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玫瑰的名字》结尾,埃科这样写:
“很快我将进入这片广阔的沙漠之中,它平坦而浩瀚,在那里一颗慈悲的心将会得到无上的幸福,我将沉入超凡的黑暗,在无声的寂静和难以言喻的和谐中消融……我将沉浸在寂静而渺无人迹的神的境界,在那里没有作品也没有形象。”
在这些虚构的迷宫之中,埃科写的都是宇宙。这是一个解谜者的自白,更是他一生编织迷宫的共同出口。
毋庸置疑,翁贝托·埃科是一个全面的人。他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号语言学权威。但在汉语世界,他更为读者所熟悉的身份是小说家。
或许对于知识狂埃科来说,虚构的迷宫比坚固的现实更有趣。他有个很著名的观点——“虚假”是可以创造和改变世界历史的。《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波多里诺》都可以说是“虚假”创造历史的最典型的文学化案例。
在《玫瑰的名字》中,一起凶杀案是由根本就不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引发的。在《傅科摆》中,从未存在过的密件引发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大阴谋。在《波多里诺》中,引导波多里诺踏上征程的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正如埃科所说:“我发现,归根到底,一部小说与字词毫无关系,写小说关系到宇宙学,就像《创世纪》里讲的故事那样。”
所有人,甚或包括那些读不懂的人,都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优秀的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建造的,但只有“内行读者”才能享受与作者同行的乐趣。
埃科的小说并不是太好懂,却无意中本本畅销。而小说家埃科与符号学家埃科、文学批评家埃科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这种难懂与畅销的罕见结合,或许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人,甚或包括那些读不懂的人,都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
作为一个小说家,埃科将学者的那一面与文学做了充斥而巧妙的融合。他曾声称他的小说《傅科摆》比他的任何一本符号学专著更清晰地解释了什么是符号学。他的专栏文字《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也比《开放的作品》更好地解释了什么是语言的“开放性”。
在名为文学的宇宙中,构建迷宫的基石是语言。在《巴黎评论》的采访中,当被问起作为一名中世纪的年轻学者为什么突然研究起语言来,埃科回答:“因为自有记忆以来,我就想弄懂传播和交流是怎么一回事,在美学里,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怎么向我们传达信息,我对‘怎么’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着迷。”
出版于1962年的《开放的作品》可以说就是他对以上问题最为直接的思考与回答。随后出版的专栏文字《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波多里诺》,以及研究专著《无限的清单》等都可以看作他的语言实践。让埃科颇感意外的是,《玫瑰的名字》让他成了畅销书作家,他后来也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作家流传后世的可能性大于作为一个学者”。
有些矛盾的是,埃科的“难懂”并没有妨碍他的畅销。但埃科的难懂与《裸体午餐》、《万有引力之虹》却又不尽相同:他的小说如同其人,充斥着信息与知识。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繁复的迷宫式外壳中,在那些充斥着交叉小径的开放式文字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联系。想要读懂这些联系,你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
埃科本人给出了阅读他的小说的“秘诀”。他说,我们没有必要弄懂“相对论”,我们只需要知道他是爱因斯坦搞出来的东西就够了,至于弄懂,那是专家的事。然而,虽然阅读埃科的小说并不需要弄懂其中的每一个背景知识,但在一个知识的迷宫里,不同的读者所选择的岔路自然不同。像许多伟大的现代作家一样,埃科同样看出,优秀的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建造的。
在他眼中,读者分为不同层次,优秀的作品会向所有读者发出邀请,但只有“内行读者”才能与作者一起享受迷宫,享受与作者同行的乐趣。比如,假如博尔赫斯笔下的皮埃及·梅纳尔真的创作出了一本《堂吉诃德》,只有那些读过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读者才能享受“互文性”的乐趣。但埃科绝没有搞“种族歧视”的意思,他认为只需假以时日,任何“外行读者”都能变成“内行读者”。
