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也就是庚子年,是清朝皇室的蒙难年。40年之内,皇室第二次逃难,用他们自己的话叫“西狩”,但他们知道,这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逃难,逃得比第一次的北狩更远,也更狼狈。不是去打猎,而是自己被洋人当猎物追了很远。
洋人这次攻破北京,是因为朝廷由着义和团杀洋灭教。而朝廷这样纵容义和团,是因为西太后老佛爷跟洋人闹翻了。这次翻脸,说起来,纯粹是由于中国的内政。朝廷变法,搞戊戌维新,但是,刚开了头,一线领导光绪皇帝跟二线领导西太后就闹起了矛盾。这样的矛盾,其实跟新旧无关,而跟权力之争有关。双方闹到不可开交之际,维新派谭嗣同的一次冒险行为,给了西太后发动政变的口实。她视皇帝为不孝的枭獍(古人传说中的恶禽兽,枭生而食母,獍生而食父),将之囚禁在中南海瀛台,还不解恨,非废了他不可。
但是,废帝不仅遭到部分朝臣的反对,很多有实力的地方大员,如刘坤一,也明确表示不同意,说什么“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在京的西方各国的公使,也表示不能接受。西太后当然很生气,但硬抗,似乎也不行。于是,她来了一个缓兵之计,给光绪立嗣。就这样,中国的政坛,一下子冒出两个人来,一个是大阿哥溥儁,一个是大阿哥的父亲端郡王载漪。
溥儁还是个孩子,进了宫,对政局也没有什么影响。但端王就不一样,他摇身一变,成了西太后的宠臣和朝廷的重臣。和西太后共事过的几位王爷中,端王是最低能的一位。他跟众多纨绔一样,喜欢玩,喜欢票戏,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耗在了上面,家里长年请谭鑫培和孙菊仙教戏。一度还喜欢捏泥人,请来泥人张来府上教他。此外,他还好武,家里养着好些武林高手,教他打拳,舞枪弄棒。
但在庚子年,他却起了翻天覆地的作用。利用义和团灭洋,是他力主的。在义和团眼里,他是他们最大的首领。进攻使馆,也是他的主意,而且他亲自主持。甚至在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已经破灭,八国联军眼看就要打进北京的时候,他居然矫诏调来新建陆军的重炮,想要轰平使馆。幸亏荣禄没有听他的,否则,这个祸,就闯得更大了。仅有的几位表示不同意见的大臣,袁昶、许景澄、联元也是他奏请杀掉的,连同为满人纨绔的立山,仅仅因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也被他干掉。一度,他还领着义和团进宫,要搜查宫里的汉奸,明摆着是要给光绪好看。幸好西太后虽然讨厌光绪,却不喜欢这样胡来破坏了规矩,才制止了他。这样的玩命而且拼命,仅仅是因为他儿子做了大阿哥,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为了早一点把光绪赶下去,只有灭洋一条路,他在这条路上一根筋地走到黑,也把这个朝廷推向了悬崖边上。
西太后就只能逃了。从德胜门逃出来的西太后,不仅带走了光绪,还拉上了端王和溥儁,惹了大祸的端王,也没有坚持留在北京,与城共存亡。议和之后,西方列强方面开出的“祸首”名单,头一个就是端王。西太后还真是顾念亲戚的情分,没杀端王,判了个流放。这个端王,原本就是庚子年西太后作恶的替身,坏事恶事,都是他的事。事后,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端王被流放,大阿哥溥儁成了鸡肋,加上他顽劣成性,据传还揪过光绪的辫子,上上下下,一点人缘都没有。西狩之后,两个最信任的近臣吴永和岑春煊都力主废掉大阿哥,不久,他就真的被废了。
流放中的端王,一直受到朝廷的供养,甚至到了民国,还享受政府的补助。还免不了有些不喜欢洋人的人,时不时去崇拜一下这位敢跟洋人开仗的王爷。但从那以后,这一家子在历史上基本上就没动静了,曾经剑拔弩张,气势汹汹的王爷,再也没见有什么钢火,一点脾气都没有。现在看来,在当年的满清王爷中,端王肯定不是最混的一个,也未必真的很保守。但是,一个废立机缘,把他推到了政坛的漩涡中去,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幸的是,由于利害的原因,他起的恰是一个特别糟的作用,差点把国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