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巨婴!”但被善待的巨婴绝非那种残忍、自私、完全自我、无限度地索取以及情绪控制失调的巨婴,我们要善待的,与其说是巨婴,不如说是童心。
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在《自由论》中写道:“我不愿意被当作是某种不具特色的、集合体中的一个成员,或是被当作一个统计单位,而没有属于我自己的、明显可辨的人性特色和目的。我所要反抗的,就是这种贬抑我的人格的行为,我奋力以求的,并不是‘法律上权利的平等’,也不是能够‘依己意行事’的自由,虽然我也可能需要这些自由;我奋力以求的,往往是希望能达到这么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上,我能感觉到自己是负得起责任的行为者,因为别人承认我就是这样的行为者,我的意愿会被别人考虑到,因为我有权具有这样的意愿。”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世界上并不需要极为成熟的个人,而是需要极为成熟的社会。这个社会应该具有真正宽容的品质,也就是说,能让任何一个人,在最大程度上(不干扰到他人利益和自由的前提下)实现个人选择的自由,就如同哲学家约翰·穆勒所言,“自由就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塑造个人生活的权利,去创造他们尽可能丰富多样地(如果有必要的话,尽可能离奇古怪地)发展他们天性的环境”。
比如,一个想当水手的年轻人,不应该因为他最终成了水手,没有去当公务员而受到“惩罚”。但现在这个社会总是毫不留情地惩罚那些忠于自我内心的人,让他们饱受亲友的白眼、经济上的困顿,或是社会舆论的可怕压力。这使得大部分人毫无愧疚地扔掉了自己那个不切实际的、毫无经济回馈的梦想,并且在扔掉之后很快便心安理得,为自己做出了一个安全且有利可图的决定感到得意,为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心怀羞耻。
这不仅可笑,且尤为悲哀。稍微想象一下便可得知,地球上因此丧失了多少本可真正改写人类历史的探险家、作家、艺术家,或者是富有独立精神的、更高贵的普通人,而不是那些终日抱怨的工具。
尽管这个社会对巨婴相当不宽容,并且处处与他作对,但仍有人对巨婴怀揣着巨大的羡慕之情,就算是社会上的老油条也能被一颗自在又挚诚的心所打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巨婴倒也符合人性,要知道最循规蹈矩的人也不会拒绝偶尔放肆一下的念头——只要你向他担保绝无不良后果即可,那些埋头赚钱、唯利是图的小老板也绝对不会对另一个人讲述的离奇的冒险之旅感到鄙夷——他们神往还来不及呢。
但碍于某种神秘的,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力量,大家都问心无愧地按照昨天的样子活着,并为了确保获得巨大的安全感而一再重复下去,每一个明天、后天乃至明年的今天都和八年前毫无二致。尽管如此,人们也只有在某些时候,会突然觉得困惑不解,甚至从内心深处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我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活着?!”但这种疑问不会持续太久,仅仅需要一次香甜的睡眠便可烟消云散。
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更应该对巨婴呵护有加,毕竟真正能称之为巨婴的人凤毛麟角,他们并没有消耗太多社会资源。而大部分人,都还是很乐于当一个熟透了的成年人的。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