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都嘟。”这是马未都在脱口秀节目《都嘟》里的开场语。“都”指自己,“嘟”指嘟嘟囔囔。
对于自己首次献身互联网脱口秀,马未都觉得“都嘟”二字虽有卖萌之嫌,但能传递自己对中国古文化一些理念。“我们是一个极端物化的民族,怎样传承一些已经不被重视的古文化,这点特别重要。”他觉得人们思维中有些固化的东西特别难改变。“比如收藏,95%以上的国内涉足者都是重物质的利,而轻精神的意。”
他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来改变古老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哪怕这代人做不到,下一代也做不到,下下代能够去改变也是好的。”
于是他上了《百家讲坛》,参加了鉴宝节目,开了民间博物馆,办了单人脱口秀。他说:“我虽悲观,但已开始发力。”
艺术收藏物质性、精神性兼具。这让马未都非常着迷。
马未都曾经十分热爱文学,曾做过杂志编辑。
与文学的纯精神性相比,艺术收藏则物质性、精神性兼具。由于必须与艺术品拍卖、鉴定等关联,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与物质、金钱发生联系。而艺术品的文化特质,又承担起传承和扬弃的作用,这让马未都非常着迷。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还没有一个成规模的拍卖行。马未都时常在地摊铺边转悠,鼓捣一些古文物回家。“越往后走家里东西越多,后来一拍脑袋,弄个博物馆展览得了。”
1996年,观复博物馆诞生。这座中国唯一的私立博物馆由马未都主导建造,建成后他自任馆长,而“观复博物馆馆长”则是他在近20年中最愿意被提及的头衔。“90年代我劝过李嘉诚也做博物馆,富人做做收藏多好。”但其时的华人首富只是呵呵一笑。
“华人富豪还是没有一个在系统地做收藏,我觉得还是蛮遗憾的事儿。”对比起西方社会对古物收藏的重视,马未都觉得中西理念对于古文化的传承与收藏,差距“还挺大”。
“我敢说,今天带着宝贝来参加鉴宝节目的,95%以上都是冲着投资获利来的。”
马未都另一个最为众人熟知的身份,恐怕要数“电视节目嘉宾”。马未都寸头、小眼睛,京腔一开便带来轻松的气氛。与其他的嘉宾、专家不时揶揄或者对公众收藏言辞过重相比,马未都对公众收藏持宽容、鼓励的态度。“在中国,真心想做收藏的人本来就很少了,还要对大众收藏指手画脚,这不抑制这种自发的兴趣吗?”
谈到当下社会对传统文物收藏与文化传承的态度,马未都用“痛心疾首”四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民族发展到现在,还是一个非常物化的民族,在艺术收藏和传统文化领域,还是只盯着利,而不去品味其中之意。”
在收藏、鉴宝节目中,马未都从不对文物或藏品估价。“市场瞬息万变,估价有什么作用呢?”他认为真心来鉴宝的人,希望的是专家告诉他,他的宝贝成色如何、收藏价值如何、是哪个朝代的等有效信息。“我现在看到专家天天在电视上给宝贝估价,像算卦一样,觉得特别可笑。”
“我敢说,今天带着宝贝来参加鉴宝节目的,95%以上都是冲着投资获利来的。”在他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当下必须和社会“实情”相结合:“你跟他讲陶瓷是什么,他不听;跟他讲陶瓷的艺术、美学、哲学鉴赏,他不听;话锋一转跟他讲陶瓷怎样值钱,值多少钱,能够怎样变现获利,他眼冒红光地主动来求着问你。”马未都说,他们关心紫檀、降香黄檀等东西,其实只是间接转化为物质的潜在动力,而不是在收藏这些物件过程中真正得到享受。“说到底还是社会太浮躁。为什么媒体现在天天宣扬的是首富模式、财富积累的心灵鸡汤,而不是精心收藏古董文物、传承中华文明的默默耕耘者?”他认为,这种心态和观念,在西方社会是不会出现的,“比尔·盖茨,西方给他冠以的头衔首先是慈善家、收藏家,其次才是世界首富”。
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缺失“是种慢性病”。
马未都给自己的定位是布道者。“布道,不代表非要争出是非。”
“很多事也像收藏一样,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真假本身。”他单刀直入地道出如今许多人收藏的其实是仿品,“真品毕竟少,你去鉴宝发现自己收藏的是赝品,把宝物砸了,值得吗?是非真假真的那么重要吗?”
马未都给自己定下过一个规矩:参加收藏鉴宝类活动,必须是“正能量”的,也就是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给文物鉴定一下,或者弄几个选手炒作搞搞噱头。
不过他对于转变公众的文化观念,却又表示悲观。“如今的媒介社会,信息都爆炸了,很多人都有信息恐惧症,你能做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尤其又是观念和意识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去改变。”
他在2015年4月走进北京二中,给中学生们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也算是给下一代传递一些有益的东西吧。”一堂课下来,马未都觉得如今初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差。“但肯定也不容乐观,除了零星几个有点儿灵气的,其他的学生还是很麻木。他们关心的,似乎只是课本、作业和考大学。还有就是,今天父母给的零花钱。”
除了鉴宝,马未都还经常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出现。在近期该节目对“窦唯地铁照”的讨论中,马未都觉得这个民族和社会,似乎把太多东西与物质、金钱挂上钩。“收藏本来是很文艺的事情,也被弄得铜臭气很浓。人窦唯怎么了,自我点都不行吗?”褪去文学青年的外衣,马未都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但仍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看不懂”。
“很悲观,看不到什么希望。你翻开目前我们的教育大纲,文科占了多大比例,传统文化和审美又占比多少。”他认为,中国当下这种文化缺失现象,从大部分人小时候便开始存在,“是种慢性病”,“可能还真需要中医慢慢调,急不得”。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