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学生才是最累的群体。小学生忙着上琴棋书画各类兴趣班,中学生忙着上语数外各类补习班。上大学以前,一切为了高考,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生就挂上“离高考还有6570天”倒计时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显示,有56%的学生参加补习,城市中参加补习的学生比例更超过70%; 28.7%的中小学生每天写作业需4小时,平均每个学生每天写作业3小时。一个孩子,一年上学9个月,算上假期写作业的时间共计300天,每天写3小时作业,一共12年,总计花费10800个小时。
如果说高考前是克制,那高考后的生活就是放肆。“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执导反映中国青年人生活状态的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BBC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曾这样表示。
就读于北京一所985高校的大四学生秦振(化名)说:“我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日子。”他每天使用时间最长的软件依次是:微信、淘宝、微博。每天除了睡觉,他都要和女朋友在微信上聊天;下午昏昏欲睡不想学习的时候,最适合看上一两集美剧,这要花费他至少一小时;到了晚上,他至少花上三小时与室友“开黑”,这是他每天“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粗略计算之下,秦振每天耗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是8小时。对于自我时间管理的评价,秦振自认为“比较有控制力”,他说身边有很多同学“游戏一打就是至少八个小时”。
《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几乎每日都要上网,活跃时段从早上8点开始,超过90%的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每日接触互联网超过8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12.2%。大学生占网游人群的58%,成最大网游群体。只有27.71%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
一方面抱怨就业压力大,一方面又花大量时间上网。窦文涛说:“中国大学生在灵魂深处是跪着的。他们总是在寻找成功的捷径。”许多大学生心浮气躁,他们想要的很多,付出的却很少。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大学生时间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他们真正缺乏的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时间专注的精神。每个人都寻思着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好的结果是:我想要的,全部都能得到。”
这也难怪打着“三天速成、一个星期包会、一个月包过、大学生必看、三个月学会×××……”等名目的书籍或视频会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它们让人产生错觉:“仅仅通过短暂的努力就可以不费劲地获得成功,就可以把时间用来肆意玩乐与挥霍。”然而当你毕业就失业的时候,不要怀疑自己是否读了一个假的大学。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