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第一次上网是在1997年2月,那一年他还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毕业设计早就做完,泡中关村是他的爱好。春节刚过,他来到哥们儿王川在中关村的小公司,打开一台Win95的电脑,拨号,上网。陈彤打开IE浏览器,在键盘敲入www.cnn.com,回车,几张韩国驻华大使馆周边的新闻事件照片扑面而来。
19年后,作为一个CNN、VOA铁杆粉丝,陈彤清楚记得当时的震撼:“彩色清晰的照片,还有CNN鲜艳的红色logo,比以前的广播强太多了!”
互联网给陈彤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在陈彤心中种下了一个新闻理想。“我是一个极度渴望获取信息的人。”把CNN关掉,陈彤打开了第二个网站——后来让他实现新闻理想的地方——四通利方体育沙龙论坛。
“我从小对信息有一种极度的渴求,新浪是我的爱好,而不是工作。”
当年,国内人气旺的论坛不多,因为能上网的人并不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1997年11月第一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年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那时的电脑大多数还没有中文系统,四通利方的主要业务就是汉字系统。四通利方论坛最早是针对客户搭建的售后技术论坛,里面有一个体育沙龙版块,这是吸引球迷陈彤的地方。
《南方体育》一篇回忆文章称:“类似四通利方体育沙龙这样的非IT专业类中文论坛,在当时的互联网上非常罕见。”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彤在网上碰到论坛的创始人之一李嵩波,陈彤E-mail说:“假如我去做体育沙龙版主,访问量能增加一百倍。”
1997年4月,陈彤成为体育沙龙义务版主。“我就想办法自己编写,从国外的互联网站寻找体育信息放上来,把这个窝搭建好。”陈彤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茶馆的老板,而不是饭馆,要准备各式各样的好茶,要让客人在这喝茶聊天”。
陈彤沉浸在消息的快速传播中。1997年6月,健力宝青年队赴日本比赛,球迷们很关注这场球,但当时资讯不发达,日本晚上9点多钟已经踢完,正常来说第二天上午或者下午才能知道,陈彤就登录雅虎,查出日本各大体育论坛网址,用英文在论坛上问比赛结果。“绝大多数人不理我,后来有一个人回答: U20青年队,日本2比0干掉中国青年队。我有点儿不信,感谢的同时心里说:你吹牛吧?”只有这么一个信息源,陈彤只好加上“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把赛果公布在论坛上。信息实时传递引来球迷的追捧,这让陈彤兴奋。
兼职版主陈彤和一伙球迷做的一系列赛事互联网直播,让体育沙龙火了起来。1997年9月13日,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第一场的比赛在大连金州举行。5万球迷,万面国旗,李明打进漂亮的球,但还是2比4败给伊朗。之后,一篇由网友老榕写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48小时之内阅读2万多次,让当时日浏览量只有1万的四通利方论坛一举成名。
“主要是喜爱,也有一点擅长,当时这并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行当。”刚当版主时,陈彤跟当年所有的版主一样是义务劳动,后来做出成绩了,当时的领头人、后来成为新浪网CEO的汪延给陈彤开了每月100多元的补助。“我的兴趣就是新闻,我大学选理工科是因为家里不了解情况。为了表明我的兴趣,我第二志愿报了广院的国际新闻,第三志愿报的是体育学院的,这两个专业招理工科。”
大学时代的陈彤不改“资讯狂”的习性,信号清晰的时候,能听一个下午的BBC广播。“大学图书馆能看到几天前的《时代》《新闻周刊》,还能读到半个月前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
在1994年,美国之音节目最后开始出现“.com”或者“@”之类的提示。我一听特别有挫折感,我听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跟我差得太远,怎么这么先进的东西跟我无缘,再加上此时广播信号时断时续,我一气之下就不听了。”但很快,陈彤为了收看CNN电视,自己在家里架了一个1.8米的“锅”——卫星天线,“挺贵的,1万多一个,在1996年”。“CNN的每一个电视节目都会在片尾打一个cnn.com的标记,像我这样没上过网的人都觉得这高深莫测。”
后来,陈彤承认:“我从小对信息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极度的渴求,我一直认为新浪只是我的一个爱好,而不是工作,更不是为了赚大钱,从来没那么想过。”
1998年春节以后,陈彤面临毕业选择。当时他想找一个可以随时上网的工作:“不太忙的,不用整天在外头跑着,能随时上网的,我好继续做体育沙龙的版主。”当时性格腼腆的陈彤并没有好意思向汪延提出毕业后加盟四通利方。“万一人家觉得我不合适呢?”
