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油画出身的邓国源迷恋装置艺术,那是一个不同于抽象平面的可以感知的实体空间。他的“在花园”系列创作,一面强调存在,一面寓意着消解。“园丁”邓国源在这个艺术花园里栽培着不安的植物,以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思。
花园在邓国源眼里是个宝贵又多面的意象。“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花园都作为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一种理想,也代表着文人的情怀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王孙和欧洲贵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大花园,彰显权力和财富。”
始于2002年的“在花园”系列当代艺术展创作占据了邓国源绝大部分的创作精力,他试图通过花园这一情境,重新撩起人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审视。2016年1月19日,“在花园”来到广州53美术馆,这是一次对邓国源的水墨、油画和大型装置作品的集中呈现。
无尽的镜子围裹出菱形空间,顶部安置白灯,底下花草丛生,这件大型装置《诺亚花园》是邓国源构筑的实体光影世界。有别于“在花园”前期作品偏重选用玻璃材料的惯性,《诺亚花园》将镜子用到了极致。
“一进去你的感觉非常美好,但上下左右前后的镜片不断转换,把你看不到的角落都反射到面前,你会看到很多不同角度的你,会感觉到自己消失了。分不清镜里的你和镜外的你,无数的你其实是在把你自我消解。”
“镜子能让你在一个封闭的状态里充分解释自己,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众多空间的互相反射,这种解释又消解了。”
《诺亚花园》提供了一个看似真实但通过镜子的反射变成虚幻空间的状态,提供某种置身其中却又不知所措的体验。“被瓦解以后,千变万化中你找不到自己,花园里的植物也找不到自己,所以花园本身也被解构了。通过这个参与,你会感觉到现实的复杂与自我存在的困境。”
“诺亚”的灵感来自诺亚方舟的典故,邓国源希望强调“救赎”:“《诺亚花园》就是要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把自我和环境对立来看,当你走进这个环境之后,这个环境会把你解构,环境自身也会被解构,全是支离破碎的影像。”
他的花园里包括世态万象。人们从观察、探索、体验到思考,通过物象的“反映”,来测试心境的“反应”。美好、清晰和直白不再确定,复杂、矛盾和邪恶也同时消失,人们最终看到的都是幻象,自身也不再具有地域、国籍、种族和阶层的身份符号。就像阿兰·德波顿所说:“宏大的自然景观是无限空间的代表,与无限相比,我们虚弱短暂的人生和飞蛾或蜘蛛的生命一样微不足道。”
邓国源将观众转换为作品的参与者。“我所有的内容都以‘在’字为主题,也就是强调‘你’。‘在花园’强调的就是艺术家的‘在’和观众的‘在’。当你看到我的作品时,应该能感觉到人在其中。”
以自然为主题是邓国源的创作偏好。“不论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在表达人和自然、自然和艺术、艺术和人的三角关系。”他说。
早期装置作品《在花园——以形而上的方式向大师致敬》系列中,邓国源借助潘天寿和霍春阳两位绘画大师之名,把花草这个传统绘画的经典文献式地陈列进玻璃罩中,倒置并喷上墨汁。墨汁和营养液形成作用,一个月左右的过程中,植物会慢慢死去。邓国源借此点明的是:继承传统本身也是种误区——现代艺术家沿袭和古代艺术家一样的题材和画法会自取灭亡。“中国画家对传统的认识和继承过于封闭,传统文化闭塞后定会枯萎。而这些一旦被破坏,就不会再有新的生命来延续。”
他创作的一组装置,古典的桌椅上长有大块毒瘤状的异物,粗壮的树干被砍断并刷上金色,植物被禁闭在众多狭长的试管中,插在金色异物和树干的体内,残酷的美感令人不安。
这组作品叫《在花园——以形而上的方式诞生》。每个展览过程中,原本鲜活的植物以形而上的方式相继死亡。
“这种突兀的组合中,想要重新诞生的浪漫理想在现实里会受到自然法则的对抗,于是出现矛盾。我想展示从生到死的结果,生是过程,而死亡是必然。”邓国源解释。
无法自由生长的植物和不同环境下的内容鲁莽地组织到了一起,让观众直面对自然暴力侵犯后带来的结果。
邓国源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现状持消极态度,他的装置形式充满反讽,刺激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自然若即若离的关系。但邓国源“对现实的悲观更能衬托出对未来的期盼”,他的“在花园”系列还将继续下去。
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邓国源留校任教,如今担任院长。油画专业出身的他曾游历油画起源的欧洲,他的作品也不自觉地带上西方的表现手法。之前的《在花园——以形而上的方式向大师致敬》和《在花园——以形而上的方式诞生》更尖锐直接,近期的《诺亚花园》则多含隐喻,更接近中式的表达语言。
母校天津美院在邓国源心中也是一座“花园”。他总是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说:“艺术的氛围应该和花园一样,有春天的花开,也有秋天的凋零。学生们就像花朵,如果能百花争艳,天津美院肯定四季花香。”
邓国源相信今天的年轻人充满无限可能性,不能以传统标准去衡量。之前的学生单纯靠理想支撑艺术创作,现在的90后则有非常真实、生活化和非常现实的一面。“过去可以用一两句话激励他们,现在你一定要有表率,和他们一起‘做梦’。”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