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来说,孤独是不好的。”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开篇中提到。
但他明确提出,必须将“独自生活”与“孤独生活”区分开来:“独自生活与孤独生活,以及与世隔绝、倍感孤独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比起已婚者,独自生活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交。”
人们对单身者最大的误解在于,总觉得他们是可悲、孤独、与世隔绝的。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单身者是这样的,但处在婚姻之中的孤独者也不少。通过对单身者的充分调查,艾里克意识到,那些独自生活的人会更多地将时间花费于朋友和邻里之间,将更多的金钱撒向酒吧和咖啡馆。
“如果你独自生活,你会更加独立,更加笃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果你与家庭一起生活,你将会暴露在评头论足之中,被他人的偏见与误区所影响。当你独自生活时,你选择伴侣的自由度也越大——它能够给你充分的空间去做尝试。”
一个习惯于单独空间的世代正在崛起——已经有数据证明,每年前往大学的美国新生,要求单身宿舍的比率越来越高。
在1950年代,大概有400万美国人独自生活,这些人大多集中在西部的一些州,比如阿拉斯加、蒙大拿以及内华达,因为单身的移民男性一般都会前往这几个州寻找工作。
现在,在美国独自生活的人口已经达到3200万——这些单身人口已经不再分布于西部,而是集中于西雅图、旧金山、丹佛、费城、华盛顿、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里,有35%—45%的比例都是单户居住。而在艾里克所居住的曼哈顿,每两户人家里,就有一个是单身居住。“很多人都认为,从全美范围来说,曼哈顿是在环境上最为友善的地方。这充分证明,独居者不会让人感到不适,更不会让自己感到不适。”
让你无法相信的是,美国大城市的独居率并不是世界最高的——欧洲城市更胜一筹。“目前来说,拥有最高单身生活率的地方,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斯德哥尔摩,五成以上的住宅都仅有一人居住。”尽管《单身社会》将单身潮的研究重点放在美国,但其中也有提到其他国家:“目前来说,全球范围内单身率上涨最快的国家是印度、中国与巴西。”
艾里克认为,与50年前不同,现在我们是在不同的生活模式间切换。“在现代人眼中,独自生活确实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领地。对于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单身生活象征着某种成功和与他人区分的标志,一种能够无拘无束、自由享受愉快城市生活的途径。对于那些刚刚离婚的人来说,单身生活是一种重新掌控生活的方式,甚或会让他们重新远离孤独——要知道,一场不好的婚姻比单身生活更让人觉得孤独。”
今天,美国的未婚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已婚人数。而单身也并不再是一个社会身份——任何人都可以选择独自居住(不论是否有恋爱对象、是否拥有家庭和孩子)。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艾里克和其团队为《单身社会》一书采访的300多位对象中,每一个人都认识那么一位独自生活的亲戚或朋友——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到了不用提及的程度。“但实际上,我觉得美国人依然对孤独状态感到异常焦虑。我们对自力更生有信仰,但我们亦同样渴望群居氛围。所以,当我们身边有人独自生活时,我们总是倾向去担心他们是否生活得好,他们是否缺这少那……”
在1957年,有八成以上人在调查中认为,那些倾向于不婚的成人要么有病,要么精神有问题,或者不道德。虽然关于单身和独居的污名仍存,但比以前已经改善太多。然而现在,针对单身又有了新的质疑:有批评认为,独自生活会比已婚人士用掉更多资源。“根据我们的调查,独居的人更多生活在城市中,居住在公寓里。他们有车的不多,所以按人均碳排放量来说,他们肯定比那些住在郊区别墅、拥有车库的家庭人均要低。”
就算是住在郊区的大家庭,也在更加细致地分化出家庭成员的私人空间。在整个人类历史之中,父母都睡在婴儿身边,这曾经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养育方式。而围栏小木床的发明不过50年之久。“从Spock医生开始,特别是Ferber医生之后,父母就被告知,在夜晚将孩子留在身边是一种自私的做法,比较妥当的做法是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床铺,最好拥有他们自己的房间。”
在西方世界,一个家庭的房子变得越来越大,卧室比成员还多。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孩子能像现在一样如此自由地拥有私人空间。更多私人化媒体的崛起,也让家庭中创造出更多的个人空间,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居家美国人,会在公共空间之中保持单人模式。它也同样意味着一个习惯于单独空间的世代正在崛起——已经有数据证明,每年前往大学的美国新生,要求单人宿舍的比率越来越高。
信息革命让独自生活的可能性变得更大。
