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风景,有人点赞;晒美食,有人点赞;心情不好,有人点赞;加班诉苦,有人点赞;家庭纠纷,有人点赞;疾病缠身,依然有人点赞……
“点赞”功能甫一出世,便在社交网络诞生了无数“点赞狂魔”。他们不分时段,无论地点,无视对错,只要朋友圈的“红点”出现,便迫不及待地摁下点赞键,传递出对朋友圈里主动或者被迫的肯定和认可。
陈丽清就是这样一位点赞达人。她目前是广州大学大三学生,是个天生的“乐天派”。2015年春节,她通过微信了解到自己在过去一年已经送出的点赞数:8376个。按照这个数字,她每天平均送出23个赞,相当于每小时就为一个人点赞,是当之无愧的朋友圈“点赞之王”。而她收到的赞只有228个,平均每天还不到一个。面对“送赞”与“收赞”的巨大差距,陈丽清倒并不在意,“给别人点赞我就是开心”。
对像陈丽清这样还在象牙塔里读书习作的大学生来说,“点赞就是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对社会充满希望和幻想,通过不断地为他人点赞,希望能和所有好友都成为贴心朋友。他们的朋友圈和小说、电影、青草、校园紧密联系,也偶尔与长辈笃信的养生、佛经发生交集。他们向往美好,他们点赞青春;他们并不排斥生理与心灵鸡汤,他们期望用一颗颗象征认同和赞美的红心,编织起与不同年龄段亲属、朋友间的关系网。
同为“点赞党”的李群却不这样想。与陈丽清“红心向阳”的主动点赞截然相反,李群的点赞从来是迫于无奈。
30岁的他在南昌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手机里存着800余名客户的手机号,当然其中绝大多数他都在互通联系方式之后第一时间添加了微信。“刷朋友圈成了我每天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点赞则像责任一样,让我成为‘赞士’。”出于业务考虑,李群必须随时向客户“安利”每项新鲜出炉或者有所变动的金融产品,但更重要的是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这才能让他的业绩和提成得以保证。
因开展业务而被迫为好友点赞,这在证券、地产、各行业销售圈内已是秘而不宣的“杀手锏”。工作性质决定了这类人必须与客户发生业务往来,而通过点赞建立起私人关系则是提升业绩的一道“润滑剂”。
如今的李群已经将微信彻底工具化,朋友圈的点赞、评论和转发也已是例行公事。日常与家人朋友的联系,他除了发短信就是打电话。“微信上根本看不过来。谁知道我之前点赞的客户,哪天会主动来找我认购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Larry Rosen)曾在其博文《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中提到了点赞现象:每天沉溺在Facebook上的年轻人对待点赞的态度如同喝水,不点赞就会口渴,而每点赞一次顶多就是“小啜”一口,久而久之次数增加,“社交饥渴”的症状自然得到缓解。
在广州珠江新城上班的吴龙自称是“患上社交饥渴症的点赞狂魔”。中规中矩的工作令他每天重复着单位、宿舍的两点一线生活。由于不时要夜间加班,他经常无法抽时间与朋友相聚,于是“点赞”成为缓解“社交饥渴”的一剂良药。
“我特别害怕被朋友们抛弃,但有时甚至周末都没时间自己支配,所以我疯狂给别人点赞。”吴龙说只有通过评论和点赞,他才能寻找到在忙碌都市生活中的存在感。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