倒深感沮丧和无奈——他们打不得,骂没用,讲道理根本听不懂;弱小更让他们先天占据道德制高点,手握免责金牌;而你引以为豪的心智和武力在他们面前也只是暂时胜出,你虽然如日中天,但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你的人生基本定局,而他们的未来无可限量。

这群全方位挫败你的,正是传说中比“坏人变老了”和“广场舞大妈”更具杀伤力的“熊孩子”。

熊孩子,在北方方言里原本泛指讨人嫌的顽童,但在近年层出不穷的网络段子中,被苦大仇深的网友们进一步界定为不守规矩、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破坏公共秩序并入侵你的私人领地,“他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甚至还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节车厢里”;哪怕关在家里,他们抽风的小宇宙也能伤及无辜——去年贵州一个熊孩子,因为窗外施工的电钻声影响自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生气地用刀割断了8楼的安全绳,导致工人危险悬空。

100个熊孩子可能有1000种熊法,社会新闻层出不穷:有的偷开公交车,撞歪工棚,吓坏了熟睡中的工人;有的拧开消防栓,水淹5个小区15部电梯……比起来,那个“刮花300万豪车”都算最没创意的。

熊孩子,听起来萌,现实中却叫人头疼。熊孩子现象的背后,是一个个教育失败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学校。

孩子们如何夺了权?

这个社会对熊孩子的容忍度似乎已经触底。网友们对“熊孩子被教训”题材喜闻乐见,还有人整理成合集,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新浪博主“阮公子先呵为敬”在公交站等车,被一个胡冲乱撞的熊孩子推上马路,撞倒了骑电动车的大姐,两个大人挂彩,更险的是后边跟着三辆公交车,而熊孩子的家长毫无歉意,全程用母爱的光辉欣赏着自家的娃——愤怒的博主动手了,电动车大姐和摆摊的“煎饼侠”都加入了战斗,最后熊妈和熊孩子在路人的谴责中败退。

没有月黑风高的场景,没有一波三折的悬念,也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调侃,这篇故事元素平淡的文章,破天荒地获得了800多万的阅读量、987次打赏。

在熊孩子的话题上,舆论的“众神狂欢”,看似被触发了情绪的high点,实则被戳中了痛点,成人在网络上的发泄,暴露的是现实中的孱弱。

孩子们越发无法无天:妈妈不让吃冰淇淋,4岁女孩报警称“妈妈死了”;爸爸不让涂指甲油,10岁女孩报警称“爸爸虐待”;爷爷不给零花钱,12岁孙子向奶奶告状称“爷爷出轨”。如果只坑爹妈也就罢了,有些孩子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让你不得不怀疑《三字经》的前六个字。

什么时候,孩子夺了大人的权?

以果壳网一篇热帖对熊孩子“下至3岁,上至高中”的年龄划分,如今大行其道的熊孩子,其父母绝大多数是70后和80后,这两代人的成长回忆,多半充斥着父亲严厉的管教、母亲失望的眼泪;隐私被父母当成糗事和三姑六婆分享,自尊心被父母挂在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击溃;那些“我都是为了你”“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的唠叨虽然可以理解,却也无异于以爱为名施加让孩子内疚、自责的亲情绑架。

也许正因为感受过这样不快乐、沉重甚至痛苦的家庭教育,当70后和80后为人父母时,恨不得一股脑儿打破几千年的沉疴,把自己曾经缺失的都弥补给孩子——尤其是只有一个娃的情况下。

但这些父母同时是赶上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最大的两代人,他们扛着疯涨的物价和房价,日复一日地忍受拥堵交通,奔波于家庭与职场,无法给孩子充分的陪伴。最常见的家庭模式,要么是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带娃;要么夫妻双双把教养任务让渡给老人——前者的问题在于缺乏勇气、担当的父性教育,所以“爸爸去哪儿”成为近三年最热门的亲子话题;后者的弊端更不言而喻,隔代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溺爱。

爱可以培养孩子的“能”,过多溺爱可能惯出孩子的“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如今一些熊孩子的家庭地位甚于上帝,要有糖便有糖,要有钱便有钱,权利被无限放大,孩子当得像老子,老子当得像孙子。

熊孩子最可气的不是犯错,而是犯错后永远不用负责任。

卡佛在《自行车、肌肉和香烟》讲了一件小事:男孩罗杰因为自行车被伙伴诬陷,对方的父亲出言不逊,最后被罗杰的父亲狠揍一顿。罗杰因此崇拜上父亲的肌肉,而这个中年落魄、正为戒烟苦恼的男人,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自己爸爸手上的烟味。

抛开作者的主旨,这个短篇让我们看到,面对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孩子所受到父母的影响,如同气味般无意识和潜移默化,而又像基因一般根深蒂固。

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居作用”,成长中的孩子对父母有较长的依赖期,会不加鉴别也没有能力鉴别地模仿父母的言行、态度,形成相似的行为模式,并最终影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熊——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几个熊大人;孩子行为的熊,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根源。

没有人不会犯错,但熊孩子最可气的是,犯错之后永远不用负责任;熊父母不但没教会孩子责任,甚至推卸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

你一定听过这些熊家长语录:“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孩子还小不懂事”、“你一个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

