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苑在广州美术学院读研二,1986年出生的她是一个典型的80后孩子,独生女,受系统美术教育,性格爽朗。
2011年,陈文苑创作了纸本水墨作品《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问她为什么要这样给这组作品定名,她说:“我画的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我就是在歌颂80后。”
她的老家在山东淄博,父母是工薪族,无法亲自照顾她,因此整个八十年代,她的大多数记忆都与幼儿园有关。看了张元的电影《看起来很美》之后,陈文苑产生了强烈的记录幼儿园里事情的愿望,于是就有了《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
“电影里讲的都是我们这么大的孩子调皮捣蛋的事,很有共鸣。我进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小,又是9月生的,沦为下一年才能上学,所以在幼儿园待的时间特别长。虽然我的个子小,但是在幼儿园就是个小霸主,别人折腾我,我总是报复得很深。比如说有一个小女孩总往我碗里扔肥肉,我用蛮力打不过她,就在她睡觉的枕头上放嚼过的泡泡糖,结果第二天她就长发变短发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幼年经历的关系,陈文苑画中的小孩看起来有点阴暗,她实际上是将每个小孩作为一个个案,表现的是80后不被理解的儿时状态。
“我毕业的时候,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位老师,教统一心理学的,拿我的作品做个案去参加会议,可能就是因为其中有很阴暗的部分吧。”
这组作品由30张小画拼贴而成,纸是她用豆浆机打碎纸浆然后混合粗纤维自制的,画面上有香烛烫烧的痕迹,装裱也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创作过程中,准备材料反而是比画画本身更复杂的,“我只不过是借助水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想表达的,我只要用最简单的笔墨,不用太多的道具,把青少年的心理表现出来。”
谈到以八十年代为题的心理动机,陈文苑说:“这一阵子总是会有一些东西把大家拉回八十年代,铁皮玩具也好,电影也好,策展也有很多往这个方向靠的题目。”
八十年代对她而言,是一个最无忧无虑的年代,作为八十年代的小朋友,她爱红领巾、奖状、《名侦探柯南》的记忆,而对铁皮暖壶和《红衣少女》懵然不知。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对她而言是前辈,他们津津乐道的很多东西陈文苑并没记忆了。不过她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崔健去她的老家淄博开演唱会,那时他还很困难,没人去听,要靠发折扇吸引观众入场。
她相信80后身上有比前辈更严重的理想主义倾向,因为60后的人毕竟经历过没有饭吃的年代,而80后没有,没有被现实冲击过,因而能够保留一份不切实际和纯真。
不过,在毕业前夕,陈文苑说:“长大面对的东西不一样,我也到了差不多该进入社会的年龄了,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份正常的工作来维持我画画,我不是特别的理想化。”
“我们的老师差不多都是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他们那个年代更图像化,强调个人图式,看我们现在的东西也会不理解。他们的怀旧是特别中国的,而我们的怀旧是特别西方的。策展人胡斌说过,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微关注,什么都关注,什么都是稍微关注一点,不是很深入,特别自我。”陈文苑说。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