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发明人胥传明
一次耗资800元的朝圣之路
5月21日早上8点多,连云港到北京的1504次列车准点抵达,胥传明拖着拉杆箱走出北京站广场。他坐了14个小时的卧铺,也没能在北京地图上找到车库咖啡的位置。他到处打听,一位司机说,在海淀图书城,那个上午,他打了人生最贵的一次出租车。
李克强总理到中关村创业大街喝了杯咖啡,一个咖啡馆的名字跑进了胥传明的脑子里。两周后的上午,胥传明就拖着拉杆箱走进了这家咖啡馆。
胥传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家有良田数十亩,农闲时靠帮人电焊、修车赚外快,因家住连云港机场旁,自小看惯飞机起落的他热衷机械发明。胥传明把他数十项发明罗列在一张A3纸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复印了一百张,放在拉杆箱里,坐上开往创业咖啡馆的1504次列车。
一个永远不会丢失的黑匣子是其中一项发明,马航MH370失联后,胥传明开始研究一个会发光的黑匣子:“如果飞机装上我的装置,无论掉到什么地方,沙漠、草场或者森林,即使没有信号,也能看到装置发出来的激光。如果掉到海里,我还有一种特殊的装置。”
把一百张传单发完,最好能找到一个投资人,这是胥传明此行的目标。中午的车库咖啡最为热闹,在这里上班的以及来这里找项目的人,把这里变成了大学自习室。胥传明辗转找到一个座位,邻座的哥们正指着自己的笔记本给另一人讲解自己的项目——一个互联网理财平台。
12点,胥传明来到前台打听,这里的饭比老家贵不少,他要了一个麻辣豆腐加一碗米饭,25元。“一份花生米,手掌这么大,都要20块钱。”但胥传明从没喝20多块一杯的车库咖啡,“我不喜欢喝咖啡,我就喝清水”。
胥传明吃饱了,从箱子里拿出传单,发给周围的人,一位小伙子说:一会你可以上台自己介绍。中午1点,咖啡馆的女服务员走上讲台,打开话筒,熟练地说:“又到了今天的午间半小时,今天要上来自我介绍的朋友,先用微信摇一摇,摇到我的号就上台,我们会赠送一杯咖啡。”
大家在摇。胥传明没有微信,不知道大家在摇什么,一看没有人上台,他带着传单就走上去。女服务员把他拦下:“我们先摇。”台下一位女青年摇到了,上台讲完自己的项目,拿了一杯咖啡。这时女服务员说:“那位大叔可以上来了。”胥传明把传单上他的发明、专利以及家里情况说了一通。“下来也没有咖啡奖励,我自己倒了一杯清水。”
没有人对他的项目感兴趣,之前山东一养殖厂的老板对他的“抓猪器”感兴趣,还有一人对他的“全能收粮机”感兴趣,但他发现这里的创业者90%以上都做互联网项目,投资人就更不用说了。
胥传明拖着拉杆箱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溜达了四天,在3W、Binggo、天使汇等咖啡厅转悠,发传单,找人聊项目。他碰到了几个投资人、“亿万富翁”,有人说他“项目太多、精力分散”,有人说他“光有项目,没有效益”。有人让他写个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胥传明感觉“真的有难度”。不过,最让胥传明信服的是有个投资人对他说:“你们有效益,投资人才会投资,投资人是变相向你们发明人要钱。”
这三个晚上,他就睡在车库咖啡的沙发上,一宿30元。到了晚上11点关灯睡觉前,创业者以及游客散去,剩下外地来的创业者:云南、广东、广西、山西、四川、天津、山东、江苏……睡觉前大家会谈谈各自的项目和梦想,如何找投资人,胥传明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上市了就抛售股票退隐江湖”,“赚到几千万或者赚到几亿我就撒手”……
5月24日,妻子来电,家里麦地要打药,胥传明拖着拉杆箱坐上回连云港的火车,这次出门,“来来回回加打车,花了800块钱”。
时间拍卖网创始人张迪奇、洛凡
“你们不会做成拍卖小姐的时间吧?”
