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套路很深的广告:夜幕下的女主角,神神秘秘,将化妆包、毛巾、装满水的漱口杯、挤好牙膏的牙刷先后藏在回家路上的各个角落,然后带着微笑入梦。次日,睡过头的女主角大惊失色,起床、穿鞋、拎包、出门,一路跑,一路取出前一晚放置的物件,刷牙、洗脸、化妆,一气呵成。电梯门打开时,迈步而出的她胸有成竹,就连脚上的平底鞋也换成了高跟鞋,整个人容光焕发,自信从容。
此处自然有字幕,广告人神奇的脑洞总算揭晓——“上班打卡,是用来证明人可以跑得比时间快的。”
创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生活中,戏剧性和从容通常不太可能和平共存。
能够让我们更游刃有余地面对琐碎且充满变数的日常的,恰恰是一些不那么浪漫的、反而有点严格的从容生活法则。
提前15分钟
也许你是个掐点达人,每一次都能在机舱门关闭前赶上航班——在这之前,你慢慢吞吞收拾,慌慌张张出门,望着水泄不通的车流或听着仿佛比平日缓慢的地铁报站声心急如焚,发誓下次一定会早一点。
煎熬中到了机场,拉起行李箱狂奔,争分夺秒的时刻有种罗拉快跑的使命感。又一次跑赢之后,你立刻遗忘了刚刚的懊恼,心满意足地想着:反正都能赶上。
可是夜路走多了,难免碰到鬼;总是刷运气,难免会透支。即使运气好到爆棚,就像那个错过登机时间而从廊桥跳下、闯进停机坪、穿过飞机跑道、遭遇地勤阻止后还是如愿登上飞机的玻利维亚奇男子——但一趟飞往大加那利岛的度假之旅,由一场惊心动魄的赶路开头,接下来的心情也不会太从容。
“赶时间,到底赶赢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把手表调快15分钟,给自己多一刻缓冲,这是某品牌的微电影里提出的“从容时间观”。
提前15分钟,哪怕只是几分钟,却可以减少许多焦虑。时间观念是个老套话题。但最简单的办法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克服强迫症
“你今天终于决定去填写纳税申报单了——这是一项重要却令人讨厌的工作。为了逃避这项工作,你先去查看了邮件,和牙医预约了时间,还跟朋友们商量一起去看那场你期待已久的音乐会。结果,半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你可以不那么累》是两个德国人合作的一本自我管理手册,以严谨到可怕而著称的德国人,同样面临着与自控能力作战的苦恼。
理智上,你很清楚要进行某件事,但出于对它的抵触,不断地借助其他事情来转移困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投入工作不到半小时,就跳出来玩手机一刻钟。玩也没玩好,“还有事情没做好”的潜意识像一片乌云。时间已经哗啦啦流逝,心头的焦虑像滚雪球,放纵的结果是越来越累。
面对这样的强迫症,除了对自己狠一点,没有更轻松的方式。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但我们往往趋向于悠闲和惬意,而忘记了真正的利害关系。有些累是假象,而有些累,纯属自找。
掏不空的健康身体
“我是王德顺,地地道道的沈阳人,一场T台走秀让很多人认识了我,有人叫我最帅大爷,也有人说我一夜爆红……”一段励志视频刷爆了微博,视频主角是今年80岁的王德顺。
在去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王德顺带领一队专业模特走秀,他白发苍苍,却光着膀子,胸肌赫然。这组照片走红网络,给他博得了“老鲜肉”“老型男”的惊叹。
分析自己能火的原因,王德顺认为是“反差”。他说,时尚圈人士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温柔袅娜,突然来了一个彪形大汉,并且还是79岁高龄,这样反差巨大的身体状态和生活状态,足够让人们惊奇。
令年轻人汗颜的充沛精力,源自他坚持了30年的健身。王德顺“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北漂,50岁开始健身,70岁练腹肌,79岁走T台”。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当你说太晚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够阻止你成功。”有人老当益壮,有人未老先衰。网络上津津乐道刷着这条视频的,是一批喊着身体被掏空的年轻人。
关于健身,有人说,这几乎是人生唯一一项付出就必定有回报的事情。适度健身,不只是为了腰线或者腹肌,更为了一个足够健康的不容易被掏空的身体。
在一个人人喊累的时代,“健康”的内涵其实远远多于“不生病”。“一个人能从身体上感受到舒适感,能从身体力行中获得幸福,能积蓄身体的力量并加以扩充,这个人才是健康的。”
大智若愚的钝感力
哀莫大于心死,而累,莫大于心累。人际相处中的许多心累,其实产生于过度敏感。
日本作家、“写情圣手”渡边淳一,在杂文集《钝感力》中抛开了一贯擅长的情感话题,转而提出“钝感力”——不要太感情用事。
听起来,这是个显得笨拙、不会让人太愉快的词,但渡边淳一认为,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容易受到伤害,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从容生活并取得成功的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某种绝妙的钝感力。
这个词,或许也能解释在《红楼梦》中得到贾母百般呵护的林黛玉为什么活得那么焦虑,而同样年少失怙恃甚至境况还有所不如、身为公侯女儿还得连夜做针线活的史湘云,精神上却更为快乐——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一个“英豪阔大宽宏量”;一个敏感,一个钝感。
聪明不是坏事,然而慧极必伤,敏感之于艺术是一种才华,之于生活却是一种负担。钝感力其实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洪荒之力”。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