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是电影界的大事件。
2013年4月4日,有“美国第一影评人”之称的罗杰·伊伯特患癌症去世,他是美国史上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导演斯皮尔伯格说:“他的评论让很多电影找到了观众。”奥巴马则声明:“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罗杰就是电影。”
2013年的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上,迷影网Cinephilia的主要撰稿人magasa成为了“国际影评人周”单元上出现的第一位中国影评人。
但不久后的5月7日,台湾电影人游正伟“@yolfilm”在微博上抗议迷影网Cinephilia的院线评分栏目对《钢铁侠3》的众多差评:“影评人,肩负的不是‘我操,这电影真烂,大家不要去看’的责任,而是承担着‘这电影不看太可惜,大家快去买票’的工作。看完了大家骂你,影评人抬头挺胸怒道,‘听我解释来,若我说完,大家再不满意,拿票根来,我退钱给你!’……说到底,影评人要比电影人,更要有气慨。”
影评人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影评人木卫二写过这样一段话:“2009年,我结识陈翠梅导演。后来,我们对影评人身份有过几次简单的交流。她认为,影评人应该重在发掘新电影(被忽视、埋没以及不被认可的),类似于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和节目策划,给大众打开窗口……”
网友没有影评人想得这么深刻,他们的挣扎只有一个:“信还是不信?”从前我们通过影评人决定该看什么电影,今天,我们靠影评人决定不看什么电影。
谁搞坏了影评人的名声?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如果说博客时代写影评尚还需要点文学素养的话,那么社交网络的出现彻底消除了这一门槛。如果你会说点俏皮话,再懂些营销技巧,那么你也能转发过万,粉丝过万,月收入过万,头像后面加个“V”,备注:“知名影评人”。
更早一批成名的写手,不愿意把以上这类群体归为“影评人”,他们称其为“营销账号”:“真正的评论是带有‘为什么’的,你得能辨别哪些东西是发自内心的,哪些东西不是。”
可是,观众并不能。
2012年3月29日,“@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发了条微博:“「毒战」。银河映像的内地化移植成功到令人惊讶。紧张急迫的影像、张力十足的场景设计、被宿命所吞噬的角色、甚至让观众瞠目结舌的突发性结局。银河的特定风格统统在这部合拍片里被继承了下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建国以来内地最成功的警匪电影。这类题材目前华语圈只有杜琪峰能达到此高度。”
第二天,“@taoxinxu释凡”也发了条微博:“【江湖传闻】《忠烈杨家将》于仁泰的内地化移植成功到令人惊讶。紧张急迫的影像、张力十足的场景设计、被宿命所吞噬的角色、甚至让观众瞠目结舌的突发性结局。于仁泰特定风格统统在这部合拍片里被继承了下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建国以来最成功的古装电影。这类题材目前华语圈只有于仁泰能达到此高度。”
网友们将两条微博的截图放在一起,玩起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在传统影评人感叹中国没有职业影评人的生存空间时,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营销账号月收入甚至高达五六万”。
“能不能过来帮我们搬一下这台电视?”
中国最早一批大众影评人,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在当时最具标志性的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和网易的娱乐论坛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ID——妖灵妖、卫西谛、魏君子、周黎明、顾小白、Liar等,今天仍然是一代影迷心中的“大神”。
“后窗”由卫西谛于1998年12月19日创立,源自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除了顾小白、Liar以外,活跃在上面的写手还有程青松、“影武者”史航、“老六”张立宪、云上的日子、周周又见周周、绿妖、藤井树、黄小邪等人。不久后网易娱乐论坛上出现了电影板块“我爱电影”,接着又开辟了“周黎明留言板”和“顾小白留言板”,前者以讨论好莱坞电影为主,后者则更像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2001年,魏君子管理的“香港制造”又成为港片爱好者的根据地。
2005年,互联网进入博客时代,冲击了电影论坛,也降低了影评人门槛,更多有才华的写手蜂拥而至。由magasa联合大旗虎皮、木卫二等人联手创立的电影群体博客“moviegoer”便是诞生于此时。magasa曾如此总结几个时期的影评人风格:“在论坛时代,强调的是拍砖和互掐,即观点的交锋。在博客时代,是一对多的传播,大家都还习惯写作长文。而在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时代,信息流动的效率提升了很多倍,深度的讨论有所削弱,但互动性变强了。”
另一位影评人“@AngelinaAnne”在微博说:“在戛纳,高富帅媒体采大明星,白领媒体采小明星,蓝领媒体互相采,屌丝媒体把明星海报放在脚下‘踩’。至于我是什么水平,一个真实的事件可以证明:昨天我正和@magasa 在电影宫门口聊天,突然有个中国人过来问我:哎你是中国人么?能不能过来帮我们搬一下这台电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