2012年10月的一天,大胡子张迪奇来到车库咖啡,当时这里还不叫中关村创业大街,而是海淀图书城。刚进门,一个“圆脸胖男人”就热情地跟张迪奇打招呼:“Hi,又过来啦。”张迪奇虽然不认识,但还是跟他握了手。后来这位认错人的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打开他朋友的照片时,果然也是一个满腮大胡子。
经历了上海文广和央视国际“很多痛苦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后,编导张迪奇在朋友的广告公司借了四张桌子,开始搭建时间拍卖网。创业最怕孤独,得知海淀图书城有个车库咖啡后,他决定去探个究竟。
那时,张迪奇团队有三人,开发之初,“连个Demo都不算”,前端做出来后还自以为不错,不料被当时在车库做运营的MM嘲讽:“你们做的这是什么呀?”固执如张迪奇,那次被“拍砖”后,回去用三周时间重新设计了前端,第二次到车库时,MM很感动,让张迪奇加入了车库的会员俱乐部。
张迪奇中国传媒大学时代的同学洛凡也从中新社出来,一起搬进车库办公,他们挑了进门最里一排最后一张桌子,挨着空调靠着窗,闹中取静。洛凡记得,那年冬天的车库,“没有暖气,窗边太冷,暖风空调不管用,穿着羽绒服之类的都冻脚”。后来他们搬到那一排最前面一桌,直到2014年4月搬走。
在车库不到两年,张迪奇自认为成长最大的是“路演能力”。“我们第一次去见投资人,我紧张得一直在擦汗。”在那之后,张迪奇看书练习演讲,有一段时间,车库每天的半小时活动,他都上去讲。“记得第一次上台,拿着麦克风手还在抖。压力来自团队的未来,那么多人张着嘴等着饭吃。讲好了会有百万投资,讲不好就灰飞烟灭。”洛凡会在台下把他的演讲拍成视频,帮他分析问题所在。
洛凡说:“车库跟其他咖啡馆最大的不同是,这里可以接纳各种人,草根的,奇葩的,靠谱的,不靠谱的……”他们在车库遇到很多奇葩的人。有一个人一天叫了三次警察,因为纸杯被人偷了,让警察叔叔帮他找纸杯。其实就是被打扫卫生的服务员收走。后来他在纸杯上写了名字,最终还是不见了。还有一些半小时上台讲话就停不下来,话筒都不撒手的。他们还遇到过学佛成痴的人,“天天念叨:你们不要创业了,你们信佛吧。人生有时终须有,人生无时莫强求”。
为了挖一个靠谱的技术员,张迪奇在2013年8月最热时跑到山西某地,“36块钱一天的小旅馆,没有空调,没有卫生间,没法洗澡”。张迪奇天天跟着他,磨叽他,住了三个多星期,终于把他磨叽到北京来。没想到刚过了春节,这位哥们就娶了当地一个矿二代,“不需要创业,直接走向人生巅峰了”。
有一个要自己创业,另一个“来得晚,走得早”被解雇,五人团队到了2014年4月就剩下张迪奇和洛凡两人,张迪奇和洛凡决定回家办公。
时间拍卖,就是拍卖时间,苏菂的时间就被拍卖过好几次,“起拍价格当初是400元,现在已经涨到1200元”。在时间拍卖上线三个月后,美国一家同类网站一上线就拿到3000万美元融资,娱乐和体育明星撑起了这个网站的估值。张迪奇一直到2014年10月才拿到天使轮投资,而且只有几十万。张迪奇不希望自己的网站娱乐化,洛凡记得早年跟投资人谈时,人家甚至明说:“你们不会做成拍卖小姐的时间吧?”
天使轮投资是在张迪奇搬出车库后的几个月后出现的。他习惯性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逛,某天傍晚碰到一个黑马会的人,聊起有个网站拍卖人人贷的创始人,一个小时卖9000块。“就是我们做的呀。”6点下班后,二人相约在街对面吃牛肉面,“吃完面就投了”。
还在车库的时候,张迪奇就申请某大企业的孵化器。第二期时,“他们大老板认为我们没有市场”。到了第七期,他们很惊讶:你们项目还没有死啊?“他们孵化的项目80%都死了!”张迪奇说,“死是很容易的。活着才难。人家拒了我们两次,我们也没关系,再申请第三次,重要的是他们场地免费、饭也免费。”
一生一世微喜帖合伙人全小林、赵天利
一个负责给投资人讲故事的合伙人
赵天利,还差一个月就是90后,在凡客诚品待了三年,历任在线客服、在线营销、产品运营、市场运营和招商经理。离职后在一个IT群得知车库咖啡,2014年10月,他来到咖啡馆门口,徘徊了两天,“在门口往里看”,不敢进这个“高大上的地方”,“我是一无所有,光带着idea来,少量的资金,没有亲朋好友的支持”。赵天利的idea是兴趣社区产品。
两天后,赵天利终于踏进车库咖啡,在最里面一排最后一桌,窗户旁空调边的角落坐了下来——正是两年前张迪奇选择的位置。同桌还有全小林,二人都是背一个包各自搞自己的项目,半年后二人成为联合创始人。2014年下半年是创业最好的季节,很多创业者拿到投资从车库离开,赵天利经常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个人是谁,做了什么项目,融到多少钱了”。
只要坐下来,就会有人过来聊天——聊产品、聊投资。“你做什么的?”这是车库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相当于农村里问人“你吃了吗?”之后就开始聊:投资人会喜欢什么?用户会喜欢什么东西?
