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品网站一看,中国礼品市场真红火。上京城三里河(国务院部委所在地)礼品收购一条街一看,中国礼品市场真烂。
送礼视亲疏,送礼见人品。每年元旦到春节,中国人必做一件事:送礼以夯实关系。
在送礼日渐工具化、物质化、利益化的今天,人们为礼所累,为礼所困,礼厚情薄。
我们正远离送礼的本意。让人情的归人情,让廉政的归廉政,重归中国传统送礼之美。
送礼是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我们中国人对他人好,一是请他吃饭,二就是送他礼。
年终或开年是关系互动、情感培养的好时候,期望来年在人际关系上有个好收成。
过去大户人家,逢年过节送礼是列单子的,礼品按轻重一字排开,重点户还附上礼单。现在人送礼,都在一家之主的心里或主妇的小本本上。社会关系因送礼而润滑。
中国社会,按《乡土中国》的比喻,是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好比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纹,人伦关系之“伦”即水纹也。
以“己”为中心形成圈子、面子、份子,送礼是粘合剂。中国人心中有一杆枰,中国人心中有一台计算器。红包给几何,份子凑多少,视亲疏关系而定。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算计:我今天给的,明日你要还的。
家人关系、长幼关系讲责任,对回报的期望值低;熟人关系讲人情,越储存越多;生人关系讲契约,讲对等原则。但鉴于送礼价值的模糊性,斤斤计较是难免的。
送礼不是零和游戏,一方得到了另一方就失去了,你来我往相加并非1+1=2,而是3或更多。增加是那份人情,是情感记忆。人类学家在太平洋小岛发现,土著们相互赠送一种叫霍拉圈的礼物,礼物只是戴在手腕上并无用处。霍拉圈的功能就是增进社会关系。设想中国远古社会也有这么个霍拉圈的东东,后来发展下来就成了礼品。
但送礼通常是不对等的,你送了我没还,或你送的多我还的少,于是就形成人情债。你收了礼觉得亏欠,替人办事,替人消灾。在商场上,送礼成为办事的必要条件。这么说,送礼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送礼不谈钱,可偏偏就是为了钱。真是反讽。
有时送礼只为显示个人社会地位。你送表明还想着我,不送就是瞧不起我。送礼被金钱异化后,怕是又被权力异化了吧。
其实,送礼就是送礼,过节就是过节,春节大于春,情人节大于情人。谁也不去关心本意了。
在市场经济下,送礼多数情况下是人脉铺设,倒是目的明确。直到需要把人脉变现时,你才发现,平时没有功利目的的交往最靠谱。求趣味、交感情的送礼,往往才是铁关系。而只求功利、谈不上有什么交情的送礼就是一次性交易,不马上变现就被遗忘。某种程度上,你送什么礼就是什么样的人,就造就了什么样的人脉。
送就送吧,可别把这点意思,变成不好意思喽……
中国人爱分自家人/外人,或熟人/生人。熟人就是能“吃”的人,搞关系就是把生人焐成能“吃”的熟人的过程。所谓“吃得开”就是能“吃”的熟人多、关系广。搞关系,就是把生人变成熟人,把外人变成自家人的过程。
中国的关系,可粗分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情感性关系讲责任、温馨、家族,工具性关系讲公平对等,但多数状况是说不清的混合性关系,尤其当权力介入之后。
在当下的职场、商场、权力场,就是拼关系。于是权与钱交易,权与物交易,权与性交易,远比送礼来得赤裸裸。拼爹就是拼权力,有一个管事的爹,顶得上送十次百次礼。
送礼变成了经济学那样的“学问”,讲投资回报,讲交叉持股,讲资源互补。但尴尬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本来是那点意思,没办成事,最后成了不好意思,就变成人情债。人情债也是债,迟早要还的,你不还,小心有一日捅到中纪委或挂到网上去。
还是最好别把送礼当“学问”以保持其单纯性、民俗性。让人情的归人情,让廉政的归廉政吧。
我怀疑中国式的红包文化就潜藏着行贿的种子。长辈给晚辈发红包不是“行贿”,以图将来对自已好点?红包文化奠定了孩子长大后社会的行贿文化。不像圣诞礼物,那是神的祝福,不在礼物轻重,而在意义。
前年曾有位英国小孩要求加宽房屋烟囱,好让圣诞老人进得来。后来房管局居然同意照办了。一个孩子纯洁的心愿是多么重要!
在2012年的全球清廉排行榜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并列榜首,此三国常年是“好学生”。丹麦法律规定,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使被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在芬兰,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即使是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须上网申报。
新西兰人认为,我们不找你服务,你官员就得失业了。国内考察团考察西方,当官只是管管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这官当得还有啥意思?
在这些国家,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辱,事情反而办不成。送礼是高危行为。
中国式送礼的范畴是宽泛的。不是现金贿赂,也许是一块手表,一幅名画,或购房时的一点优惠,再或者孩子海外留学给过的帮助。不查而已,一查没收过礼者几稀。收礼不当受贿,难怪2012年两会后纪委组织奢侈品学习班,有官员佩戴价值70万的百达翡丽还不自知!所以“表叔”层出不穷。
中国的困境是,人们在网上谴责腐败,可很多时候是我们腿先软了,以为不送礼办不成事,不送礼心里不踏实,比如求职,比如住院,比如上学,比如孩子分班。
春节快到了。在寒风中奔向送礼大道的人们,切记,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也别送塑化剂啊。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