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一文指导老师)
以“呵呵”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汪奎同学和我商量的结果。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关注的是带有社会性、典型性、普遍性的语言现象——首先它要成为一个现象。
“呵呵”,本来是一个表达笑意的拟声词,但在网络会话中却发生了多种功能的变化,包括敷衍、调侃、讽刺、揶揄,有时甚至没有具体
的意义,只是用于展开下一个话轮,语法上出现了从拟声词向语气词乃至感叹词转变的倾向。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原因是复杂的。
在网络会话中,我们发现中国人似乎特别热情,特别开放,动不动就给别人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束玫瑰,不少人还会一次性给好几个。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从这些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诊断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可以诊断出话语主体在精神上或心理上出了什么毛病。
在虚拟的交际环境里,我们可以扮演亲切又不被亲热所伤,看似专心在线实则一心多用,所以,表情符号,包括“呵呵”这种语气词使用的频率大增。
当社会急剧转型时,人们会缺乏安稳感。这是当下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表征之一,体现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定位、人生保障等多个方面。在此前提下,人们会本能地想很多办法作为补偿,比如增加在虚拟空间里和人的交流。
在网络会话中,表情符号,包括“呵呵”这种语气词使用的频率大增,这并不符合我们固有的、面对面的、传统的交际习惯。它是夸大的。正如,平时我们与陌生人交际,开场白用得最多的是“你好”,但在网络上则是“亲”。
一方面,这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会话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异时的,可以在两三秒钟后回复,也可以在一天后回复,但一定是异地的,一定没有眼神的交流。即便在同一个房间中,使用网络会话也不是看着对方,而是看着电脑。这种虚拟的交际环境产生了一个逻辑悖论:既亲切又不亲切,我们可以扮演亲切又不被亲热所伤。所以,在网络会话中,人们表达情绪可以更直接、更大胆、更强烈,不必太计较或在意后果。这是大家默认的规则。
另一方面,网络会话是一个多项目进行的活动。通常,人们在聊QQ时,可能还玩着“人人网”,并且正在吃早饭,不时地还跟家人聊两句。这是在面对面的交际过程中很少见的。如今,很难想象人们只单独进行一项活动,尤其是年轻人。所以,专注性减弱了。当不会专注了,人们做事情就不会那么纯粹,那么深入,人们就必然或者说不得不导致一种敷衍或应对的状态。在网络交际中,尤其是即时会话,很少出现深思熟虑、再三斟酌、反复推敲,甚至殚精力竭再做一个回应,大部分是即时的、即兴的、对付的,快速切换的表达,看似专心在线实则一心多用。
这时,万能的“呵呵”便有了用武之地:当不愿思考如何遣词合适;对对方的话题没兴趣或不认同,又不愿花太多精力阐释自己所想;上一轮对话时分心了,无意询问,希望直接继续……作为不专注的补偿,人们下意识地会用一个夸大的表情符号来掩饰,来招摇,就像如果说话时,隔得很远,怕对方听不见,会自然地举手摇臂一样。
在网络上,我们晒的幸福都是小小的,我们抱怨的问题都是宏大的;我们抱怨的都是家国困顿,我们晒的幸福只是吃了个冰淇淋。
对于网络上的表达,包括网络上的表情,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人们并不习惯主动表达幸福。当社会发生剧变,人们的利益难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破坏,因此,在虚拟和匿名的空间里,人们更容易表达负面情绪,这是一个宣泄的渠道。所以,网络上出现得比较多的是一个“连续统”。它的右端是理性的、智慧的、公意的;它的左端则是无耻的、狂野的、暴戾的、无聊的。在社会发展不稳定的时候,它一定是靠左端即负面的那一端呈现得多些,而正面的一端被表达得较少。这与社会发展的指标相制衡,不是固态的,是变动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利益分配逐渐地平衡,它会向右端移动,故不能因端点现在的位置而认为中国社会和这个社会里的人就是这样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频繁地在网络上进行语言暴力的同时,人们又很喜欢秀,喜欢晒,比如说拍菜狂;或者去了一个认为别人不太容易去的地方,拍一下;还有那些晒名牌的,心理本质都是希望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恨。然而,我们会发现,我们晒的幸福都是搞得定的,小小的,我们抱怨的问题都是搞不定的,宏大的;我们抱怨的都是家国困顿,我们晒的幸福只是吃了个冰淇淋。
当然,网络意见这么流行,网络表情这么丰富,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人能够自由表达的口子基本都被封住了,只有网络没有被封死。它表达了民间的情绪和表情,但不能说它真的表达了中国的现状,它像哈哈镜,确实是对现实的映射,但却是变形的。
乐此不疲地网络直播日常生活,下意识地冗余地自我报道,说明现代人自我表达的愿望扩大了,也说明在现实中自我实现的空间少了。
我并不认为电视节目中那些捧腹大笑或泪流满面不真实。当你知道你被聚光灯照着,你的情绪就会夸大,就会失控,这个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表演状态。人们在被关注时,情绪和表情一定是夸大的。如同人们在工作状态下和与哥们、闺蜜聊天时,说话的腔调肯定不一样。工作时,肯定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夸大职业和专业的部分;私下里则可能直率得多或者活泼得多,眉飞色舞,手脚并用。
但值得反省的是,为什么现在人们有那么多“表演”的状态?抛开在娱乐节目现场,导演要求“大家表现得热烈一点儿”,“掌声再大一点儿”,“笑”……60多岁的老爷爷一旦上网也会说“呵呵”;网购时也会说“亲”,交易成功了,还会给个爱心,与卖家一起很有默契地都扮演“萌”。
在微博和微信上,人们乐此不疲地现场直播日常生活。过去,我们难道不吃饭吗?可现在,从进餐厅开始,先拍门,再拍餐桌,每上一道菜拍一张,去个洗手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画,也得拍下来,事无巨细地进行即时报道。这种暴露癖式的自我表述几乎全民传染,并且是下意识的。
一方面是技术有了这个可能,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人自我表达的愿望扩大了,反过来则说明在现实中自我实现的空间少了。如果在真实空间中能够获得很大的价值感,就没必要做这么多的鸡毛当令箭式的表达了。我相信,国家领导人一定不会做这样的表达。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