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新崛起的公益推动者。互联网连接了公益组织、社团协会与普通个体,一方面将公益信息、公益理念加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重新整合、重构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使社会共同展开公益行动成为可能。在汶川、玉树、舟曲等一系列赈灾与重建实践中,我们都见证了网络公益的力量。例如,有30多万网友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捐款,以2007年6月上线的腾讯公益频道为平台,一个月内捐款2400多万元,创下了中外互联网公益慈善史上网友最高捐赠纪录。
根据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师曾志教授等人的研究,网络公益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互联网促进了长期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慈善事业向社会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全民公益行动的转变。网络公益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项重要活动,网络日益成为汇聚、释放爱心的平台。在不断推动公益精神普及的同时,网络也不断创造着全新的公益捐助模式。
门户网站,社会化媒体,公益组织的独立网站,基于电子商务的公益平台的形成,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都为网络公益捐助提供了新的渠道。与传统的公益捐助相比,网络公益捐助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了较为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透明的反馈和高互动加深了网民和公益组织、发起者之间的信任度,从而也使得网络公益捐助获得了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月捐”等捐款方式的兴起,网民对于公益捐助的习惯逐渐发生转变,从以重大事件后的突发捐助和项目型的重点捐助为主,开始向日常捐助过渡,其公益捐助理念和文化也正逐步发生转变。
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公益更多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从“大公益”时代进入到“微公益”时代。在“微公益”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公益主体,每个人都能用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参与进来。从“最美支教女教师”蔡加芹传递爱心接力,到茶缸网“写一篇微博捐一粒米”的倡议,无不显示了微公益的精髓——“你也可以做公益”。而支撑这一点的是这样一种信念:“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就在十年前,人们还无法见证互联网催生这样的社会风潮——上百万的人共同推动巨大的事业,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爱。
长久以来,爱在小的人群中有深刻的影响,例如,我们都会善待家人和朋友,但爱局限于当地并且内容有限。我们招待自己的朋友,照顾我们的小孩,为亲爱的人相伴而欣喜,这样做的原因和方式不可能以报酬和花费这样的语言来解释。然而大型和长期的行为要求经济报酬。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告诉我们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生活早已教会我们,除获得金钱报酬外的其他动机是不足以支持严肃的工作的。
然而现在我们需要忘掉这句谚语,因为随着每一年过去它都变得更加不真实。人们现在有大量工具用来分享文字、图像、视频,并以共享为基础形成社区和实现合作。互联网的这一波浪潮,如SNS、维基、微博这些风靡全球、生机勃勃的技术,几乎都是本能互助,其特点是人与人像日常生活那样联系,凭感情、缘分、兴趣聚集,而不是以契约的方式,干巴巴地待在一起。
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人和人将可以超越传统社会的种种限制,灵活而有效地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突然发现,新的关系和环境不再干老而僵硬,而变成有生命力的、有黏性的、湿乎乎的存在。人们凭借互联网的湿性,在社会化的同时,又能保持活力、个性和创造力。
在我们所习惯的世界里,人们为爱做小的事情,做大事则是为了钱。不过,现在,我们可以为爱做大事情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