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小孩在中国的地图上画了好几个圈”,这个小孩就是顺治。他画圈的目的,是封闭,隔绝满人与汉人的交流。少数民族总以为金戈铁马、轮鞭甩蛋、办过之后就一劳永逸了。但汉文化是个可怕的东西,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改变入侵民族的民族性,历史上的异族统治者最后都被汉族同化,其后达到民族融合。清王朝是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前面的教训太惨重,满族既想控制汉民族又想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于是出现了一个怪胎——满城。
1644年,半秃顶的满洲人一路南下,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于各战略要地和城市屯兵驻防、修建城池,至康熙中期制度化,这就是满城。到了辛亥革命前,全国共有北京、太原、南京、杭州、德州、广州、荆州、成都、开封、宁夏、青州、潼关、绥远、凉州、惠远、惠宁、会宁、巩宁、孚远、广安20座大满城。(满族民间在此基础上又幻想出28座,合共48座满城。)城市格局大同小异:通常是在城中划出一块专用区域,迁出原住民后围墙筑新城,也就是城中城,俯瞰就是个“回”字。当然满城不一定居于正中,也许左上,也许右下。所以我猜测会写四种“回”字的孔乙己可能就是满族人,甚至是满族建筑师的后代。
最初的满城是个自给自足的孤岛,城中设施一应俱全。《驻粤八旗志·建置志》中记载了满城的设施:衙署、军署、兵房、堆卡、台、栅栏、箭道、马圈、应火援、印务处、公衙门、左右司衙门、官、义学、书院、同文馆、粮仓、银库、军器库、火药局、监狱、房舍、酒楼、街市……其目的就是阻断和减少与汉城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保持满族纯洁性。这座新城是封闭的,所以,也可以叫“封新城”。
满城一直想做到彻底封闭,但现实决定这无法操作。因为需要从汉城采购生活物资,所以后期的满城有点像只进不出的貔貅,允许汉人商贩进入,但不可以过夜。而对于满人来说,这座城就是监狱。顺治画圈的目的就是要困住满族人,按照满城的规矩,这个规矩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画个圈圈诅咒你。《逃人例》规定:满人不能离城二十里,若离城二十里就算外逃。初逃被获鞭一百;二逃被获枷号一月、鞭一百(可能还要滴蜡);三逃被获,倒是可以回家了,回老家——发配黑龙江当差。一身瘀黑鞭痕的犯人发配到黑龙江,总会引起围观,因为东北亚没见过斑马。
小时候我哥说过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羌族+侗族=?答案是满族。在满城这个题要改成:满族+汉族=不(布)依族。为了保持满族血统的纯洁性,满汉是不通婚的,满族人只能在本族内通婚,自给自足。那么,满族+满族=?答案是麦当劳——双份满足(族)。另有备选答案:满族+满族=日本族。这个“日本族”让我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想到自己就是满族,我们哥俩把笑噎回去了,噎得相当难受。
满城的防汉墙修得不错,确实没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现象。满汉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得到政府允许。除了不许通婚和出城,满城居民也不允许经商,不能学技术,不能从事工农、手工业生产——所有规矩都是为了防范汉化。而且还要对满族人进行民族强化教育,其手段就是“国语骑射”:“谕旨国语骑射乃满洲根本,人所应晓。”满洲人就是靠武功得了天下,所以不能忘本。
所谓“国语”,指大清国官方语言——满语。语言对民族性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现其思维模式。满清统治者认为“操演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规定是一回事,后期就没人遵守了。乾隆中叶开始,满城人大面积放弃满语。东北话开始与汉语融合,出现了方言岛现象,在广州满城,东北话与粤语杂交最好听。读《再别康桥》是这样的:鸟悄儿的我走了,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得了八嗖抖搂下袄袖子,同啲云讲声“系噉喇,走先……”
这种奇怪的城市格局一直持续了两百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来了才被打破。“9·11”撞碎了两座大楼,1911则打破了全国满城,满城从此不复存在。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