不自信的赵天利很快就找到一起做兴趣社区的技术合伙人,比他稍大,“有房贷、有孩子”。社区通过图贴展示,“比如喜欢骑行,会产生大量照片,之后是旅行、装备等共同话题,黏度非常高”。但图贴消耗的大量流量和服务器费用使这个项目戛然而止。赵天利很快失去了合伙人,过了春节,合伙人摊开说退出。正在这时,车库同桌全小林正缺一个负责给投资人讲故事的合伙人,二人一拍即合。
这是一个8人团队,做电子喜帖App。注册用户虽然只有10万,但流量很可观,“一对新人可能会邀请100个人”。在线祝福、宾客统计、礼金红包都可以在上面实现。团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流量变现?苏菂给他们的建议是:结婚礼物的垂直电商。
“在车库成长得特别快,好像在这上大学一样,每天都接触这些信息。”赵天利曾在车库遇到一个投资人,批评他们做婚纱摄影O2O竞争太激烈。赵天利说,越跟投资人说,思路就越清晰——哪些用户、哪个痛点,将来市场和对手,如何运营,如何吸引用户。“想好之后给投资人讲起来特别自信,把很多投资人都说服了。很多人直接问要多少钱。”
最近,赵天利在车库的路演中拿了第一名。人数增加后,团队搬到了西三旗。但赵天利每星期都会回车库坐两三天,这里定期有近400个车库俱乐部会员的路演,“头脑风暴,互相拍砖,互相纠正”。
大拿加创始人杨林苑、吕鑫
“我们有范冰冰同款推拿师”
杨林苑最早来车库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有趣的创业项目,2011年,他还是一个投资人,车库也刚开业不久,创始人苏菂还要自己当服务员。
不久后,杨林苑在车库开始第一次创业:“技术牛人会时不时地冒一两个出来,你可以跟他们交朋友。我第一个项目的两个合伙人都是在这找的。你没有太多渠道去认识这些牛人,车库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圈子。”
长期泡在车库的杨林苑发现:“车库有一个特点,这些人都身怀绝技,但都不低调,非常的自信,甚至有点自负。他们都是自己带项目,都想当老大。”杨林苑游说进来的两个技术牛人,各自的项目在车库已经坚持了两年,“吸引他的理由就是,让他意识到,我们在做一件更大更有价值的事”。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杨林苑回到某大型投资机构“继续修炼”。今年春节前,做连锁中医推拿店的杨太太再一次把杨林苑拉上创业之路,他们还要拉上StarVC的投资人吕鑫。杨家夫妻和吕家夫妻的饭局就在北京某肯德基,林家夫妻一开始担心跨界演艺和投资圈的吕鑫看不上推拿这一行业,没想到吕鑫先提出来要做一个中医推拿O2O项目。四人一拍即合。
吕鑫,中戏毕业,当过演员、制片人、新疆卫视主持人,做过雕塑、书画和大型文艺演出,还当过食品流通的区域总代理。后来在黄晓明成立StarVC时成为一名投资经理。过年以前,因小孩生病在医院屡治不愈,朋友推荐一个中医,“说是积食,捏了捏脊,推了推拿,两三天,发烧再也没犯”。吕鑫发现痛点很明显。“北京有能人,3分钟帮小孩催痰,5分钟治崴脚,10分钟正脊椎。但是,我不知道他们在哪,他们也不知道我在哪。”
春节过后,吕鑫离开“一个星期收1000多个项目,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的StarVC,创办“大拿加”。迅速搭建光鲜的12人团队,“店铺合作从大众点评出来,技术是百度的,运营是腾讯的,产品经理是美团的”。4月份就上线,一个多月就谈下100多家店,将近200个推拿师,拿到了所在孵化器的“最玩命创业的团队”奖,“我们平台上能找到范冰冰同款的推拿师,还有服务过习大大的推拿师”。
“这个地方有人情味,像家人一样,每次回来就跟大家打招呼。”杨林苑每次回来都能碰到好多熟人,“我最佩服苏菂的是,他做车库咖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杨林苑是车库创业早期核心圈子一员,当时他还是投资人,“我们给车库起草过一个创业基金的方案,但是最后没有推出来”。与车库同在一条街上的3W、黑马会、天使汇,早就有自己的创投基金。
但是苏菂不同意做基金。“投资机构是很功利的,需要把钱和时间放在最好的项目上。投了A,B就不会来,他不希望做成这样。他的立场是做成一个圈子,不管你什么背景,不管你的项目靠谱不靠谱,处在什么阶段,没有门槛,没有阶层之分,都可以来这里交朋友聊天。”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