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指数:1998年,总人口 957万。2012年,总人口1413万,流动人口392万。
房价指数:1998年,2573元/平方米;2012年,9934元/平方米。
打车难度指数:三星
灰霾天指数:2012年,灰霾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0%-50%。(来源: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工作报告)
城市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渤海明珠,魅力天津”、“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似乎从一开始,天津作为北京的附属命运就已注定了。天津的定位挣扎摇摆于附属和独立发展之间,北京的巨大身影,既是天津得天独厚的荫庇,也是总也甩不掉的阴影。在北京的耀眼光环之下,天津注定成为强光照射不到的影子,俗称灯下黑。
在人们如今的印象中,天津的城市形象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不鲜明,甚至鲜有让国人难忘的特色。天津的模糊不清,一大原因就在于它的缄默失声。曾经的天津,因为有名闻天下的《国闻报》、《北洋画报》、《大公报》而成为一时舆论重地,如今却被人们称为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这背后所隐藏的冰冷现实不言自明。天津失落,隐忍,缺乏对抗性,却也不是没有野心。天津的无声并不代表不折腾,也不是没有“GDP亢奋症”。
2006年,天津终于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京津两地明确了进行错位发展;2007年,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正式启动。此后,天津一路高歌猛进,让作为“第三城”的广州一度备感压力和紧张。
只是细看承担着天津GDP增长大头的滨海新区,就不难发现,这里大多是国外巨头和大型央企,天津仍缺少内生性企业巨头。“外企+央企”的冒险模式,加上民营企业的无声缺席和市场创新活力匮乏,让人不得不忧虑,天津在国家政策红利耗尽后,到底还能走多远?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还有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重化工企业云集的京津塘地区,一直是中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天津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却并没有让它的市民感受到滨海的快乐,其原因除了开发不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环渤海湾地区严重的海洋污染。
近年来天津举办过多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但天津的城市形象,仍未变得更加有辨识度和更感亲切。
意大利思想家乔万尼?波特罗在他的论著《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中说,曾经成就伟大境界的城市不再继续按照那种比例增长。这种说法如果延用到天津身上,那就是:如果方向不明确,大力奔跑又能跑多远?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