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毕业于一所211高校心理学系的小甘常常自我批判:“我会用小孩子的心态思考或表达,但其实我知道自己不是小孩子。那些得到宠爱的天真,才是真正的小孩子,而我不过是在逃避现实。”她已经26岁了,不再是少女,但她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努力去缝合自己的少女时代,把自己、父母、弟妹重新缝合为一个家庭。
她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的时候,就成了留守儿童。
有些小概率事件总会出其不意地发生——今年春节回老家,在小时候居住的老房子里,小甘收拾书架时,发现了从前的日记。如果没有重新翻看这本日记,小甘可能会继续沉浸在蒙了尘的记忆里,记忆里是“闷闷不乐觉得很悲伤但又没有很具体的悲伤”。
现在在广州从事社工工作的小甘,曾是广西的一位留守儿童,再到留守少女。
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现在有超过6000万名留守儿童。
小甘上学前班时,父亲离开广西小镇的家,去了广州打工,上一年级时,母亲也去了广州。小甘当时7岁,妹妹小她1岁,弟弟小她2岁,他们一起被送去奶奶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了“留守儿童”。
为了生计,奶奶每天要去裁缝铺工作,她性格乐观,对孩子却严格强势,加上相处时间少,小甘觉得,很多事情无法跟奶奶交流。
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在小甘和弟妹生活中的存在,除了春节的团聚,就是平时很少的电话,问问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小甘好希望父母可以问问“辛不辛苦啊?你们喜欢吃什么”,可是父母没有问。
这个心结,在小甘工作之后得到了和解。毕业后,妈妈会问小甘,工作辛苦不辛苦。再后来和父母住到一起,小甘也近距离体会到父母赚钱有多辛苦多不易——可这依然无法弥合心头那点“替小时候没有得到关怀的自己觉得不值”。
经济上的压力也是绕不开的话题。读中学时,父母不解为何钱花得这么厉害,孩子们也委屈:已经很努力地在用最少的钱了!高中时,小甘住校的县城中学离家有点距离,每月生活费只有100元。“每天都在计算钱,每顿饭都要计算,如果我今天多花了一点,那明天就少花一点。”
这种计算的焦虑,让少女小甘学会了压抑欲望,连简单的衣服都不会买,甚至压根没有买的打算:“连想的机会都没有,干脆就不想了。”这种压抑一直延续到她工作之后,女孩子仿佛天生就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能力,可小甘觉得,自己快要丧失了这种能力。
“对社会一直有隔离感,觉得自己是玻璃罩里的人,品尝不到生活的味道”。
小甘有时会后悔学了心理学,这个专业让自己知道得太多了。研究者的论文会提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她也会格外关注教材上有关“童年伤害”的内容,对照自己的经历反复分析,陷入自我验证的漩涡。
她耿耿于怀发展心理学课的一次作业。老师说,每个人都要写成长的故事。大多数同学不太倾向于暴露自我,但小甘觉得自己有一些问题,一直期待有人解答——她后来和同学交流发现,自己的自我暴露程度是最高的——可是,那些寄托了信任和期待的作业交上去后,却再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
恋爱在她的生活里,也暂时缺席。小甘有点怵于面对男生,她觉得这和自己与父亲交流少有关,她总觉得父亲不喜欢自己;当她面对学校的男生时,也会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
小甘一直记得三年级的夏天,父亲难得有一个多月时间在家,“但是他不找我聊天,我就强迫自己去跟他聊,他也只用一两个字回我。但他却会跟弟弟亲近,也会哄我妹妹。我很想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却一直没有问出口”。
小甘很庆幸遇到了好室友,她们有主见、热心,从前自己在现实中和网络上都没有得到的关注,室友给了她。进入大学一年后,小甘渐渐开始向同样学心理学的室友倾诉一些心结。
她意识到自己和弟弟妹妹一样,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为“别人比你漂亮比你聪明人际关系好经济条件又好”而自卑。中学时代虽然也有纠结,但那时还有“成绩很棒”这个显见的优势支撑,进入大学后,优势消失了。小甘有时会将这种不安全感归结为“自己和家庭的关系疏远,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可妈妈在自己生日时打来电话,那时的小甘又有些不领情。
“这是一个自我瓦解的过程,”小甘觉得自己的控制力在减弱。有一段时间,她沉迷于电视剧,一面觉得堕落,一面回到现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社会一直有隔离感,觉得自己是玻璃罩里的人,品尝不到生活的味道”。
毕业后,小甘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不适应社会,不喜欢也无法应付一些问题,比如:“你上这么好的大学,为什么没有得到更好的职位和钱?”
而后她辞职、考研。考研的方向还是心理,小甘的理由只是为了有个事做:“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给父母一个交代。如果考研有个事做,这段时间他们就不会问自己问题了。”
备考时,小甘有点崩溃。她预计好了花销,在工作的日子里存够了钱,但钱花得比自己预想中快,而且,总是悲观地担心考不上。她疲于应付濒于崩溃的情绪,考研失败了。
小甘决定去广东。2012年,小甘来了广东中山,和父母及弟弟妹妹一家人生活在了一起。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这个选择无比正确:“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和他们住在一起,知道他们平常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父母很辛苦,也很爱惜食物,教她怎样控制炉火让米饭更好吃,用不同的刀法切肉。小甘想,我的爸妈也是很可爱的人呀。
去年年底,全家去珠海游玩了一天,也没去什么景点,但小甘很享受这种全家在一起的感觉。
从前,小甘总觉得自己和亲人和社会的连接感都很弱,现在她觉得,那种连接一直都在。
回老家时,她在旧居翻看从前的日记。文字记录提醒她把自己和记忆做了对比。在固有印象里,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扁平,什么都融入不了。可这些文字记录着:她拿过丙等奖学金;参加过诗社;大一参加情景剧演员的选拔,从配角到决赛时变成主角,而且剧目获了三等奖;还做了广播台记者,报道那些别人不会留意的细节,比如“梧桐树就要开花了,大家要注意过敏”……
可那时候的小甘体会不到喜悦和成就感,为了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而介意,或是纠结于是否要和谁有些更亲近的人际交往。
想明白这些,小甘开始体谅自己:“以前会想,我怎么会落到这个样子;现在会觉得:哇,我好不容易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只是有时候,小甘会突然感到一阵孤独。她觉得那个小时候的自己,还有些声音想发给父母听,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方式——那些一直想问却一直没有问出口的话、没有收到的回音,连同替小时候那个自己的不值和不甘心,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冒出来,像一枚刺破宁静空气的细针,嘤声作响。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