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一家在大理定居,在人民路上开了一家书店,名字来自陈升的一首歌:《海豚阿德》。他和妻子都觉得,留一笔钱给小朋友还不如留一个书店给他。只是这个愿望实现起来有点困难。
“大理的生活压力小?去年可以这么说,今年已经不一样了。我的店铺租的时候每年三万不到,现在应该快到十万了吧。” 阿德说。
房东给阿德讲过一个财富故事,房东的兄弟以23万的价格将一个小房子卖给了一家专门从事房产买卖的公司,去年年初,这家公司缺钱,就以30多万的价格转手,但是,现在这个房子已经卖到170多万了。中间谁赚了钱?不是大理人,也不是在这里开店的人,而是那些倒腾房子的人。
阿德现在也不能确定在租约到的那一天,自己是否还有能力继续开书店。如果想永续地经营这个书店,就只有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但他已经买不起了。房产证上只有二十平米,但是卖价已经到了两百万,已经超过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
去年,同样的地段租金不过八百块一个月,所以,海豚阿德书店的对面能够开一家小面馆,卖五块钱一碗的米线。现在合约陆续到期,房东都不会再续约,一般会转租给出价更高的租客,或者重新盖房子,收益一般都比之前好。所以近段时间,大理出现了房东集体毁约的现象,房东不认原来的租房合同,想把房租从原来的一年几万提高到几十万,几十倍地涨,谁都没法抵抗住这种诱惑。
阿德听说将来人民路上的菜市场、学校都会搬迁,因为租金暴涨,做商业开发显然更赚钱。越来越繁盛的商业氛围,迅速挤压着人民路上的生活气息。如果这里充斥着到此一游的旅行团和服务他们的商业设施,那人民路就没啥意思了。
从去年到现在,阿德感受最深的是,整个古城的原居民,全都在想办法往新城里走。他们都想在那里买一套房子,认为楼下就有超市,出门就有车坐的城市生活才是他们想要的。然后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想到大理古城来。但是,你能想象以后古城全是外地人的样子吗?
未来似乎是未知的,阿德看着人民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说:“这个地段今年一下子就火了。这个东西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要承受更高的成本,一方面的确生意好了,因为人来得更多了。”
一个坏的可能性是,未来小业主在这条街上会越来越少。他们呆不下去了,没有那么多钱去跟投资客拼。而且彼此目标本身并不一样。阿德说,“我们是来生活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我开书店,众所周知的,书店肯定不是一门好生意。那些想赚大钱的人是不会开书店的。”说到这里,阿德又有点悲观,“大理迟早会和其他中国城市一样,面对发展,没有哪个城市能够幸免。”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