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是永远的笑点,但在相声、滑稽戏、二人转中,技能也是笑点,将不同方言模仿一遍,男人反串女声唱腔,或者编出一些具有传播性的段子。再深一个层次就是让人明明想笑,却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起来,这样的笑点是入心了。滑稽戏前辈周柏春说,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只是滑稽。
相声:太干净就没哏了。
哏是什么?就是相声的笑点。演化到台湾就是“梗”,但人们对网络上流传的“梗”有更大的熟悉度。“这是个老梗了”通常比“这是老哏了”更让人心领神会,后者是相声的术语。
一般来说,“哏”总得带点冒犯性、屎尿屁、荤段子。但是,1949年之后,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人的贡献在于:让相声既好笑又干净——去除原先的黄色内容以及严重的人身攻击,让损人的曲艺变成可以歌功颂德的艺术形式,并具有宣教的功能。相声就开始无关痛痒地绕着一些“伦理哏”打转,比如,逗哏演员想方设法说自己是捧哏演员的爸爸或者爷爷,或者有时候逗了半天的哏,还得加上一番义正辞严的说教。在老一辈泰斗纷纷故去之后,相声就逐渐成为了文艺晚会点缀,一直到郭德纲通过他的“三俗”相声红了起来。
郭德纲的走红也伴随着争议,他最敢“砸挂”——以开他人的玩笑的内容为笑料,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姜昆曾质疑郭德纲伦理上出那么多问题,搞不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郭德纲在德云社讲济公给宋高宗和太子治病,但代价是占太后的便宜:“这时一个太监指着济公说:‘你道德上有问题!’济公回头说:‘这是哪个太监说的!’”场内观众即心领神会地叫好。不过,郭德纲也因为“砸挂”惹上各种官司,有人说他泄私愤,也有人开始怀念马三立都是通过自嘲来抖包袱。但郭德纲提醒我们的是:相声太干净就没哏了。
栋笃笑:明明想笑,却不知道为什么哭起来。
黄子华创立的栋笃笑让听众具有充分的参与性,香港牧师林以牧曾经以此方式传教。所以,栋笃笑就像热门演唱会一样,一票难求,因为只有在现场才能充分体会到各种笑点。更重要的是,它绝对不像二人转那样,拼了老命就是想让你笑,以致你笑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尴尬了。听黄子华的栋笃笑,很多人的感受是:明明想笑,却不知道为什么哭起来。
黄子华是学哲学出身,虽然他也说这跟他栋笃笑的内容有关但关联未必有那么大,但至少确保了他的笑点不那么直接赤裸,因而深受城市白领喜爱。当然,也只有在香港,他才能让“最衰都系董建华”(倒霉都是因为董建华)这样的话成为流行语。他有介入时事的空间,让他不必穿上裙子,用自己的身体和性别开玩笑。不过,在栋笃笑这个“一个人”的舞台上,没有像郭德纲那样有烫发的于谦捧哏,黄子华唯一的打击对象便只有他自己,于是身世童年连带自己身处的娱乐圈都被他狠狠地开涮了一遍。对于自己的职业,黄子华有非常理性而清晰的认知,比如,搞笑是很为别人考虑的一种东西。买票听栋笃笑的观众大致也有一种残忍: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不仅栋笃笑,基本所有曲艺的笑点都在于:出个丑给我看一下。东北二人转的那些穿裙子、脸上涂胭脂的男人便是最直接的笑料。但是,赵本山的徒弟小沈阳穿上格子裙,在春晚上饰演性别倒错的角色却有些怪异。因为他不可能将“二人转”的尺度放到春晚的舞台上,类似于一个人表演两个人在树林里拥吻,越吻越激烈这样的段子是不能被演出的,甚至小沈阳也不能发挥他在东北歌厅演出时的想象力——让丝袜成为服装道具。那些被过滤掉的笑点是不痛不痒的。他只有将蹦蹦跳跳的那一套发挥至极致,再加上一点才艺表演,好歹让节目有些亮点。
滑稽戏:笑点之一是方言,但它始终过不了长江。
当年姚慕双、周柏春这对滑稽戏前辈用十三种方言讲《十三人搓麻将》,笑点全部放在方言中,但是滑稽戏的方言多数是江浙的,最远也只到苏北,江浙之外的人就完全听不懂。所以,历来都是“滑稽不过长江”。
上海市人民滑稽团团长王汝刚曾经解释为什么滑稽戏永远上不了春晚,因为他听了普通话之后,脑子里第一反应是翻成上海话,然后还要再翻成普通话打个弯传达给你,对滑稽戏来说,节奏就是生命,这样一来节奏就发生变化,就不好表达了。王汝刚曾经带着《阿福嫂到上海》在北京演出,北京的观众得追着看字幕才能明白台上发生了什么。而且像“撬边模子”、“小吊模子”这样的上海话怎样才能翻译成普通话呢?
海派清口的周立波刚刚出名的时候,倒是有一股横扫南北的架势,大家买了他的盗版DVD,看字幕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不过当年他被南北观众追捧的模仿国家领导人系列后来就逐渐消失了。政治笑料是鲜有的可以克服南北文化差异以及方言阻隔的。
近年来倒是有一个叫王自健的北方小伙在上海的东方卫视上出了名。媒体对王自健的最到位的介绍是:四九城里混大的“小王爷”跑到洋气的大上海去讲特别local的笑话,他能吃大蒜,也爱喝咖啡,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挺买他的账。但是,他是以80后代言人自居,用普通话讲那些网络段子式的笑话。观众给他的评价是“呆萌”,这也是一个没有地域感的称谓。
在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表演葫芦娃喷水的王祖蓝也是一名栋笃笑演员。但是,在《百变大咖秀》中,他只是被湖南卫视强大的化妆技术包装的一个表演嘉宾而已。综艺节目的笑点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东西。
中国十地特色喜剧
上海独角戏:这是一个人的舞台,一人说笑话、讲故事、唱京戏、学方言,扮演多种角色。
江浙小热昏:一种马路说唱艺术,本意是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曲艺则是“满嘴荒唐话”的说唱艺术。
成都散打评书:在茶馆里,用成都话站着说几分钟的段子,这就是成都的评书,李伯清让散打评书成为成都市井文化的代表,而开口就能让人发笑的川普就是从成都的散打评书来的。
长沙歌厅文化:没有歌厅的长沙是无聊的,连麻辣的夜宵都无法拯救。歌厅是娱乐湘军崛起的群众基础、湖南卫视好莱坞道具组的雏形,有很多何炅、李湘,它贡献了草根的欢乐。
山东三句半:这是由山东运河号子创造而成的,四人演出,每人说一句,最后一人只说两个字,民间智慧的一种发挥。
东北二人转:一男一女,用手绢和扇子,诙谐、花哨、载歌载舞地在东北的田间地头提供娱乐。
北方数来宝:韵诵式的数唱。传统唱词大都是即兴编唱,依一定的程式,凭借着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即兴创作。
北京双簧:起源于北京,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
天津快板:用数来宝和节子板,配以“数子”曲调,三弦伴奏,将天津方言的幽默、爽朗、明快发挥到了极致。
绍兴莲花落:用方言叙述一些故事传说,在滑稽、夸张、讥讽、幽默中说事明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