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笃笑就要像黄子华那样有创意,哪怕粤语梗不太好懂。
所谓“栋笃笑”,即“stand-up comedy”(单口喜剧)的粤语翻译,来自栋笃笑鼻祖香港艺人黄子华。香港影评人石琪如此评论:“黄子华栋笃笑已成为这个城市每年至少一次的另类真人演出……黄子华险中求胜,做到抵死好笑兼有反应,而且特别切合当今香港城市人关注的各式疑问。”
比如他在担任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嘉宾时调侃《新宿事件》的命名:难道不是《中国人不敢面对的中国人做过的很残酷或无奈的事》?或者是《有没有搞错?!成龙大哥居然在砍人!》?要不干脆叫《古惑仔之成龙》好了,票房一定大卖。但他们居然叫《新宿事件》!新宿什么事件?吃面?买衫?现场顿时爆笑。不过镜头扫过,来自内地的高圆圆很茫然——这也是黄子华至今受众局限于粤语地区的原因,粤语梗太不好懂了。
小品就该像赵本山那样逗比,拨动时代笑神经。
余秋雨曾高度评价赵本山:“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确实,自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登“春晚”舞台以来,在那个还没有微博的年代,他的小品就源源不断为全国人民提供笑料和流行语,经典例句数不胜数,比如:1993年的“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老拜年》)、1999年的“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钟点工》)。
但是当小品创意乏力、开始大量借用网络段子后,它就失去了流行语策源地的地位。现在大家再也不像小品演员那样说话了,曾经的“金句王”赵本山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这样认定:“没法让中华民族发笑的赵本山,已然脱离主流文化。”
脱口秀就该学像窦文涛那样毒舌,哪怕重口味也没关系。
1996年创办的《实话实说》已停播,比它晚两年创办的《锵锵三人行》则坚持到了现在。虽说《晓说》、《罗辑思维》等后起之秀势头很猛,但就对观众的影响力而言,还得数十几年如一日话痨的窦文涛和他的节目嘉宾。
窦文涛曾说过,因为没有那么高的收视率(毕竟凤凰卫视很难做到全面落地,能看到节目的人不多),或者说没有用收视率换广告的压力,做节目时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他上《中国达人秀》做嘉宾,有人觉得他的表现“重口味”了一点,可他觉得和《锵锵三人行》相比,自己已经收敛90%了。也是,像“保护环境就像恋爱,不仅要谈,关键还在于做”、“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出在该给的钱没给够”这样的话,也就在“锵锵”才能出现。
广告就该学恒源祥刷存在感,“羊羊羊”也能成为流行语。
豆瓣上开了个帖子叫“一人一句广告词证明你老了”,“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莱福灵,正义的莱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杀死”(莱福灵杀虫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化妆品)、“恒源祥,羊羊羊”(恒源祥)等经典广告词不出意料地被频频提及。果然,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空气般无所不在的存在啊。
据说好的广告语需要具备流行语潜质,而这建立在准确预见和把握社会流行趋势的基础上。不过有些广告是莫名其妙流行起来的,比如说早年步步高无绳电话推出的那个广告,一个猥琐男扑向电话机,看到来电显示后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高度疑似广东口音)甜甜蜜蜜地说:“喂,小丽呀……”这广告火爆的程度肯定超过广告商预期,因为它随即出现在2001年春晚上,全国人民都听到了冯巩尖着嗓子说“喂,小丽呀”。
影视剧就该像《大明宫词》那样文艺腔,华丽欧式风带来震撼。
琼瑶剧固然一度是提供文艺腔的重镇,不过,在琼瑶奶奶连出昏招——包括马景涛的咆哮神功和肉麻到不行的“十三晕”之后,新一代文青选择了欧式华丽风的《大明宫词》。“我父亲生命真正意义上的衰竭始自那年在魏国夫人寝宫的台阶上黯淡地摔倒。在以后的漫长时日里,他的心情一如他脸上的神色,阴沉晦暗得仿佛一件被锈迹啃噬的前朝铁器,麻木沉默地应付着眼前流逝的时光。”它当年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可以用今天一个词来概括:不明,觉厉。
不过出演剧中男主角的赵文瑄对这些华丽丽的台词并不买账,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大明宫词》的台词是粗糙的模仿,“只是一个形式,又不像,更没有深层次的精神”,拍戏时每念到这些台词,就很难受。可这已经是国产剧中最拿得出手的台词了好吗?
网络发言就要像段子手金句不断,高冷冷萌留几手。
“段子”原本是相声中的一个术语,随着社交媒体如微博的兴起,“段子”被置换为俏皮话、笑话、八卦、吐槽等,那些擅长制造段子的人就被称为“段子手”。有些段子是有报酬的,比如某些微博运营大号花钱请人写段子;大多数来自转发,转来转去作者、出处就转没了。
段子的最高境界是高冷。比如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高冷金句不断,获封“段子手”不算,网友还专门为他创造了一个形容词:冷萌(台上高冷,台下呆萌)。火华社社长刘烨、邓超也是著名的明星段子手(还有人记得大明湖畔的卤蛋姚吗……)。
其实人人都可以是段子手。近几年的春晚可以说是段子手狂欢夜,不趁收看春晚的黄金时间抖机灵、秀智慧还等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春晚开启弹幕模式,允许大家自由吐槽,那可真算得上是进步了。
少年人要像动漫爱好者那样“好萌”,掌握异次元话语方式。
媒体人、作家侯虹斌在一篇讨论年轻人话语方式的文章中说,她去围观前同事创办的“次元”社区,发现里面提到的一些词汇如炮姐、萌王、兄贵、舰娘,她一个都不懂,只能求助于百度,科普了一下少年人的知识。
以上几个词汇中,除了兄贵,出处都跟动漫相关。动漫文化是一种同人文化,动漫迷们对某些角色和句子有共鸣,在小圈子里交流产生话题,再经由网络传播向外流行。比如“如果……就神作了”的说法来自动漫《我的朋友很少》,在B站上看剧时,如果情节可能出现逆转,就可以适时吐槽:如果男主死掉就神作了!
这类流行语还真不少,因此日本每年会评比“动漫流行语大奖”,“好萌啊”、“壁咚”等就出自这个榜单。榜单每次评出,都不乏媒体报道,因为下一拨流行语很可能就出自这里。
服务行业应该学淘宝卖家,满口“亲”拉近客户关系。
有人在知乎上问:“‘亲’作为流行语怎样从淘宝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的?”暴走漫画创始人王尼玛如此回答:“一种是拉近关系,亲人般的感受,卖家觉得没有推销的仰视感;一种是马屁,亲他的屁股蛋子,买家有了被推崇的虐欢感。一字两用双方都乐呵,跟暴走漫画的我爱你nimabi一样。”
学术的说法,这叫语词的“异化”。小姐、同志、老板、干爹等词汇都经历了异化或曰妖魔化,但都无法像“亲”那样,经过淘宝这样的强势平台的加持而发展成为全民性的“亲”文化。有知乎网友甚至以为,“亲”是淘宝故意推广的、统一规定的称呼,归入淘宝文化的范畴——当然,这太阴谋论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