他们懒得去想,对事实的认知以及是非对错,与有无孩子何干?每个人都是在哭闹中来到世上,没有人天生懂事,正因为孩子还小,才需要大人担当起规则制定者甚至“惩罚者”的角色——惩罚当然不等于体罚,惩罚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认识哪些行为在哪些环境下是不合适的。

不要小看调皮鬼们的学习能力,他们最擅长试探父母的底线,无度的宽容其实是危险的种子。许多年轻父母为了建立新型亲子关系,一味追求“爱的教育”,生怕严格一定就损害了孩子的天性。事实上,即便在尊重儿童天性的西方教育理念里,自控和责任仍然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爸爸去哪儿3》里,公认最会和孩子沟通的加拿大父亲夏克立,会在女儿犯错误后罚站;混血儿诺一的法国妈妈安娜,早早就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和“保护妹妹、保护妈妈、保护女人”的责任感,所以不到5岁的诺一能在无父母陪同的情况带着3岁多的妹妹参加节目,而这些并不妨碍他仍然是最相信童话、保留纯真天性的孩子。

疏于管教的熊孩子,在网络热文里,他们的命运除了被“痛打”,还有另一种走向:一个熊孩子拿水往亲戚家的钢琴琴键上倒,孩子爹妈以“哎呀,小孩子不懂事”推脱,还反说“好心帮忙洗琴”。亲戚不好发火,于是笑眯眯夸熊孩子干得好——后来熊孩子再接再厉,在商场用可乐“洗”了一架60多万的进口钢琴,被索赔19.8万折旧费。

在厌恶熊孩子的读者那里,这个故事的结局比“痛打熊孩子”还要“大快人心”。有人“神评论”:对熊孩子最好的教训方式是赞美和鼓励,这样他一定挺不过18岁……

这样的结果,远远比孩子被打骂更残酷。负责的家长会在外界惩罚降临前树立孩子的是非观念,不负责的熊家长,却只会索求别人的包容和退让。

但家的边界不可能无限延伸,外厉内荏的熊孩子,总有一天要走进并非“普天之下皆你妈”的社会。

学校是每个孩子必经的缓冲带,熊孩子通常在集体生活中找不到位置。

离开家庭之后,踏入社会之前,学校是每个孩子必经的缓冲带。他们被输入这架巨大的机器,根据分数给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最后推向社会。

在集体生活中,熊孩子通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小被父母疏于规则教育的他们,陡然面对标准化的学校纪律,不会乖乖顺从,而是百般抗争。

两个月前,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重新点燃了对中外学校教育的争论。5名中国老师被派往一所英国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代课,面对十三四岁的英国熊孩子,这些来自国内的模范教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4岁的数学老师邹连海在讲解三角函数时,英国学生的反应是:为什么要学这些?我觉得一生都用不到,还不如教我们怎样缴税。教中文的赵老师则语重深长地传达中国式的教育观:读书是为了糊口,因为生活是如此艰难。

尽管最后的考试,中国老师代课的班级在成绩上毫无悬念地胜出,但那所中学的校长却并未真正认同,因为他发现英国孩子不太可能会有中国孩子的那种绝对驱动力——“作为中国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成功。”

有毒的成功学渗透了校园,打着“德智体美劳”旗号,却习惯用苦大仇深的方式,灌输着出人头地的理念,这类偏重自我实现的教育,只强调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人”。

传统的学校管理有时候简单粗暴,标准化的大生产模式通常会削掉所有棱角,从校服到发型,从外表到心灵,把每个成品都磨得平整,否则就会成为另类。

这样的校园生活,恐怕连乖孩子也很难真正快乐,那些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希望,无法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就这样被放逐了。

每一个熊孩子的养成,既有个体原因,也受到环境的综合影响,他们是麻烦的制造者,也是浮躁和戾气社会的受害者。

通往成人世界的道路危机四伏,也许今天某个熊孩子会成为未来的爱迪生,也许大多数曾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终会安全成长,成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但也会有一些熊孩子,错失了被对症下药的治愈机会,在可恨可悲的阴影路上一路狂奔,而他们原本生来无辜。


最不受欢迎的熊孩子行为

如果熊孩子只坑爹妈、不伤无辜,也就没这么容易引起公愤了,毕竟在家里,孩子如何闹,父母如何纵容,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是,最不受欢迎的熊孩子行为,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事实上,比熊孩子干扰他人更可气的,是父母们熟视无睹、不去阻止甚至表现出沾沾自喜的态度。

哭闹、跑跳固然是孩子的天性,但为人父母应该教会他们,什么行为在什么环境下,是不允许和不受欢迎的。

1.在火车、飞机上尖叫,高分贝贯穿整节车厢,尤其碰上其他旅客昏昏欲睡的午后。家长却不阻止,因为他们自己也习惯了在外高声喧哗。

2.在车站、商店等人群密集处追逐,让旁人避之不及,撞到人不会说对不起。

3.在地铁、公交的座位以及别人家的沙发上,穿着鞋上蹿下跳。

4.在别人家做客,不经允许进入卧室乱翻,看上什么就哭闹着死活要带走。

5.蛮不讲理打断大人的交谈,任何聚会场合都要成为焦点。通常,他们都有一个不管娃吃喝拉撒都要晒到朋友圈的妈。

6.掐人、打人、对人吐口水,恶人先告状、找父母撑腰。

7.掀女士的裙子、上手乱摸,而他们的家长乐呵呵在一旁看着。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