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日本厚生省做过一个15—39岁独身女性的未来理想调查,结果3个人当中就有2个人回答说“未来理想就是做家庭主妇”。究其理由,61%的女性回答“比起工作,女性更应该持家育儿”,29%的女性则回答“做丈夫的坚强后盾才是妻子的工作”。百年多前的津田梅子倘若知道这样的调查结果,估计要悲痛得捶胸顿足了。她耗尽了终生精力,甚至不谈恋爱不结婚,将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女性教育,为的就是要改掉日本女人喜欢赖在家里做主妇的“坏毛病”,培养不让须眉独当一面的“女汉子”。
津田梅子在伊藤博文家做了半年家庭教师后,经伊藤博文介绍,到日本第一所华族女学校做英文教授。这个华族女学校是天皇家族和贵族的女儿们上学的地方,一开始梅子信心百倍,但很快就垂头丧气:对于贵族千金们而言,学习知识只是日后成为贤妻良母的修行,而非日后自强独立的武器。尽管当时明治维新已有二十多年,日本女性教育也相当普及,却只停留在初级教育和贤妻良母教育上。除了培养女教员的高等师范学校,当时的日本甚至没有一所可以接纳女生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
痛感于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失缺,明治二十二年(1889),梅子重返美国,前往布林茅尔学院深造。建于1885 年的布林茅尔学院,如今已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女校之一。梅子二次赴美时,布林茅尔学院刚建校四年,已因严谨的教育和坚实的学风而获得好评。梅子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创办了“日本妇人美国奖学基金”,以便为日后继续来美留学的日本女性提供学费援助。此外,在考察了美国各地的女性教育之后,梅子暗下决心:学成归国办女学,为日本女性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梅子的夙愿,直到明治三十三年(1900)才得以实现。那时梅子已经回到日本整整8年。当时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大胜,并获得巨额赔款。按日本学者的说法,这一“旷古捷战”不仅让日本帝国有了充足的军备投入,还成为推动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一大契机。清国的大败,不仅带给日本政府武力上的自信,还带来国民教育的自觉——日本人开始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一直滞后于男性教育的女性教育,开始受到重视而蓬勃发展。明治二十九年(1896),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日本仅有高等女校19所,学生4000余名;两年之后高等女校增加到34所,学生8000余名。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之后的三年内,日本的高等女校和女生人数,各自增加了近一倍。
明治三十二年(1899),日本政府颁布高等女校法令,规定各府县必须至少建一所公立高等女校,同时允许市、町、村等各行政级别以及个人团体自由办学。由此,日本高等女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四处生长,梅子多年来想创办女学的夙愿,也终于得以实现。明治三十三年,日本最早的私立女子高等学校“女子英学塾”在东京一幢租借的日式小楼里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仅十人。创办者津田梅子站在简陋的校舍里,对她的十名学生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漂亮的校舍和完善的设备,而是教师的资格与热心,以及学生的钻研心。”
津田梅子将她创办的女学称为“塾”而不是“校”。她认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教不出好学生。真正的教育,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来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质。为此,津田梅子一直坚持小规模办学的教育理念。现在,“女子英学塾”经成为日本屈指一数的私立女子大学,并更名为“津田塾大学”,为日本社会培养了不少极为优秀的女性精英。如日本第一位女外交官山根敏子、著名评论家山川菊栄、社会活动家神近市子等。从“女子英学塾”到“津田塾大学”, 一百多年来,这所学校一直坚持“塾”的小规模、少人数教育理念——难怪至今仍有许多日本女性的未来理想是做家庭主妇。虽然津田梅子从一百多年前就立志要培养独立自强不让须眉的“女汉子”,但日本的“女汉子”至今仍然很少。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