埃科亦并不喜欢由畅销而来的喧哗的解谜者。《玫瑰的名字》走红之后,不同层次的读者曾给予其“玫瑰”千奇百怪的解读,埃科不厌其烦,最终不得不说“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
作为一个描绘人性的文学家,埃科深知,任何一种过度喜爱都可以衍生向恶的偏执,知识也不例外。
无论是在访谈里还是小说中,埃科都多次表达过对迷宫大师博尔赫斯的喜爱,这种喜爱亦不可避免地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
在《玫瑰的名字》中,除了那些让读者头晕目眩的各种教派的纷争,让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迷宫般的图书馆,以及酷似博尔赫斯的盲眼的前图书馆馆长豪尔赫。埃科在接受访谈及他的《〈玫瑰的名字〉注》、《我如何写作》中都坦承,他构思图书馆时曾经受博尔赫斯《通天塔图书馆》的影响,构思威廉的破案进程时,则受博尔赫斯《死亡与指南针》的影响。至于为什么把豪尔赫写成了一个坏人,以逻辑著称的埃科有点打太极:“其实我一开始塑造豪尔赫这个人物时,也不知道他该干点什么。”
在《傅科摆》中,博尔赫斯对埃科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傅科摆》的正文开始前,有一个插图孤零零地放在那里,既没有表明它与正文有何关系,也没有表明它本身的含义,甚至连中文标识都懒得标注——实际上这个不怎么起眼的插图对于阅读《傅科摆》非常重要。《傅科摆》中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生命之树”的“质点”名,埃科称其为“塞菲拉”,而埃科正是按“生命之树”的结构来构建他的《傅科摆》的。
那些老道的“内行读者”早已发现,如果去掉它本身的涵义,“生命之树”就是一个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只不过埃科的花园比“生命之树”复杂得多,在他的“花园”中远不止“三个支柱、十个原质、四个世界、二十二条路径”那么简单。
博尔赫斯、乔伊斯包括埃科本人都对清单、复杂的世界有种过度迷恋,在《无限的清单》里,埃科曾这样解读博尔赫斯、乔伊斯对“过度”的迷恋:“乔伊斯或博尔赫斯笔下的清单,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他们之所以看清单,并不是因为他们计穷,不晓得要如何说他们要说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以开清单的方式来说他们要说的话,是出于他们对过度的喜爱,也是出于骄傲,以及对文字的贪婪,还有,对多元、无限的知识——快乐知识——的贪求。”
埃科对于“过度”的迷恋,自然不只是“清单”——这在他的小说中有充分体现。在小说的开端,他就将渊博的中世纪史知识倾倒在了进入文本的门槛上。接下来,那个看上去只与“圣殿骑士团”有关的天大秘密,不知不觉中又牵扯上了纯洁派、福音派、玫瑰十字会、蔷薇十字会、秘密共治、诺斯替、保罗派、耶酥会、共济会、严规礼仪派……
将各类历史与知识以严密逻辑建起迷宫之后,与之有关系的各色人等也粉墨登场——如果说各种宗教派别、团体、组织是埃科“生命之树”的大“质点”,那么纷纷出现的人物就是其中的小“质点”。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是“生命之树”的“路径”,由此形成了埃科版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个“花园”的复杂可想而知。
在埃科这里,想要进入花园与作者同行,读者需要懂得更多。而作为一个描绘人性的文学家,埃科亦深知,任何一种过度喜爱都可以衍生向恶的偏执,知识也不例外。《玫瑰的名字》中豪尔赫其实就是死于这种过度迷恋,那一次次凶杀案不过是豪尔赫过度迷恋的副产品。
埃科自己说,如果博尔赫斯的小说体现了极简,他的小说就体现了极繁。
尽管深受博尔赫斯影响,你也不能说埃科就与博尔赫斯一模一样。埃科自己说,如果博尔赫斯的小说体现了极简,他的小说就体现了极繁。博尔赫斯的小说几乎是透明的,他的小说显然不是。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文本研究专家,小说家埃科不可能只受博尔赫斯影响。在《玫瑰的名字》中,豪尔赫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的过度迷恋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凶杀案,更导致了他与《诗学》的同归于尽。
事实上,对埃科小说创作的影响也可以直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丁对他的影响亦自不待言。在埃科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学批评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的西方文学批评及创作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但丁的《神曲·天堂篇》只有有足够知识背景的读者才能欣赏其中的高级奥秘和乐趣——这也正是作为小说家的埃科一直想要读者拥有的自我修行。
