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恩泰 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导演艺术研究博士)
自饰演《武林外传》的秀才一角名声大噪后,多数人都将喻恩泰定位为喜剧演员。但喻恩泰的论调却很是悲观——“人注定是要死的,注定是悲剧。这是一个真理。所有诗人都在写悲剧。周星驰的电影也是悲剧。”
说到演剧的表情,他有一套辩证的说辞:“哭不代表悲剧,笑也不一定是喜剧。”
无论戏里戏外,喻恩泰都会看到一场又一场的“啼笑皆非”:“哭和笑可以很像的。人哭得厉害时看起来像笑,爆笑的时候,比哭还难看。拿古希腊时期演戏用的面具来说,哭和笑两种表情面具非常相像。人的表情,放大以后总会走向一个反面。”
“面无表情能容纳最多的情感,沉静、静止、停顿和安静比表情更重要。”
这几年,喻恩泰演的戏几乎都是“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在刚拍完的电影《李可乐寻人记》中,喻恩泰饰演的是主角草根小人物李可乐。这部戏的原著惹得许多读者笑得花枝乱颤,不少观众都以为是个喜剧。在戏里有长达十五分钟哭戏的喻恩泰心里很清楚,这部戏是个悲剧;在话剧《暗恋桃花源》里,喻恩泰饰演渔夫“老陶”,“桃花源”的故事多被定义为喜剧。但喻恩泰觉得,跟“暗恋”一样,“桃花源”也是悲剧。
不为多数观众所知的是,喻恩泰算得上是国内演员学历最高的一位。2009年,他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导演艺术研究博士毕业。研究戏剧多年的他,曾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悲剧的catharsis(净化作用)——悲剧也可以让人愉悦和宽慰。那天,他牙疼得特别厉害,但在看完电影《雨果》的一瞬,他突然觉得“从生理上可以忍受了”。他分析个中原因:“当看到那么美好的女主人公被拔牙、拔头发,内心感到悲悯、同情的同时,忍受痛苦的能力也会变得强大。”
说到演剧的表情,他的说法咋听起来似是而非,但也有他的学者范儿。“哭不代表悲剧,笑也不一定是喜剧。”在喻恩泰看来,对一个演员来说,面无表情是最好的表情。
这个判断源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平日,喻恩泰非常乐于观察人脸真实的表情,而在他看来,最真实的表情则是面无表情。“每个人都会面无表情,这时人往往最真实。比如人在睡觉的时候,或者跟最熟悉的人在一起时,都是没有表情的。”
刚开始走入演员生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喻恩泰的演技受到演戏现场的朋友的质疑:“表情太安静了,太木讷了。”从戏剧学院出身的喻恩泰很是清楚:“最好的演技,少就是多。表达同一个内容的情况下,动作、手势、表情变化是需要做减法的。”而质疑他的朋友,当看到电视上出现的喻恩泰时,不敢相信,“这个是你演的?很自然啊”。
对他而言,“做减法”的道理同样也体现在“好声音”的标准。“最主要能保证用麦克风成功传递,最轻的声音是最好的声音。张国荣为何如此打动人?因为他总像在听众的耳边轻言细语。”前几个月,张国荣一首音调极低的《这些年来》被喻恩泰翻唱,把网友们“震惊了”,直称“太不科学了!秀才唱歌也这么厉害”。
喻恩泰认为,演员的表情没有任何技巧可言:“演戏的时候,大家以为表情是有技术可追寻的,其实不然,演戏的表情也是自然而然的。就像生活中,朱时茂喜欢耸右肩,陈坤喜欢耸右眉一样。”
喻恩泰曾多次表达他对香港喜剧演员周星驰的“致敬”,他最喜欢星爷瞪着黑色的眼睛直直望着前方,木木然的表情。谈及内地喜剧演员黄渤,他有着类似的感触:“黄渤的脸和五官很有识别性,很多观众会记得他睁大眼睛,嘴咧开的脸,但我最记得他呆木、无喜无乐的时候。”
他剖析其中原因:“面无表情能容纳最多的情感,沉静、静止、停顿和安静比表情更重要。”
“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各种职业性表情。现任山东卫视《爱情传送带》主持人的喻恩泰发现,“所有电视节目的开场白都是差不多的,主持人的表情也是面带恰当的笑容。他们永远不可能演成张国荣的样子。”
一个标志性表情,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更容易被包装成商品甚至替国家代言。喻恩泰举例,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韩国馆内,作为国家馆的总结性图像,居然是韩国著名电影明星裴勇俊的笑脸。喻恩泰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了句:“如果我拥有一个非常标志性的‘喻恩泰’表情,我的广告应该也会能多。”实际情况是,喻恩泰演戏的角色常常风格迥异,没有招牌的动作和表情,以至于“辨识度不高”。一次,他听旁边的人说起《高粱红了》的角色四眼连长,完全没认出角色的饰演者就是喻恩泰。
在百度的喻恩泰贴吧,粉丝们最热衷于分享的是《武林外传》中的经典段落:秀才慢悠而严肃地说:“子曾经曰过……”接着眨几下眼睛,头一提……
“人生都是无常的,表情更是无常。”
聊起表情这回事,喻恩泰异乎寻常地激动。
如果你问喻恩泰,若只能带一件东西去孤岛,会带什么?他的答案肯定是,只需带上脑袋,里面有这辈子见过的各种脸和表情,一定不会孤单。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喻恩泰最想去两个地方工作,医院和大马路。这两处地的共同点是,无时无刻不上演着鲜活而热腾的人生百态与丰富表情,“连北京人艺的艺术家都演不出来这种真实感”。
曾经在医院陪伴家人的他意外发现,很多住院的人都带着一副享受的表情。他记得一个特别快乐的农村木匠,每天都会唱起基督教的赞美诗,音调轻快而明朗。有一天,竟然有五六十个人来看这位木匠。“他一定是非常善良,才人缘如此之好。”喻恩泰想。他又回忆起一群在医院打地铺的孩子,因为能享受到医院的空调而总是开心地笑着。
走在大马路上,每个擦肩而过的人的脸,他都难以忘怀。“有些人的表情像鲁迅那般严肃。大多数人都是一副心怀心事的表情。到了公共汽车上则是另一副模样,原来还因追车一脸焦急的人,似乎顿时陷入庞大的茫然中。”
意外的是,某些瞬间相遇的表情,竟跟他有着故事性的联结,让他感叹命运的偶然和奇妙。曾经,大理的一个清晨,喻恩泰在窗边刮着胡子,他从透明的玻璃窗往外看,青石板路上,一位妇女慢悠悠地走过,在她的怀中的竹筐里,是一个安睡的婴儿。时间顿时变得很长,妇女带着婴儿渐渐远去。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这个婴儿竟再次出现在他眼前,原来婴儿是一位朋友的女儿。“曾经以为是路人的表情,原来就是你身边人。”
太多陌生人的表情值得他回味。前几日,喻恩泰坐火车回江西老家。坐在他对面的中年男子,连续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谈生意。“仿佛他眼前就站着电话里的那个人,指责的时候,他的手指往下戳,讨好的时候,他笑得又特别谦卑。”
平时很少上网的喻恩泰,习惯用手写字,他有一系列的日记本,里头记下了各种陌生人的表情。他觉得这事太有趣了,“人生都是无常的,表情更是无常”。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