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选秀节目,一部电视剧,一部专题片,基本可以概括2012年的中国电视荧屏。
《中国好声音》以纯粹的细节关注推动声音复兴,让选秀节目脱离大众偶像范式,带动观众的欣赏趣味。不仅仅走出选秀节目的模式泥沼,也让节目内核成为社会化的现象。
《甄嬛传》以中国观众、中国人最喜爱的人际斗争为主线,把历史化作娱乐,再把娱乐变成实用主义的教材。
《舌尖上的中国》则完全抛弃虚拟和抽象,打碎教条的菜系划分,用丝丝缕缕的纯真味觉勾起每一个人对一方水土的底层回忆。
它们都是2012年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电视产品,它们都掀起了节目的收视热潮,衍生出相应的社会现象,从荧屏火到现实。
它们也都是中国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赞许,是观众欣赏趣味的转换和电视人制作水准的行进。
电视观众细分在先,分众内容制作在后。电视选秀节目经历8年,从形式单一到多样化,从卖点趋同到精彩纷呈,算是中国电视界的一大进程。
从2005年超女大热那年开始,选秀就一直是一个很社会化的话题。我说社会化,是因为各色人等从选秀节目上得到的意义往往超越一个选秀本身——所有人都可以各取所需地读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娱乐潮流、革新科技、沟通方式、审美趣味、性别取向、阶层意识、代际鸿沟、社会结构和民主方式。
对于超女的粉丝来说,看超女不仅仅只是一种欣赏,它更是一种调动全部感情资源的综合运动,包括喜悦、紧张、失落、悲哀,甚至还会引发仇恨。这种游戏的参与者真的是在全身心投入,很多自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对偶像感兴趣的成熟男女同样因为这种综合运动而癫狂。
这就是为什么超女当年那么火,也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现在火的原因。你要选边站,你要非黑即白,你要对喷,你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好,那现在呢?热潮过了,再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选秀节目了,现在的选秀节目从唱歌、烹饪、职场、时尚可以一路排到杂耍、拿大顶、跳骑马舞。现在的粉丝也不再是当年那种思维二分、趣味单一的粉丝了。
新一代的年轻粉丝什么没见过?红白歌会年年看,弹幕站天天混,淘宝店分分钟都在刷,一眨眼就8年过去了,世界大变样了。宅腐当道了现在,软妹横行了现在,连CJ都变成主流文化了现在,连中年男人都卖萌了现在。
粉丝在去社会化,选秀节目也必然去社会化,是时候让具体的偶像登场了,粉丝们要的是具体的崇拜物。比如,声音。
《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红,也许有一千条理由,但这肯定是其中一条。
它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打出“声音”这一卖点,意即:我们不负责提供你们想要的附加意义,但如果是最纯粹的声音,那我们这里最好。这很聪明,也很顺应时势,分众的时代就是这样,别想通杀,做好垂直。
它设置的“导师制”和它经营的卖点紧密贴合,选手的胜出机制并非取决于“投票制”,而是导师们自己对声音的欣赏,导师甚至比观众还更不了解选手——他们直到转过来的最后一刻才得见选手真容。这不仅仅是留有悬念和形成反差,更是把卖点集约化,使得导师更像一个经营者,购买和盘活自己手头的声音资产。
电视选秀节目经历8年,从形式单一到多样化,从卖点趋同到纷呈,算是中国电视界的一大里程,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电视界的进步和变化远比中国电影更多更快。
受众早就在分化,再也没有可以包打天下的内容提供商。其实这也可以给网络界提个醒,选秀节目的今天,就是微博的明天。
真人秀节目和综艺节目进入了海外版权时代,所幸的是,这几年中国的本土制作团队已经逐渐崛起。
据说,《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最初是打算和东方卫视合作的。脱胎于东方卫视原班底又和东方卫视合作过《中国达人秀》取得成功,灿星再度和东方卫视联手也算顺理成章。可是,在“超女快男”集中轰炸了近十年的中国电视圈里,谁也无法确定一个唱歌类型的选秀节目是否还有潜力。
“由哪个团队进行制作,落定哪个播出平台,决定了这档节目本土化成败的50%。”负责版权引进的英国IPCN国际传媒首席执行官杨媛草是这么理解节目前景的。一直在打造《我爱记歌词》及其衍生节目链、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最大KTV电视台的浙江卫视,最终拿下了《中国好声音》。
从荷兰的The Voice开始,《中国好声音》的旅程可以这么理解:IPCN负责版权引进,灿星负责本土化制作,浙江卫视负责播出平台。同时,灿星和浙江卫视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
与早几年自行山寨国外流行节目形态的做法不同,如今从国外引进节目版权实现本土化运作已成为中国电视的普遍做法。这种模式从三年前引进Fremantle Media公司版权打造《中国达人秀》初见成效——当时国内电视台不太愿意花高价购买正版版权,直至IPCN说服宝洁公司提供了千万级别的赞助,“带着广告上门”才得以成功。
《中国梦想秀》来自Toninght`s The Ninght、《激情唱响》来自X Factor、《顶级厨师》来自Master Chef、《谢天谢地你来啦》来自Thank God You're Here,如今中国电视荧屏上你看得到的综艺节目几乎脱胎自一个国外节目。
无论是由制作公司承制还是由电视台包办,它们面临海外版权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圣经”和本土化的磨合。几乎所有海外版权节目的引进都附带着一个条件,整套制作工艺的复制——即业内所谓“圣经”。这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标准,包括了剧情规划、情境设计、拍摄手法、拍摄角度、剪辑技巧,甚至细到摄像机的数量、位置、灯光设置乃至场地的选择。这是该节目在源发国得以流行的原因,也是节目复制不走形的保证,但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本土化的一个阻碍。
