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养生堂》的制片人、当时还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伍立接到办一个养生节目的任务时,提不起什么兴趣。他原来是做传统文化的,上世纪90年代就做过以宣传老北京文化为主题的《什刹海》,但那时候人们还没钱,还顾不上文化,所以就成了此类节目的“先烈”。
伍立买了五六百块钱的中医、养生方面的书,读后发现中医里有文化,这才来劲了。当时的《百家讲坛》如日中天,《养生堂》也想在形式上靠拢一下。但是,能站在镜头前不需要提问就能讲下去的中医,全北京都没几个。要想节目有持续播出的可能,就得让那些不太能讲的中医把东西讲出来,就得有主持人。《养生堂》的形式就这么定下了。
对电视节目来说,下午5点多的时间从前一直是垃圾时间,很多人还没下班回家。然而,“得大妈者得天下”,《养生堂》把在家准备晚饭的大妈争取了过来,并把这个时段变成了“次黄金时段”。渐渐开始有人打电话抱怨说自己老妈忙着看电视,做饭都不按时了。
《养生堂》有个口号叫“献给亲人的爱”,强调把节目做成一档服务节目,整个节目组的屁股都要坐在观众的位置上,就像在给自己父母做节目。这么多期下来,从没给过专家出场费。不是不想给,是开播的时候根本没钱给。反过来,栏目组也没收过“慕名而来”的专家的钱。有人给编导送钱,要求上节目,都被推掉了。
把现年50岁的伍立计算在内,《养生堂》的团队平均年龄也才26岁。主持人刘洪悦说,已经有20多个大妈想要把她领回家去了。不为别的,就为了“拿回家摆着看”。之前,刘洪悦在生活频道主持时尚类节目——《生活大调查》,2010年年底调到《养生堂》的时候,也有过“为什么是我”的疑问。但她的自然、直接和热情很快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在与观众互动时,会有大妈摸摸她,给她带饺子。自幼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生活的刘洪悦也喜欢老人,她说,在这档节目里能感受到很真实的亲情。《养生堂》主持久了,自己都变得有些“絮叨”,喜欢给身边的朋友提各种建议,而对生老病死的问题,她却看得比很多年轻人更平常。(采访/昆鸟)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