埃科不仅喜欢用知识建造迷宫,在文学的层面上,他也喜欢用经典文本制造新的迷宫。在《误读》里,即使埃科不提醒,读者也知道《乃莉塔》是在戏仿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新猫的素描》是在戏仿格里耶的新小说。在《很遗憾,退还你的……》里,遭埃科退稿的著作包括无名氏的《圣经》、荷马的《奥德修纪》、但丁的《神曲》、托尔夸托·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狄德罗的《泄露隐情的宝石》、萨德的《朱斯蒂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曼佐尼的《约婚夫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卡夫卡的《判决》、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等。
这些作品无疑都是读者眼中的经典,它们也是埃科极为喜欢的作品,甚至到了私人收藏的程度。埃科曾经说过,乔伊斯、博尔赫斯——这两位他最喜欢的作家——都是“将语言及普世文化当作他们游戏场”的伟大作家,只不过博尔赫斯玩的是“概念”而乔伊斯玩的是“词语”,其实埃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但你也不要以为埃科能像玩弄文本一样“玩弄”这些经典作家。面对博尔赫斯这座大山,埃科这位铁粉无比谦虚,甚至到了贬低自己的程度。在《博尔赫斯以及我对影响的焦虑》中他这样说:“面对博尔赫斯朗朗上口、余音绕梁、堪称典范的旋律,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吹瓦埙。但是,我满怀期待,在我死后人们还会找到一个技巧更不如我的作家,并从他的作品里认出我是他的先驱。”
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就连这种小粉丝式的谦辞,也还是埋下了一丝迷宫的味道。如今我们已失去了那个手持玫瑰花、思考傅科摆、化身波多里诺的埃科,却依然能够徜徉在这些以语言为砖瓦、以知识为分岔的繁复迷宫中。而至于你究竟能不能从埃科的迷宫中,认出那些外壳改变本质却不变的但丁、康德、乔伊斯与博尔赫斯,就要看你作为一个“内行读者”在知识之海中的自我修行了。
在《玫瑰的名字》结尾,埃科这样写:
“很快我将进入这片广阔的沙漠之中,它平坦而浩瀚,在那里一颗慈悲的心将会得到无上的幸福,我将沉入超凡的黑暗,在无声的寂静和难以言喻的和谐中消融……我将沉浸在寂静而渺无人迹的神的境界,在那里没有作品也没有形象。”
在这些虚构的迷宫之中,埃科写的都是宇宙。这是一个解谜者的自白,更是他一生编织迷宫的共同出口。
毋庸置疑,翁贝托·埃科是一个全面的人。他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号语言学权威。但在汉语世界,他更为读者所熟悉的身份是小说家。
或许对于知识狂埃科来说,虚构的迷宫比坚固的现实更有趣。他有个很著名的观点——“虚假”是可以创造和改变世界历史的。《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波多里诺》都可以说是“虚假”创造历史的最典型的文学化案例。
在《玫瑰的名字》中,一起凶杀案是由根本就不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引发的。在《傅科摆》中,从未存在过的密件引发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大阴谋。在《波多里诺》中,引导波多里诺踏上征程的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正如埃科所说:“我发现,归根到底,一部小说与字词毫无关系,写小说关系到宇宙学,就像《创世纪》里讲的故事那样。”
所有人,甚或包括那些读不懂的人,都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优秀的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建造的,但只有“内行读者”才能享受与作者同行的乐趣。
埃科的小说并不是太好懂,却无意中本本畅销。而小说家埃科与符号学家埃科、文学批评家埃科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这种难懂与畅销的罕见结合,或许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人,甚或包括那些读不懂的人,都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
作为一个小说家,埃科将学者的那一面与文学做了充斥而巧妙的融合。他曾声称他的小说《傅科摆》比他的任何一本符号学专著更清晰地解释了什么是符号学。他的专栏文字《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也比《开放的作品》更好地解释了什么是语言的“开放性”。
