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指数:1998年,常住人口680万,流动人口空缺;2012年,常住人口 717万,流动人口20万。
房价指数:1998年4.5万/平方米;2012年,6.6万/平方米。
打车难度指数:两星
灰霾天指数:2012年,PM10, 140天。
城市定位:“亚太金融中心”、“中西文化交融中心”、“购物天堂”、“贸易自由港”、“东方之珠”。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正如港币与人民币之间变化的汇率,15年前港币傲视人民币,内地也更需要香港,15年后,恰如人民币比港币值钱,如今香港,也更需要内地。
内地对香港的意义,是占投资总额三分之一以上的最大外来投资,是游客蜂拥入境疯狂购买带来的源源不断资金,是港股一半以上的市值由内地企业掌控。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都无法轻视大陆这个巨人。但2012年一个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香港人不喜欢内地人。无论是港媒出现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暗讽内地人为蝗虫的大幅广告,还是空前严厉的奶粉限购法案,都使港人和内地的关系微妙而脆弱,波澜不断。
一面唇齿相依,一面矛盾重重——香港的“惧内”由来已久。在过去几年里,从内地流入香港的巨额资金,让香港房产大亨们大赚特赚。但普通市民却不一定能充分受益,他们所感受到的,也许是相反的细节。比如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带来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紧张,比如商业和日常生活变化的点滴。
传统上,香港的四大产业是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服务,但随着自由行源源不断地带来大量的现金和人流,内地游客最喜欢购买的四大类产品——奢侈品、电子产品、黄金首饰以及奶粉、尿片、化妆品等日用品被戏谑为“新四大产业”,而由它们的热卖导致的铺租暴涨,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香港奢侈品店的销售额令全球的同行羡慕嫉妒恨,但香港商家却感慨“全在为业主打工。”2012年的数据显示,全球铺租最贵的五条购物大道中有两条来自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和尖沙咀广东道,这两条街道每月的租金为每平方英尺1190元港币,并列全球第二;这两个地方也是奢侈品专卖店最集中的地方。
对香港人来说,比“为业主打工” 更悲催的是欲为业主打工而不得。相较于1997年,香港一线街道的铺租上涨了4—5倍,个别位置甚至是10倍。过去,香港各地区的一线街道一直是便利店的必争之地,但其利润的增长速度显然赶不上铺租,只好退居二线。在广东道经营了20年的著名食肆——糖朝,同样因为铺租吃不消而忍痛搬走,因同样的原因搬离的,还有丧失行业竞争优势的诺基亚,以及加拿大和瑞典领事馆,更别提像茶餐厅、五金店和书店这样的微利小铺了。
这些变化,不仅导致零售业同质化异常严重,买杯凉茶也得去超市,也引发了日益增高的投诉率。2012年法国某机构公布的全球城市30条著名商业购物街排名里,香港仅排至29,名次落后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服务态度——而在过去,这曾是香港引以为豪的优势之一。可如今,在香港除非你一掷千金,否则,无论说普通话、广东话甚至英语,都有被歧视的可能。
相较于内地连年8%的经济运行速度,香港其他方面的优势也正变得模糊。据不完全统计,麦当劳、柯达、西门子、迪士尼消费总部、通用电气工业系统集团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都将亚太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则在逐步削弱香港作为贸易港的竞争力。
“香港和内地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了。”媒体人闾丘露薇曾这样总结香港的近15年:对我来说,只剩下司法,还支撑着这个地方。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