2月的一个周末,四通利方论坛的版主碰头会在中关村南大街当代商场旁边的饺子馆里,汪延问坐在身旁的陈彤:“你研究生快毕业了,要工作了吧?干脆到四通利方来吧!”
“我一听,那当然好了,省得我整天纠结着曲线救国。”这一偶然的决定,陈彤成为中国门户网站的第一个编辑,也最终成就了不久后互联网的标志——门户网站。
90年代要上网,比碰上系花的难度只大不小。
1996年春,北京中关村有一个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曾经策划“72小时网络生存实验”,但当年的互联网显然不能支持一个宅男三天不出门。90年代,上网本身就是奢侈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为5500元。在研究生后期,陈彤下血本花一万多元买了一台电脑,但当时北京理工大学宿舍上网并不容易,“比碰上系花的难度只大不小,系花每个系都有。但电脑大多数不联互联网,上网还需要票”。陈彤只用来写毕业设计,做些文字处理工作,但他很庆幸当年下决心买电脑上网,“如果当年没买,不能说落后好多年,落后两年,很多机会就可能没有了”。
当年的上网费非常昂贵,“电话线拨号上网,一个小时5块钱”。陈彤有一个网友在阿尔卡特从事电信运营,给陈彤出了“不用交上网费,只需交电话费”的主意,他要走了陈彤的电话号,又给了他一个号,说:你先拨这个号,这个号拨通了出来声音,再拨上网号。陈彤满心欢喜。一个月后,“我媳妇儿交电话费说,咱们家上个月话费1000多块钱……那会儿我研究生每个月补贴才300块钱,四通利方还不给我钱”。
90年代上网的人多是IT人士、科研人员或者外国的留学生,“持续玩网是很奢侈的”。陈彤在做四通利方论坛时,“用户一半来自海外,那会儿用户的质量非常高,来自世界各地,绝对是互联网第一个黄金时代。现在互联网平民化了,商业上有好处,但是思想、言论的高度,一去永不回了”。
当时互联网的标杆是雅虎,“大家都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最牛逼的东西”。最早的互联网创业者,都以雅虎为榜样。陈彤最佩服雅虎的是,“它已经聚集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内容,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实时更新图书馆”。
当时,新闻从业者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新闻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高钢在1997年10月参加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他说:“在那个会上,从纽约赶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主任给我们这些中国新闻工作者讲什么是网络新闻传播,讲他们怎样操作新闻网站。”
“门户网站”的概念正是从雅虎而来,1998年下半年起,互联网初创公司开始以新闻为主打项目,逐渐形成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新浪、网易和搜狐。
促成这一行业发展的,正是27岁的资讯狂人陈彤。那一年毕业,他跟汪延要了3000块钱的高薪,“这一辈子没跟人为待遇讨价还价过,那是唯一一次”。2月,还没有办利落毕业手续的陈彤就直接去四通利方网站上班了。
24小时滚动直播是互联网新闻的核心灵魂。
陈彤一去,就把体育频道做起来,6月份便是法国世界杯。早在1997年陈彤还是实习生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做新闻的八字方针:快速、全面、准确、客观。为了得到更快的资讯,陈彤与汪延一起到位于王府井灯市西口的新华社北京分社花了近一万块钱买了半年的新闻。“收录新闻还需要点对点拨号才能连通,当时的新华社电讯都是很原始的文本格式。”
“陈彤更是拿出了玩命的劲头,采用了全新的工作流程——24小时滚动更新,所有编辑24小时不间断录入、上传、更新内容。那段时间,四通利方上的世界杯足球赛消息要比很多传统媒体的消息早12个小时到24个小时。”据陈彤所著的 《新浪之道》,这次直播创造了中文站点访问最高纪录,日点击310万次,网站的广告收入达到了18万元人民币,是网络新闻挖到的第一桶金。
高强度的世界杯后,团队休息了一个多月。陈彤回忆起世界杯的兴奋,在翻阅新华社的新闻库时,发现体育之外存在更多的时政新闻,“不用可惜了”。他对汪延说:“我们上次去国贸惠普大夏,在桌上看到一个打印出来的材料,上面说国外网站最受欢迎的内容是时政新闻,其次才是体育。我隆重建议做新闻频道。”
1998年10月,四通利方收购北美最大的中文网站华渊生活资讯网。12月1日,“新浪网”面世。陈彤不仅要做新闻,而且要做CNN一样的新闻。
12月17日,美国以“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起对伊拉克的空袭行动。陈彤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第一天大家都等着轰炸,凌晨终于轰炸了,我一大早就去单位更新。第二天凌晨又开始轰炸……”为了跟上战争的节奏,第二天上午陈彤建议24小时滚动更新内容,十个人的新闻团队大家全部举手赞成,立刻就定了:“你们哥几个回去睡觉,晚上6点钟过来。”就这样连续直播了四天战事。