在名为文学的宇宙中,构建迷宫的基石是语言。在《巴黎评论》的采访中,当被问起作为一名中世纪的年轻学者为什么突然研究起语言来,埃科回答:“因为自有记忆以来,我就想弄懂传播和交流是怎么一回事,在美学里,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怎么向我们传达信息,我对‘怎么’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着迷。”
出版于1962年的《开放的作品》可以说就是他对以上问题最为直接的思考与回答。随后出版的专栏文字《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波多里诺》,以及研究专著《无限的清单》等都可以看作他的语言实践。让埃科颇感意外的是,《玫瑰的名字》让他成了畅销书作家,他后来也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作家流传后世的可能性大于作为一个学者”。
有些矛盾的是,埃科的“难懂”并没有妨碍他的畅销。但埃科的难懂与《裸体午餐》、《万有引力之虹》却又不尽相同:他的小说如同其人,充斥着信息与知识。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繁复的迷宫式外壳中,在那些充斥着交叉小径的开放式文字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联系。想要读懂这些联系,你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
埃科本人给出了阅读他的小说的“秘诀”。他说,我们没有必要弄懂“相对论”,我们只需要知道他是爱因斯坦搞出来的东西就够了,至于弄懂,那是专家的事。然而,虽然阅读埃科的小说并不需要弄懂其中的每一个背景知识,但在一个知识的迷宫里,不同的读者所选择的岔路自然不同。像许多伟大的现代作家一样,埃科同样看出,优秀的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建造的。
在他眼中,读者分为不同层次,优秀的作品会向所有读者发出邀请,但只有“内行读者”才能与作者一起享受迷宫,享受与作者同行的乐趣。比如,假如博尔赫斯笔下的皮埃及·梅纳尔真的创作出了一本《堂吉诃德》,只有那些读过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读者才能享受“互文性”的乐趣。但埃科绝没有搞“种族歧视”的意思,他认为只需假以时日,任何“外行读者”都能变成“内行读者”。
埃科亦并不喜欢由畅销而来的喧哗的解谜者。《玫瑰的名字》走红之后,不同层次的读者曾给予其“玫瑰”千奇百怪的解读,埃科不厌其烦,最终不得不说“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
作为一个描绘人性的文学家,埃科深知,任何一种过度喜爱都可以衍生向恶的偏执,知识也不例外。
无论是在访谈里还是小说中,埃科都多次表达过对迷宫大师博尔赫斯的喜爱,这种喜爱亦不可避免地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
在《玫瑰的名字》中,除了那些让读者头晕目眩的各种教派的纷争,让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迷宫般的图书馆,以及酷似博尔赫斯的盲眼的前图书馆馆长豪尔赫。埃科在接受访谈及他的《〈玫瑰的名字〉注》、《我如何写作》中都坦承,他构思图书馆时曾经受博尔赫斯《通天塔图书馆》的影响,构思威廉的破案进程时,则受博尔赫斯《死亡与指南针》的影响。至于为什么把豪尔赫写成了一个坏人,以逻辑著称的埃科有点打太极:“其实我一开始塑造豪尔赫这个人物时,也不知道他该干点什么。”
在《傅科摆》中,博尔赫斯对埃科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傅科摆》的正文开始前,有一个插图孤零零地放在那里,既没有表明它与正文有何关系,也没有表明它本身的含义,甚至连中文标识都懒得标注——实际上这个不怎么起眼的插图对于阅读《傅科摆》非常重要。《傅科摆》中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生命之树”的“质点”名,埃科称其为“塞菲拉”,而埃科正是按“生命之树”的结构来构建他的《傅科摆》的。
那些老道的“内行读者”早已发现,如果去掉它本身的涵义,“生命之树”就是一个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只不过埃科的花园比“生命之树”复杂得多,在他的“花园”中远不止“三个支柱、十个原质、四个世界、二十二条路径”那么简单。
博尔赫斯、乔伊斯包括埃科本人都对清单、复杂的世界有种过度迷恋,在《无限的清单》里,埃科曾这样解读博尔赫斯、乔伊斯对“过度”的迷恋:“乔伊斯或博尔赫斯笔下的清单,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他们之所以看清单,并不是因为他们计穷,不晓得要如何说他们要说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以开清单的方式来说他们要说的话,是出于他们对过度的喜爱,也是出于骄傲,以及对文字的贪婪,还有,对多元、无限的知识——快乐知识——的贪求。”
