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分享平台的出现使现代人拍摄食物的技术平民化了,实际上也体现了美食面前的一种平等:不再是有钱人才能吃到,普通人也能吃到,也不再是专业人士才能拍,普通人也可以拍。还有人会有这样一种心理,看到好看的菜上来了,如果不先拍照,胃口就没法调起来,必须拍了才能开吃。
来我的餐厅“天下盐”吃饭的人都会拍很多照,特别当我们做些长得比较怪的菜时。我很喜欢创意,从外地回来,都会带当地特有的食材。回来当天,我大清早就会去当地菜市场寻觅和购买食材,回到北京一般是下午四五点,朋友都已经坐在那等我了。我一到,他们就开始对食材拍照。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吃货,都是专业的美食家,不满足于看菜式怎样,不满足于拍成型的菜了。有一次我从西双版纳带回来的冬瓜猪,有七八十斤,这种猪一年也就只能长那么重,肉比较有韧性、富有弹性,不像北京现在的猪两三个月就出栏,不好吃;还有一种竹筒里的虫子,就是一根一根嫩竹子剥开,吃里面的虫子;还有臭菜什么的。他们会和我说,你把食材先拿出来我们要拍一下。等到一上菜,又开始对着菜拍。
奇特造型的菜,被拍的几率很高。我们餐厅有道菜叫“一剪梅”,这是一个词牌名,也是一个歌名,唱“只为伊人飘香”。上面的四个托盘象征四朵梅花,下面的支架做成梅枝的样子。我为此实地拍摄了很多真的梅枝,最终选取了走势形状最具美感的几枝梅花,用不锈钢照着做成了现在这个梅枝托架。
还有一道菜,外形是一本书,打开就是菜,叫做“成都粉子”。“粉”实意指菜的实质是粉蒸肥肠,虚意是指“粉子”,这个词是成都对女人的称呼,这个菜名本身也是一本书名,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书”打开是我以前写的诗《饮食与女人》。
创意会给饮食带来一种内涵,当然也能带来生意,新的东西大家都乐意拍,拍了之后上传到微博微信之类公众都能看到的地方,就达到了宣传的效果。做这些奇特的菜已经成为餐厅的一种趋势,无论是食材还是菜式还是摆盘。因此从公众视角来说,我认为在拍摄食物这种行为中,猎奇这种心理是最重的。
大部分人拍摄食物可能并不在乎照片有多好看,只是在乎有这么一个过程,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吃了什么东西,就像“到此一游”的记号。拍照嘛,都是吃饭时间,正午或晚上,光线都不是特别好,不能体现完整的食物效果。菜一上来就拍照,然后上传供人观看评论,这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真正的美食家会把照片照得很精细,也会用专业设备,即使用手机,都会注意选取拍摄的角度,我的一些吃货朋友,上传的照片都很好看!
我认为一张食物图片要拍得有趣,还是要把菜和店、店主以及菜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这个菜是谁创的?是二毛创的。二毛是什么人?把菜和人联系起来,才是生动的。这时候菜的文化才能呈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不仅仅只是造型上的艺术。(采访/唐瑶瑶)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