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放映室》的恭贺系列节目自2004年开始就有了,最初是两集,分上半年、下半年。2007年开始由于中国电影飞速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票房都已是两集所不能尽述。因此,改成四集,即分春夏秋冬四季来制作。“这是一个传统的系列节目,年初就开始做心理准备,留意电影界的大事、要事。真正实施应该是播出前的两个多月,也就是十月份开始着手文案。文案和画面编辑是两套班子。这样,一季文案通过后,编辑组就开始电影画面的编辑。”制片人屠小文说。
其实前些年,恭贺系列在电视台播出时收视率都不错,几乎未低过0.4个百分点。但今年的
收视是最惨烈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与之相反,这一年又是网上最火爆的一年,央视网单集就超过25万,而某视频网站竟然达到70万次,是历年新高,反响也是历年最好的一次,这令剧组很尴尬。
“当一个传统平台播出的节目,反而在新媒体走红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节目播出前就与网络等自媒体和新媒体做好充分的沟通和融合。毕竟你不能忽视新媒体的兴起和存在。”屠小文说,今年这个现象正是微博、微信的传播力渐强的反映。
在网络上被热议的“十放体”,简单来说即“直言”但“有讳”,“公正”但不“矫情”,“权威”却不“学究”,用尽量贴近时代的语态但又不失优雅的语言对电影做出评述。既要做到释放中国观众一年来积郁心底的欢乐、沮丧和愤怒,又要为电影从业者“望、闻、问、切”,这也是这些年来整个团队不断摸索的问题。
恭贺系列团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其中不乏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影评人。他们在剧组中享有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剧组鼓励他们说真话,稿子的改动一般不大,做了这些年,他们心中自有分寸。恭贺系列不是简单地为了“吐槽”而“吐槽”,而是在大量的资料搜集及分析上做出的判断,是一种建设性的破坏。
“配音哥”是这个节目成功的法宝之一,他的配音魅力在于他重建了一种语感逻辑。节目组也尝试着让别的解说配过音,都达不到他的“笑果”。
许多媒体问屠小文,这么多犀利的批评,审查如何能通过?他却认为,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当对一个行业做出公正客观的评述时,为什么通不过?是外界误读了中央电视台。(采访/张坚)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