所幸的是,这几年中国的制作团队已经度过了磨合期。比如,The Voice每季有14期,而《中国好声音》缩短到10期;The Voice的剪辑节奏快,而《中国好声音》则调慢了节奏,以适应中国观众的习惯。
从京味调侃到婆媳关系,从青年情感到职场关系,真正的普通国人生活还是在一以贯之的生活情感类电视剧里。
中国电视剧已经把“抗战剧”作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常备剧种了,所以无论是谍战还是野战,无论是共军还是国军,这类剧都毫无年度特征,反正每年你都能看见几十部。
《青盲》、《彼岸1945》、《圣堂风云》、《圣天门口》是2012年比较突出的几部剧,它们的时代背景都定在同一时代,有的以国家的大尺度体现时代背景,有的用家族纠葛透视地方变迁,有的从个人角度展示战斗历程。有的剧,甚至被誉为某某美剧的翻版,但如你所知,中国电视一旦要号称美剧翻版都会死得很难看,比如当年的《迷失》的翻版、《24小时》的翻版、《丑女贝蒂》的翻版。大部分抗战剧能够把角色塑造成一个正常的人就已经会获得无数好评了,比如曾经火爆一时的《亮剑》、《暗算》和《潜伏》。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热衷在大陆产电视剧中出演角色,即使是抗战剧,周渝民、杨贵媚、吴奇隆等都有重头剧目播出。吴奇隆更是在《向着炮火前进》、《向着胜利前进》中饰演八路军战斗英雄,正在热拍的《寒冬》里,他饰演的也是我党“卧底”。
如果说台湾综艺还对大陆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大陆电视剧市场的庞大体量则让台湾艺人纷纷来此掘金。
除此之外,真正的普通国人生活还在一以贯之的生活情感类电视剧里。从几年前的《奋斗》开始,年轻人婚恋事业生活主题的电视剧经年不衰;而从《双面胶》开始,婆媳家庭关系剧也成为主流剧种。
2012年年初播出的《北京爱情故事》成为火热的剧集。开始部分的人物关系、对白设计和众多“北京范儿电视剧”一样,以京味调侃吸引观看趣味,以夸张的人物行为推动情节发展。到剧集中段,剧情令人沮丧地进入了中国电视剧最不擅长的商战戏部分,成为了快进键的重灾区。多年前,《奋斗》的商战戏也是如此,以至于被调侃为“奋斗就需要两个爸爸”。
值得一提的是,“士兵突击帮”形成合力,陈思成、李晨、张译再度联手,包办了从制片、导演、编剧到主演的众多角色。他们年纪相仿,思维接近,给电视剧界也带来一些新鲜空气。
说起商战等专业细节,《心术》同样有着中国电视剧专业欠奉的毛病。这部医疗主题的电视剧,最初以美剧《急诊室》为标版,张嘉译、吴秀波、海清等演技高手操刀,最终又变成了侃大山和三角恋。只要不涉及医疗,这部剧从表演到剧情都堪称完美。
《北京青年》是2012年年中时播出的另一部“北京”+“青年”的剧集,同样以台词调侃取胜。除了一如既往每集都有俏皮话,剧中对深圳的幻想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也是令人对北京的青年颇感好奇的一点。
《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媳妇的美好宣言》等家庭关系剧也是2012年较为热门的剧集。其实,所有这些家庭关系剧用一个词就能概括:吵架。
唯一算得上形成社会热潮的剧,只有一部:《甄嬛传》。中国观众喜欢看宫斗剧,因为有人想从宫斗里学职场厚黑;中国观众也喜欢看悲剧人格的电视剧,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喜欢自我悲剧化,谁觉得自己惨,谁就有道德优势。总的来说,中国观众的趣味以实用为主、道德为辅。
关于《甄嬛传》,本刊371期专题《后宫有戏——中国人为什么爱看后宫戏?》有详细解读,在此不再赘述。
电视收视的即时性和可放弃性导致电视必然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内容平台,观众的不耐烦直接驱动着电视人的创新力。
平心而论,中国电视在中国的众多媒体、艺术中是最具有创新力的。虽然我们年年骂中国电视,但中国电视却年年都有新风。
从民生新闻到栏目剧,从歌唱选秀到舞蹈选秀,从婚恋节目到职场节目,乃至于各类真人秀、电视剧、纪录片,无论是原创还是翻版,中国电视每年都在前行。试想2002年的电视荧屏,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类型的节目,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多少种类型的节目。相比电视,其他媒体形式比如中国电影,十年前《英雄》开创古装大片模式,十年后我们依然在看古装大片;十年前《大腕》奉献京味调侃,十年后我们依然在京味调侃,唯一的不同只是明星云集、投资翻番。无论多么陈旧的审美趣味,在电影界似乎永远都可以得到追捧、飙高票房,只要挖个坑就一定会有傻乎乎的观众买票跳进去。
从这一点上说,电视观众的追新趣味要远比电影观众强得多。电视剧、电视节目一年一个主题,不换新就没人看,没有收视率就没有广告收入,电视收视的即时性和可放弃性导致电视必然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内容平台,观众的不耐烦直接驱动着电视人的创新力。
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格局在历经多年博弈之后,也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央视各频道稳坐首席,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四方争霸,其他地方卫视各有特色、捉对厮杀。
这是电视观众的福音,我们有着在同一时间的多样化选择。这是电视人的焦虑,他们在时刻绞尽脑汁取悦电视机前的人。这也是中国电视的幸运,观众趣味在此消彼长,电视技巧在逐渐成熟。
媒体的新旧不由形式决定,内容的创新力才决定它的新旧。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