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在港铁车厢内吃喝饮食,犯了众怒,香港某些网络愤青把他们辱骂为“蝗虫”,并到街头大唱嘲讽歌曲,名曰“唱蝗”,呼吁“蝗虫”尊重香港固有的城市文明云云。
这招,有效吗?难说,但,即使有效,这法子毕竟建基于羞辱和仇恨的情绪基础上,效用能够维持多久,以及将要付出多大或多小的无形对立代价,恐怕没人说得清楚。我相信,以羞辱为剑,以仇恨为刀,或能爽快于一时,但到了结算总账的时候,总会发现,得不偿失。
当年的港英政府颁布法令禁绝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失礼行为,如果当年对香港人做得到,今天对内地人又怎会做不到?需知香港社会的所谓公德和文明,绝非天生,亦是经过历练与培训而得。今天的许许多多所谓香港人,亦非出生于香港,或两三岁而来,或十多岁而至,或二三十岁而归,甚或于中老年后才加入香港社会,为什么他们能遵守港式礼仪?如果有办法令他们做到,为什么不可以也令游客做到?
令人懂得自愿遵守秩序的法子不外乎两者:一曰罚,二曰教。而这两者,相信都比羞辱和仇恨来得有效和令人感到心安自在。香港初有地铁之时,亦经常有人在车厢内吃喝饮食,地铁职员和执法人员皆严厉执法,不断巡查,抓到了,或警告,或提控,违规者由是得到了应有之惩罚。才一两年,当惩罚成为几乎必然发生之结局时,人人得知,人人惧怕,当会自律。
今天已是手机年代,任何人在车厢内看见“蝗虫”出没,尽尽公民责任,拨通电话,如果港铁职员或警察能够迅速行动,相信很快内地游客便会因怕惩罚而住嘴。这种应对行动,相信其“社会成本”远比羞辱和仇恨来得低的,而效果,亦必更大。必须再说一句:当年做得到,今天亦可以。先找对方法,先用文明去对抗粗暴,先别急于诉诸羞辱与仇恨,这,才是最值得自豪的文明。
话说回来,内地和香港矛盾近年确是渐趋剧烈,核心理由乃“内地人侵占了香港人的宝贵资源”。我们当然需要学者专家提供更多的数字和分析以证此事,可是,如果你去街头随机问问一个香港人,恐怕不管什么年龄什么阶层什么身份,都会告诉你若干切身经验。
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固然是最显著的例子,本地孕妇、医生、护士,统统有满肚苦水可吐。内地中产来港置业,推高楼市,看似楼价升值,然而本地中产根本不敢卖楼,年轻子女亦无力入市,结果只是“账面富贵”,跟浮云无异。“双非”儿童(父母皆非香港合法居民)大量来港读书,本地教育的政策配套被打得乱七八糟,社会福利负担亦高速增长,像一块不断膨胀的砖头,很快便会把特区压垮……香港城邦,门户洞开,却连内地游客来港的审批权也没法拿在自己手里,怎可能不任人鱼肉?
日前碰见一位大学生,跟他商量3月的开会事宜,他说没法,因为到时候不在港,要去台湾。我问,学期中途,学业为重,怎么还有心情和时间跑去台湾旅行?学生苦笑道,正是学业为重,才必须去台湾一趟呀。原来他是专程去考托福,在香港愈来愈难有空间报名,唯有花时间、花金钱,老远跑去福尔摩莎。至于在香港报不到名额的理由,咳,猜对了,被内地年轻人占去了。由于内地托福试场供不应求,听说连SAT 试场亦全盘欠奉,内地人乃南下考试,一群群,一班班,通常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远道前来,香港年轻人稍为动作缓慢,名额立被扫光,如同尖沙嘴名店内的名牌手袋,报不到,伤不起,令本地学子叫苦连天。
其他例子尚多。例如内地年轻人来港读大学,是否分薄了本地教育资源,有待研究;但他们毕业后获准留下工作培训,难免有本地学生抱怨,大企业的工作机会都被抢走了,每回面试,普通话和英文都说不过他们,被录取的可能性自亦降低。是的,本地年轻人当然应该发愤自强,自己争气,便不怕别人来抢了。然而在自强成功以前,种种挫败感受早已积压心头,遂易被其他矛盾点燃怒火。
怒火焚城,只因,在香港,“做香港人”愈来愈变成一桩难事,而难度愈高,香港人的怒吼声音便愈响亮。悲哀之城,香港崩坏,这是2012之最大隐忧。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