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早已不再陌生,它将触角延伸至社交的每一处,甚至每一寸。朋友圈成为了人格在网络上的投影,代表了我们某一个侧面,或许是光鲜并且雕琢,抑或修饰过的,在网络时代,你可以将朋友圈称为人生某一种层面的缩影,尽管这种缩影被精心安排过,但仍不失为一个人的某一种侧面。
大概在很久以前、朋友圈出现之前,我们称之为“社交中古时代”,我们与友人面对面交流,必须坐下来,开怀畅饮才能维持友情,这些是实打实的交流。我们在朋友面前,手舞足蹈地欢笑,谈天说地。彼时固然信息滞后,但有些东西清晰可见,你将它们呈现出来,摸起来尽管粗粝,但有型有质。
再很多年以前,有人花一天的时间,千山万水去见朋友,在明月老松之下,举杯畅谈。这是一种可以拥抱、可以搓揉、可以鞭打的情感,它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我们的社交圈之中。
但如今,信息畅快,我们不需要再跋山涉水,我们不需要雪夜温酒诉近况,我们甚至不需要见面了。只要动一动手指,发一些我们调整好角度的照片,配上烂俗的格言,我们就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我们也不需要对方的品评,我们只要点赞就满足,就好。我们不禁扪心自问——
我们的社交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
进步之所在,在于更加快速,更加便捷,也更加具有欺骗性;而退化之处,必然在于它不够真实,不够朴实,多了三分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少了七分落地生花,大巧不工。
我自问,类似朋友圈这样的东西,到底是增进了我们的交流,还是一刀切地将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感情归类为毫无特色的信息流?
尽管我像原教旨主义者“无病呻吟”地声讨所谓科技进步与科学发达带给我们原始情感和毁灭性的打击,但实际上,我又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便捷、更加快速。
这一切,在于我们的生活是在提速的。我们如今每秒所接受的信息量,要远超当年人一年的信息量。我们过完这一秒,就要算计下一秒,我们的人生快得停不下来,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跋山涉水,类似于《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更像一种闲着没事找事的笑话。我们今天忙着成长,明天想着开阔,我们马不停蹄,生怕落后一秒,就是落后一辈子。
我们的人生甚至没有房价的增速快,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维护我们的社交,但我们又需要去交朋友,我们交了好多朋友,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通讯列表,我们发现,几乎没有时间来维持这些所谓的友谊,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都开怀畅饮,也不曾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交心,但我们碍于情面需要维持一层薄薄的交情。于是,朋友圈应运而生。本质上,它并不会增进我们的友情,它更像一种方便的工具,便于我们维护所谓廉价的人际关系。
朋友圈就雷同于你在电话亭找到的市区黄页大全,它让你方便地、粗浅地了解每一个通讯列表成员的近况,但这些人很可能都不算你的朋友。
我们有时难以区别或甄别朋友圈的真实性——我将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展现出来,并妄图获得他人的艳羡,渐渐地,我沉迷其中,并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图片、比特、流量所呈现出的生活状态,就是我的人生本身。
这无非是自欺欺人的另一种体现。我们都知道,我们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只是攫取了我们人生中最不可思议、最想入非非的片段。我们漫不经心、假装不在意地在朋友圈中加以表述,好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我经常看见有人在朋友圈里晒话剧的票,他说这话剧真好,但实际上他可能一年只看两次,其中一次是为了发朋友圈。这些经过修饰的人生,能不能代表他本人?我感到迟疑。如果人人都按照朋友圈所展现出来的状态生活,那么这世上一定都是美满的家庭、雍容睿智的伴侣、清新典雅的爱好、别具一格的品位与永远没有烦恼的工资。
综上所述,朋友圈让我们和朋友之间更加紧密了吗?我想,但凡清醒一点的人都不会这么想。它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新天地,让我们可以去炫耀,去自我安慰,就像吗啡一样带来一时的快感,享受他人的赞誉,并且自欺欺人地以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人生之中。
朋友圈虽然叫朋友圈,但归根结底,它的初衷与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持你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它更像某种方便快捷的工具,让你更好地归纳、分类、总结你的社交圈。
第一个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去做了代购。后来有人发现了其中奥妙,又发现代购早已是一片红海,于是他们开始发鸡汤。
所谓朋友圈,朋友只是幌子,其重点,无非一个圈字。圈就是资源,就是生财的土壤。它更像社交的市场,将我们的社交圈和关系网打包起来,成为一种可见的资产。无数所谓私密的社交圈,相互打包构成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网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新新市场的一部分,善于谋利者自然在其中发现商机。这些虚无缥缈的手段,无非是滋养了这庞大网络、庞大市场的根基。
我们在社交网络所精心构建、类同于沙雕的庞大建筑,成为我们人生的代言,而我们真实生活是好是坏,是成功或失意,反倒不再重要。
朋友圈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和妄想,我们自得其乐,并获得满足,另一些人,看到这些原始欲望所构成的社交网络本身是一个大市场,所以他们从中谋利,借力打力。本质上,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这些,都与“朋友”二字无缘。
我有时大胆地妄想,我们这一代人老死之后,在葬礼上,最好将我们的朋友圈整理出来——我们晒的照片,发表的人生感慨,去过的许多地方,吃的很多美食,我们有意无意的炫耀……最终,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引以为豪的、假装幸福美满精彩但或许其实庸庸无为的一生。
而另一些人,会在我的葬礼上,在我发朋友圈之前和我活着的儿女谈好价格,在我葬礼上的朋友圈第一行,发他的微商广告。
欲取以求,各取所需。
你问我,朋友圈是不是让我们交了更多的朋友,更亲近了彼此?我大概是要笑出声来。——不过是让我们的社交生活更加廉价,更加商业。我倒成了这巨大的、精密的机器中的一个齿轮。
还是那句话,如果想见你朋友,千山万水,送一壶温酒,秉烛夜谈,也好过万水千山,遥遥无期,我给你点个赞。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