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和顺古宅,可以从落脚的第一步开始,登台阶时逐一默数着“起—落—起”,然后你会发现:无论宅子的贫富新旧、台阶多少,最后一步总是以“起”的奇数,开启你对主人家的造访。
那些或许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存在的旧阶已布满青苔,在历代的雕龙画凤与红漆粉墙陪衬下,听过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见证过这条南方丝绸之路的起落,记录了中、缅、印的商贸历史,也亲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
腾冲以汉文化为主流。和顺民居尤讲究汉文化的儒学传统。每家正厅中堂位都悬挂着“天地君亲师”牌位,这是儒家思想中需要尊敬的五个对象,但如今在中原反而不太能看见这样的民间祭祀规模了。
在2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花大门”的正厅里,主人尹大爷用力蹬着脚下结实的泥土地说:“中国有句老话,‘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你看我们的堂屋地上不能铺任何东西,就要让它保持老样子。”他引用的名言来自《礼记·祭义》,是正统的儒家孝道伦理维系的土葬文化。
在和顺,百姓盖房子都知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口诀。艾思奇纪念馆馆长寸茂鸿主持过自家房子的建造,又熟识哲学家艾思奇的理论,他讲解和顺民居的风水:“玄武跟朱雀,青龙跟白虎,这四种灵物一吉一凶。有凶才显示出吉,这是一种哲学原理的辩证关系。”
虽为汉文化忠实粉丝,当地民居还是耍了一点“叛逆”:不管中原地区强调的“坐北向南”,只管依山顺势而建。寸馆长解释:“高黎贡山的一个横断山脉把孟加拉湾过来的湿润的水汽挡在了山的西坡,所以我们的风和雨都是从南边来。如果照搬传统风水学的坐北向南,这种房子在我们这里是最不好的房子。所以和顺民居是一个灵活应用传统风水学的典范。”
尹大爷有自己的见识:“你想要靠山硬,后面的山要高。”花大门建得高又深,现在他们把古宅改建成客栈,迎来送往。选择住在这里的旅人,大多都冲着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而来。
200年老宅子,“我现在动每一样东西都要跟政府研究”。
尹大爷的姓氏是和顺史上五大姓(寸、刘、李、尹与贾)之一,现有200多位族人在海外,80%在缅甸,少数在欧洲和日本。尹大爷的母亲今年98岁,80多岁时去了缅甸读大学。
这种家族结构在当地并不罕见,和顺镇有6000多人,而海外华侨18000多人,在外做生意赚了钱就回乡建房子,无论什么时代中国人都这样。他们把南洋、东洋和欧洲的见识影响,投映在生活起居里,并与汉文化融合成新的“和顺”风格。
花大门这样的传统中式老宅,随处可见西洋装饰细节:东印度公司的铁艺雕花栏杆、日本浮世绘挂画、产于1813年的美国发条钟、缅甸运回来的老摇篮,还有一对来自广东却流经印度和缅甸,最后从马帮驮来的雕花太师椅,几百年的时间并未使椅背上的福寿文武与琴棋书画图案损失丝毫颜色。在一幅百年的黑白全家福中,尹大爷祖父一家四口在国外照相馆的幕布前昂首挺立,神情骄傲,脚下还有一只宠物哈巴狗,让人不由畅想他们彼时的生活。
花大门的木楼梯很陡很窄,但尹大爷爬起来很利索,他今年72岁了,平时和老伴、儿子一起打理客栈。客栈没开几年,之前县政府做了好久的思想工作,他也要退休,才同意对外开放。但在历史上花大门早就开门迎客,外国传道士住过,远征军住过,解放军也住过,“六连三排,当时一个排的人都住在这里”。
尹大爷很有文物保护意识:“我现在动每一样东西都要跟政府研究。”他每年对房子进行一次大修缮,平时就请镇上的工匠过来修瓦片,保证房子不漏雨,那些瓦少说也有上百年了。三楼有根柱子上还留着解放前刷的石灰标语,脱落得有些斑驳,但尹大爷说,作为一个历史,脱落就脱落吧,不要管它,他也不会去刷新。
最后,尹大爷带着点自豪地展示一张维多利亚风格的陶瓷石英钟照片,他说这是传家宝,他把它存到银行里了。至于是在哪个银行,保密!
打开腾冲方式之
租套房子开客栈
开一间客栈就像树一个门派,然后立足一方江湖,和旅人听听彼此的故事,交换一段人生,是缘分,也是福气。
了解一方水土的最好方式是留下来,喝那儿的水,吃那儿的饭,和那儿的人朝夕相处。但如果你又不想错过外面世界的讯息,那么开一家客栈就是最好的选择。
腾冲古老的民居令人着迷,去和顺古镇租一间心仪的老房子,清点一砖一瓦的历史,计算青石板的年纪,这些考据将成为日后与客人炫耀的资本。
拥有一间大房子,按自己的理想改造、装修,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认识土生土长的木工、瓦工、水泥工,他们会给你讲腾冲的吃喝玩乐、民生百态,也许还有隔壁邻居的小八卦。
把你多年来攒下的稀罕物填满每个房间,不枉曾跋山涉水把它们淘回家。在大厅添置茶具、绿植和猫猫狗狗,摆开架势,准备开门迎客。
做生意前先做好功课,打听古镇最好吃的馆子是哪家、最美的巷子是哪条、哪里的温泉最好、银杏村的叶子哪天落、火山公园有什么好玩、最好的腾宣哪里有卖……雨季、旱季、日出、日落,记住每一个有可能美好的瞬间,总会遇到需要它们的游客。
开一间客栈就是树一个门派,立足一方江湖。文人、生意人、公务员、流浪汉,各种人会集于此,他们可能幸福,可能失恋,可能自信,可能弄丢了自己。和他们聊聊,听听彼此的故事,交换一段人生,是缘分,也是福气。
一个已经驻扎腾冲和顺古镇的客栈掌柜说,住在这里,心就静了。除了开门迎客,广交朋友,还渐渐记起早年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眼下正有大把时间,那些年错过的事,没来得及学的东西,都可以一一拾起了。
这里6月进入雨季,每天一阵濛濛细雨,雨水把石板洗得发亮,远处是朦胧的山,近处是流水人家,满眼的诗情画意。腾冲一年四季都有韵味,春天油菜花开,夏天满山的蘑菇野菜,秋天银杏黄了,冬天山上飘雪,山下照样春光无限。
唯有留下来,才能捕捉到每一种精致,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分外灵验,立春的田头会长新芽,清明必定雨纷纷,夏至的太阳会在云间多停留一会儿,冬至的夜晚格外漫长。
在腾冲做个客栈掌柜,赚钱是其次,找回遗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文/宋彦)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