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有同学告诉我她去过Steve Jobs家门口,在他家的树上摘了一个苹果。我当时住的房子也是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初到加州时租的房子。硅谷的名人多,我没有额外好奇。也去他家门口摘一个苹果的短暂想法,应该是我离Steve Jobs本人最近的瞬间。现在谈iAge,反而想刻意站到离他的光环最远的地方。
对于Jobs的离开,除了对他的家人朋友表示遗憾,更多的是看着铺天盖地的悼念,感叹一个只活了56年的人却能触动全世界那么多的生命。那比活得再久、拥有再多都值。Jobs是个奇人——看到剃苹果头的小男孩照片后我就确定了。但凡能让很多人像热衷宗教一样去虔诚崇拜的人,都是奇人。我只称他为奇人,不想带任何褒贬。古今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奇人,我都觉得没办法也没必要去争论一个褒贬。
Jobs会遗留最久远的,我觉得不是人们对苹果产品的爱戴,而是让i字头的命名从iPod开始流行起来。但推广i字头命名的概念是不是Jobs本人有意的,意图又有多远,我不想乱猜,更不想被人定性成一个爱玩iPhone4S(teve)那种文字游戏的果粉。Google了一下,iPod的命名,据科技文摘作者Leander Kahney说,是源自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比喻iPod和Mac是小型子艇(Pod)和母太空船的关系。电影分四段,讲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接触一个神秘的黑石板(black monolith)后进行的突变。电影的结尾,唯一幸存的宇航员Bowman找到黑石,并乘着Pod进入时空隧道,在多次穿越后,见证了人类更高一层的突变。今年8月,在苹果和三星的版权法律纠纷中,这部电影也被三星挖出来说事。虽然主要是说iPad,但以后关于苹果命名的事,应该就更神秘了。iPod里的i最初倒底有多少要推广独立(independent)和自我(i)的概念,也许会一直留为一个谜。点燃导火索的机缘是注定还是随机,重要么?关键,还是后面的事情都发生了。
iPod受欢迎,接着出了iPhone。以i开头的东西渐渐流行开了。在我的观察里,iGoogle是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不再是大喇叭式的广播,而按自我意识的选择,设置一个自己想看的网页。窄播,本就是Google出现后开始逐渐成气候的。按读者的意愿查询资料,而不是被无意识地灌输大批量信息。iGoogle,这个更加个性化的搜索引擎的出现,把自我中心的意识推向了新的高潮。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i字头。名字后面或多或少体现着强调自我的意愿。当然,这种自我强调需要有辩证选择能力为前提。要不然,也就是个变向的从众。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的突显,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高度精神文明的时代。叫做iAge,我想最合适不过了。
立新就得破旧。旧时代是什么样的?最简单,是从善恶之分说起。很早期的哲人,就有关于自然法和意定法的追问。善恶,到底是天定,还是人定?在中世纪宗教鼎盛的时期,善恶的界定来自关于神的解释。教皇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宗教活动,应该是人类文明里最原始最权威的广播。后来,文艺复兴,工业发展,教会的势力渐渐衰退,大众开始有选择地相信自己能理解善恶对错。然而,教条主义,也不断变化着模样和领导对大众进行洗脑。在1886年,尼采写出了《善恶的彼岸》,批判了教条主义的荒谬和对大众思想的奴隶化。在他看来,连当时的民主运动,都是宗教运动的一种继承,是新一轮的全球洗脑运动。
没有教条洗脑的新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其实,一切早已开始慢慢发生。放眼看看,人类社会早就充满了各种各样违背教条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多有独立思想的人在大胆挑战传统并追求自己想走的路。旁人也逐渐见怪不怪,表示尊重,有的是和而不同,有的甚至鼓励支持。很多宗教体系都在形而下学中逐渐衰落,民主的先进社会也在动荡不安中开始质疑。我知道有人看到这里会按捺不住地开骂, 骂这其中的很多现象都属于世风日下,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堕落。我也知道有些好意规劝的人会说这些题目太大,一直争论不休,也不会有结果。我不以为然。想借用一个有名的道德学段子。
题目一, 看到一个小火车失控开来,后面轨道会分支成两条,一条上有四个施工人员,另一条上有一个人。火车换轨的闸在你手里,你让火车开向哪条轨道?
题目二,同样的火车开来,轨道只有一条,上面有四个无法逃生的施工人员。你站在火车经过的一个桥上。你旁边有一个超级大胖子,推下去可以停住火车。你推他吗?
题目三,你是一个医生,有五个病人,其中四个有不同的器官需要移植才能活命,另外一个只是皮外伤的病人刚好能符合这四个人的需要,你牺牲这一个人吗?
同样是牺牲少数人成全多数人的理论,很多人都会三道题做不同的选择,更别说不同的人会做不同的选择了。没有到处都能通用的教条主义。更别说想根据这些教条在地上画一条线,然后说凡是跳出这条线的人就都不道德了。如果所有人都开始懂得独自追寻真理,不再道听途说别人的主义,不再无条件地盲目追随, 新时代就真的来临了。
当然, 新旧交替不会是一切都美好。在过渡到iAge时代混沌的时期,世界会善恶模糊,然后极化成领头的和跟随的。领头的,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创造,可能显得偏执,但成绩出类拔萃,无论是坚持大智大善,还是彻底不择手段。跟随的,搞不清楚也无意识要搞清楚自己的原则和目的,总是从众的找到一些寄托,然后在别人所制定的游戏里蹉跎人生。科技已经让个性化信息工具越来越唾手可得,但社会里还是有很多脑残的盲从,很多不加追问的迷信,很多为了捍卫别人的主义的流血拼命。Jobs有意或无意地炒红了i字头,可那些想把他和苹果产品推上神位的人却都还留在iAge的门外。前面说了Jobs是一个奇人。这里可以补充一句,能成奇人的肯定至少是个领头人。混沌时期会有很多领头人,所以也会消费很多跟随的人。
可以期盼的,是iAge的兴盛一定会到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后, 每一个人都开始唤醒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和修炼寻求真理的辩证能力。人性的根本,就是自我中心——从最基本的求生,到希望自己的影响力在世间留痕。旧时代里,掌控信息广播权力的人群,就能让自己的教条主义影响世界。iAge里,科技让信息权力重新洗牌,每个个体都有机会独立选择,深究真理,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然后创造自己的价值。真正的iAge,会是一个超效率的高智慧的崭新的文明。看过一个研究,南加州大学的教授Martin Hilbert计算,现代社会里的人,平均每天吸收的信息是20年前的5倍,但每天制造的信息是过去的200倍。不管秉承传统教条的人愿不愿意,不管自恋但缺乏辩证思考能力的年轻人有没有准备好,iAge都已悄然靠近。
《善恶的彼岸》的副题叫“一个未来哲学的序曲”。在尼采的未来哲学里,“上帝已死”。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境地离尼采的未来还很远。Jobs离开了,避开他的光环后,iAge可能更近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