埃科对于“过度”的迷恋,自然不只是“清单”——这在他的小说中有充分体现。在小说的开端,他就将渊博的中世纪史知识倾倒在了进入文本的门槛上。接下来,那个看上去只与“圣殿骑士团”有关的天大秘密,不知不觉中又牵扯上了纯洁派、福音派、玫瑰十字会、蔷薇十字会、秘密共治、诺斯替、保罗派、耶酥会、共济会、严规礼仪派……
将各类历史与知识以严密逻辑建起迷宫之后,与之有关系的各色人等也粉墨登场——如果说各种宗教派别、团体、组织是埃科“生命之树”的大“质点”,那么纷纷出现的人物就是其中的小“质点”。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是“生命之树”的“路径”,由此形成了埃科版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个“花园”的复杂可想而知。
在埃科这里,想要进入花园与作者同行,读者需要懂得更多。而作为一个描绘人性的文学家,埃科亦深知,任何一种过度喜爱都可以衍生向恶的偏执,知识也不例外。《玫瑰的名字》中豪尔赫其实就是死于这种过度迷恋,那一次次凶杀案不过是豪尔赫过度迷恋的副产品。
埃科自己说,如果博尔赫斯的小说体现了极简,他的小说就体现了极繁。
尽管深受博尔赫斯影响,你也不能说埃科就与博尔赫斯一模一样。埃科自己说,如果博尔赫斯的小说体现了极简,他的小说就体现了极繁。博尔赫斯的小说几乎是透明的,他的小说显然不是。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文本研究专家,小说家埃科不可能只受博尔赫斯影响。在《玫瑰的名字》中,豪尔赫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的过度迷恋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凶杀案,更导致了他与《诗学》的同归于尽。
事实上,对埃科小说创作的影响也可以直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丁对他的影响亦自不待言。在埃科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学批评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的西方文学批评及创作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但丁的《神曲·天堂篇》只有有足够知识背景的读者才能欣赏其中的高级奥秘和乐趣——这也正是作为小说家的埃科一直想要读者拥有的自我修行。
埃科不仅喜欢用知识建造迷宫,在文学的层面上,他也喜欢用经典文本制造新的迷宫。在《误读》里,即使埃科不提醒,读者也知道《乃莉塔》是在戏仿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新猫的素描》是在戏仿格里耶的新小说。在《很遗憾,退还你的……》里,遭埃科退稿的著作包括无名氏的《圣经》、荷马的《奥德修纪》、但丁的《神曲》、托尔夸托·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狄德罗的《泄露隐情的宝石》、萨德的《朱斯蒂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曼佐尼的《约婚夫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卡夫卡的《判决》、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等。
这些作品无疑都是读者眼中的经典,它们也是埃科极为喜欢的作品,甚至到了私人收藏的程度。埃科曾经说过,乔伊斯、博尔赫斯——这两位他最喜欢的作家——都是“将语言及普世文化当作他们游戏场”的伟大作家,只不过博尔赫斯玩的是“概念”而乔伊斯玩的是“词语”,其实埃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但你也不要以为埃科能像玩弄文本一样“玩弄”这些经典作家。面对博尔赫斯这座大山,埃科这位铁粉无比谦虚,甚至到了贬低自己的程度。在《博尔赫斯以及我对影响的焦虑》中他这样说:“面对博尔赫斯朗朗上口、余音绕梁、堪称典范的旋律,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吹瓦埙。但是,我满怀期待,在我死后人们还会找到一个技巧更不如我的作家,并从他的作品里认出我是他的先驱。”
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就连这种小粉丝式的谦辞,也还是埋下了一丝迷宫的味道。如今我们已失去了那个手持玫瑰花、思考傅科摆、化身波多里诺的埃科,却依然能够徜徉在这些以语言为砖瓦、以知识为分岔的繁复迷宫中。而至于你究竟能不能从埃科的迷宫中,认出那些外壳改变本质却不变的但丁、康德、乔伊斯与博尔赫斯,就要看你作为一个“内行读者”在知识之海中的自我修行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