“领导也很支持我们这么玩,我当时一去就跟汪延说,你必须给我架一个卫星‘锅’,咱们做新闻不能没有‘锅’。”一开始汪延希望用网络视频代替,但那时的网速根本没法跑视频。“这就跟现在一个创业公司一上来就要求投500万买一个顶级设备,肯定没人答应的,但当时说干就干了!”陈彤很佩服汪延当年的魄力。
此后,CNN新闻台便在新浪办公室24小时播放。“CNN的成功就是因为24小时滚动直播新闻事件,这是新闻的核心灵魂。”陈彤说,“那些对新闻有执着的孩子,冲着能看CNN电视也来办公室上班。”24小时值班成了门户网站的固定制度,新浪网的新闻编辑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级战备状态,陈彤说,“很带劲”。
从体育频道到新闻频道,新浪网的门户战略快速推进。1999年春天,北美、台湾、香港和大陆四地新浪网负责人在北京郊区开会探讨方向。陈彤提出“要做最大的媒体”,还统计了包括雅虎在内的国际网站的栏目,“重叠的项目有时政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基本就是我们要做的了”。
门户网站的架构自此成型,新浪从一个频道扩展到后来的十几个频道,网络新闻也成为获取信息最快的途径。
“互联网新闻就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编辑干一个人的活,你给我一万个人我都能让每个人工作很饱满,还能干得很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陈彤后来被称为“互联网新闻第一人”。多年后,他离开一手创办的新浪,却仍然保持着实时在微博上转发国际重大新闻的习惯。
今年7月,北京暴雨,新浪员工被堵在后厂村路动弹不得,老(新)浪对刚入职的小浪说:“要是老沉还在,我这会儿已经在车上写了三篇HPV疫苗的快讯,更新了两遍要闻区,还配上一张马东盯着柳岩胸部看的高清大图发微博了。”
90年代,中国种下互联网的种子
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社会的形态将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巨变。1994年,中国成为全世界第77个拥有互联网的国家。当年的互联网只存在于大使馆、中央政府以及个别著名大学的研究室里,寻常百姓家连电脑都没有,更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
北京中关村的人不会忘记当年那块大型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是瀛海威的广告牌,张树新和丈夫抵押全部家当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当时没有人预测到,二十年后,上网会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1995年,中国互联网萌芽。这一年,丁磊辞去宁波电信局的工作到广州创办网易;马化腾创办的BBS “PonySoft”在深圳架设Cfido通讯网历史上最豪华的四线站台,这里成为QQ的创意之源;马云从学校辞职,向亲戚朋友凑了10万元注册杭州海波电脑服务有限公司。2003年,丁磊成为中国首富。2013年,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2014年,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在1995年,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不是丁磊、马化腾和马云,而是田溯宁和丁健。他们在北京、上海铺设了电信节点,紧接着是沈阳、大连、杭州、广东,最终搭建成连通全国33个省会城市的互联网。有了这些网络通路,才能实现当时的拨号上网。90年代多数家庭还没有电脑,按小时收费的网吧开遍学校周边。人们把上网叫做“冲浪”。第一代网民自称“网虫”,和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人即时聊天的新鲜感,吸引了刚刚接触网络的人们。聚会上学生们交换OICQ账号,在家里人们用不能拨号上网的小霸王学习机练习五笔字型。网络游戏尚未兴起,扫雷和纸牌是除了上网冲浪、聊天之外,剩下不多的娱乐。那个年代的中国互联网还没有“墙”,因此也没有翻墙软件和“VPN”。软驱和光驱还是电脑的标配,盗版盘摆满每一个大学食堂的门口。每一个有电脑的人都会存一张“Windows 95装机一条龙”光盘,装机成为男生泡妞的捷径。
90年代后期,除了BBS和聊天室,可以上的网站不多。Copy to China是中国互联网早期最常用的创业模式。以美国雅虎为模仿对象的新浪、搜狐、网易在90年代末兴起,成为后来的三大门户网站。多年以后,互联网对电信业和传媒业的颠覆在这时已显端倪。信息时代改变了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人。 (文/郑依妮)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