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陈晓卿再次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还是没有发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我就是对吃感兴趣呗!”由于工作越来越忙,陈晓卿手机里存的饭馆电话“只剩下”几千个了。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在选材上费了一番功夫。他给食物的选择设置了四个门槛,首先就是要健康。“我喜欢卤煮火烧,但不是很健康,所以没法拍。” 第二是要有传承,和当地文化关联起来。第三是日常,大部分人都能吃到,满汉全席的不要。第四还要解馋,“解馋有很多标准,色香味声,总之要让你的感官比较愉悦”。
《舌尖》表面上是在拍美食,实际上是在拍人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
“就是对吃感兴趣”成为他选择拍摄《舌尖》比较“自私”的因素。早在2002年,他就报过类似的选题,但一等就是十年。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之后,《舌尖》被提上了日程。作为央视全力打造的美食纪录片,口碑和数据双收的《舌尖》第1、第2季轮番轰炸了吃货们的小神经,按纪录片中被点过名的“菜单”去找美食是他们最惬意的生活体验。
《舌尖》在国内的传播成绩相当不错。“《舌尖1》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而《舌尖2》播出的收视率是《舌尖1》的3倍,创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单次销售额达35万美元,网络总点击量有7.3亿次。”《舌尖3》2015年5月放出风,还没开拍就已经开始赚钱,“截至5月12日,《舌尖3》获得了2.818亿的广告销售,而且每天都在不断攀升”。如此硬气的数据让陈晓卿对《舌尖》不停点赞。
海外市场的传播也让他十分满意。“播出过的国家,哎呀,太多了!”《舌尖》系列在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全球巡演”,陈晓卿自豪地说,这些在世界各地主流电视台竞相播放的情景,是过去任何一个中国人做的纪录片所没有的待遇。
有说法称《舌尖2》看重故事性,挖掘好食材和制作美食背后,总有一群故事的主人公,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让这个片子充满了温情。《舌尖2》第二集《心传》中,20岁的苏北姑娘阿苗随父母来苏州拜吕杰民为师,开始苏式糕点的学习。严苛的师父,勤恳的徒弟,师徒这个中国传统伦常中重要的非血缘关系在苏州船点的制作中娓娓道来。陈晓卿自己也觉得,《舌尖》表面上是在拍美食,实际上是在拍人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美食是一个取景框,或者说是一扇窗户,我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中国的样子。就像我时不时说,‘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他想通过食物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搭配着时代这个佐料,揭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
“我的重要程度排序是:和谁吃、去哪里吃,以及吃什么。”
《舌尖》给中国的电视屏幕带来一股美食潮。“纪录片更安静,能让你仔细地端详食物,这是娱乐节目做不到的。”陈晓卿说。
因为《舌尖》,有些食物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舌尖2》中雷山鱼酱被热播后,当地一年涌现出10个加工厂,网上也在推“爆款”热销。美食的传播不仅是食客的利好消息,也让商家搭了一回顺风车。但陈晓卿始终觉得,美食其实是特别私人的。“很多人会质问你,说雷山鱼酱从电视上看挺好,实则又臭又腥。你看,美食推荐是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
在享受生活的乐趣中,有什么比美食更重要?“当然是家人,和家人在一起吃饭。我的排序是:和谁吃、去哪里吃,以及吃什么。很多人把‘和谁吃’放在靠后,我反倒特别在意。我有很多机会和国内外的大牌交流,去参加所谓的宴会,但特别不喜欢,因为吃饭的人我都不认识,去一两次就比较排斥了。”陈晓卿还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分享美食,比如以“局长”老六(张立宪)为首的老男人饭局。“老男人饭局好久没聚在一起了。”陈晓卿口中的“好久”其实就是十天,“我们基本上两三天就聚一次。”
作为著名的“扫街嘴”,陈晓卿把“吃货最好的生活状态”理解为两方面,一是不虚荣,他不喜欢那种“我吃过你没吃过”的嘚瑟,“这是种很糟糕的攀比心态,吃货的好状态应该是吃到什么都是快乐的”。第二是要知道感恩,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你获得的快乐才会更多,谓之吃货的虔诚。“食物的好,要特别细心地发掘,不是特别匆忙的,要不然就叫果腹了。”这许是他特别厌恶盒饭的原因。
很多人羡慕他的生活圈,经常跟美食以及爱美食的人打交道,但陈晓卿自己觉得他生活圈子里的人都还谈不上是“生活家”。“倒是辛苦工作挣钱养家的比较多,特别能够享受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蔡澜算是比较潇洒的一位,他已经忙完了,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可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率这一点很让人佩服他。”
陈晓卿希望做食物的分享者,不完全是传播者,把自己对食物的解读和大家分享。“想让自己的舌尖有惊喜,有一种坚持就是要不停地失败。”
陈晓卿的猎物清单
关于美食的好书
焦桐《台湾味道》
沈宏非《写食主义》
赵珩《老饕漫笔》
汪曾祺《旅食小品》
袁枚《随园食单》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