几十年来,社会学家都在担心人们的社交联系正在减损,我们将会渐渐变成孤独的自恋狂。但艾里克不吃这一套,对他来说,这种批判大多出于怀旧心理。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超高速联接的文化之中,也可以叫它过度联接。如果我们曾经担心过一个人的生活太过孤绝,那么现在这种担心变成了过度联接。在现在这个时代,独自生活反而成为了一种有益处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书中的一个观点:信息革命让独自生活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一些受访对象认为,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地方,让他们有了减压的地方,而这正是信息爆炸时代里,独居无可取代的魅力。”
另一个关于独居生活的事实是:它很昂贵。一条真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负担得起的,但我们不一定选择去做。从这个观点来说,单身潮的出现与经济的向前发展并不是绝对关系。
艾里克认为,单身潮的形成主要有四个因素:首先,女性的崛起。在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工作领域,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让她们有权力和能力推迟婚姻对个人生活的介入,或者不再忍受一段无可忍受的婚姻,甚至让她们有了负担起独立居所的能力——她们已经成为了房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来说,婚姻不再带有经济上的必要性,这在5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第二点是多种类社区的发展。现在,独自居住不再意味着与世隔绝。你可以在家里,窝在你的沙发里跟人打电话、发送信息与电邮。你独自在家中,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人交流,而这在1950年代之前并非易事。
第三,城市化。城市是支持单身人群亚文化圈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全美国的城市都有单身社区,供广大单身人士居住与社交。他们可以在一个共同的社区中保持单身生活。这亦让单身生活更为丰富。
最后,寿命的延长。它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将有更长的时间生活,另一方面意味着更多比另一半寿命要长的女性会独自生活,而这种生活会保持5年、10年,甚至20年。生命最后阶段的单身状态——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倒是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单身潮不仅蔓延于城市。“近几年我们发现,在如同北达科塔州这样的乡村里,有不少移民工人独自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过去的回潮。相对于城市来说,乡村中的独居生活确实更加艰难,隔绝的几率也更大——在这里,如果你想去探望朋友,步行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你没有车,那将会是个大麻烦。”
当经济开始变坏,就总有一大拨评论员认为人们将会恢复群居生活,离婚率将会变低,年轻人将会搬回父母的地下室。“有些观点变成了事实,但从数据上来说,从2008年到现在,单身生活率处于上涨状态,同样的情况发生在1980年代的日本。所以我不认为经济变坏就会终止单身潮的蔓延。我认为,这是一种将会持续下去的社会状态。”
“成为一个完整之人的首要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白如何独立生活。”
有一个问题是,这种独居生活潮的兴起,究竟是因为我们变成了更乖戾的、无法与他人好好相处的自我中心者,还是因为我们变成了更为自由而甘愿冒险的人,更愿意去寻找和发现更多的人,而并非接受那个坐在沙发上一成不变的家伙?“当然,现在来判断为时尚早,但我依然觉得独居生活潮属于那些更向往自由与更甘愿冒险的人。人们之所以会倾向于独居,是因为我们知道,成为一个完整之人的首要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白如何独立生活。”
当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谈到单身生活时,他认为他不仅仅得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浴室,更得到了独属于他自己的太阳、月亮与星辰。“我并不知道单身生活是不是一种终极化的奢侈,但我们从过去50年中学到的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人们能够负担得起的时候,他们总会选择独自生活。”
“拿我自己来说,结婚之后,我私人的时间减少了,而我的责任加剧了。当我一个人生活时,我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有完全的掌控权。我想在外面待到多晚就待到多晚,想多晚睡觉就多晚睡觉。没有人会觉得我冲澡的时间太长——但作为一个已婚者,我和妻子很早就充分意识到独处的价值,我们甚至将它写到了结婚誓言当中。我们承诺尊重彼此独处的神圣性,因为我们都认为,给予对方充分的自我空间,能够让亲密关系变得更加快乐。”
艾里克的观点是,人们的互相依赖让独立变得更为可能。“我同意心理学家D.W. Winnicott的观点:强烈的依恋给予我们独处的能力——当人们有了充分的自信,相信总有人成为自己的坚实后盾之后,我们就有更大的自信,去养成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自我。”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