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的80后阿炳,曾经开着从共享平台“租来的车”去天津港提新车,也把新买没多久的车挂在平台上“租给别人”。
打开“START共享有车”的App,搜“福特 野马”,出现在顶端的红衣车主就是他。车很新,2016款,租金也不便宜,每天660元。阿炳根本不担心没人租,反倒是租的人太多让他有些烦恼:车子3月挂上平台,到7月下旬,已经成交45单,经常有好几个人同时来问,他自己想开都开不了。
汽车共享平台的存在,让阿炳把车租出去,一方面可以分担购车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让他和不同的人有了交集,参与他们的生活,并被他们欣赏与信任。而后者是远大于预期的惊喜。
阿炳的野马计划:希望能因此找到心仪的女生。
某种程度上,正是冲着对共享汽车平台的了解,阿炳才决心入手这辆平民跑车“野马”。阿炳早先买的是大众高尔夫。他觉得自己属于稳重踏实型,是那种没什么激情的人,也不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能驾驭大型车,所以一开始喜欢的车都是小两厢车型。
“有些车你也很喜欢,但不会买或者不会轻易买,那肯定就想找来试试。”阿炳说。转折点发生在去年,知道有共享汽车平台后,他经常找其他车型来开,包括一直感兴趣的甲壳虫。“虽然我是个男生,但我特别喜欢甲壳虫,尤其是老款,前后都是圆呼呼的,很有感觉。这个车我肯定不会买,我就想试一下。”
有些车型试了之后,就想买类似的。去年下半年,PP租车(现更名为START)组织了一次名车驾乘体验活动,提供了包括法拉利、大黄蜂在内的一系列马力强劲的车型。阿炳出于好奇尝试了一些,突然发现汽车的速度感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挑来挑去,他觉得市场价40万—70万元的“野马”可以考虑。“这个车可以满足我这类对速度有需求的汽车爱好者,同时它在中国的买家并不多。”这就意味着,把一辆野马放在汽车共享平台上,获益的机会很大。
阿炳在咨询公司做市场研究类工作,在投资方面非常擅长。他算了一下,买这样一辆新车放平台,收益相抵,两年后这辆车的投入成本可以降到8万元;而同样使用年限、里程的二手车,市价基本在二十八九万元。于是,他果断入手。他的预测很准,找他约车的人,不少是为购买同款车前来试驾的。对他们而言,花几百元钱帮助自己做出几十万元的决策,或者无需一次性投入几十万元的购车款就能直接尝鲜,都是非常值得的体验。
找阿炳租野马车的用户乐于在平台上留言。有人赞扬车的性能和车主阿炳的品位,说装饰条变成蓝色之后,车更靓了;有人分享自己的驾驶体验——“临近隧道,打开车窗,减速,压低车速并与前车拉开距离,然后油门到底……好了,那一切不快都会抛诸脑后,年轻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浮夸”;还有人分享用阿炳的车给女友过生日;也有人直言暂时没有提车计划,会再来租。
一位杨先生在租了阿炳的车后,贴心地在评论区为他征女友:“车主帅哥胆大心细,小改排量声浪足,充电线、手机架也一应俱全。关键还单身,妹纸们我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阿炳礼貌地回复说,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妹子来用车。
阿炳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他的野马车里,好些小装饰是讨女孩喜欢的萌系,比如禁言提示牌画着大力水手,提醒系好安全带的标志是《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他希望能从租车的用户中找到心仪的女生。阿炳的朋友琦琦觉得有戏,她说,挑车很考验人的品位,选择同样车型的人,在审美与性格、社会层级等方面会有较高的匹配度。
共享汽车还处在博弈中,各家都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将爱车租给陌生人,阿炳并不担心。像所有共享产品一样,共享汽车平台相较于传统租赁渠道的最大优势在于,利用大数据对用户信用进行综合评价与动态记录。“如果有人在App上留言要用我的车,我首先看他的评分与评价,如果他之前信誉不好,我可以拒绝。”阿炳说。
阿炳属于汽车共享平台用户中比较理想的样本——他们通过真实体验,让自己或其他用户增加对特定汽车品牌的印象;同时,通过把车子租出去,可以分摊养车成本。这类用户或者直接带动特定汽车品牌的销售,或者将发展成品牌的潜在用户。这也是目前许多共享汽车项目背后会有汽车制造商支持的原因。今年4月,法新社刊登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共享汽车市场看到希望》一文称,共享汽车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汽车租赁变体,它正吸引着越来越追求移动性但不愿承受养车负担的中国千禧一代。
但是共享汽车推广起来并不容易。目前的共享汽车,除了像START这样的C2C汽车共享平台,更多的是与共享单车类似的B2C式分时租赁。在前者的情境中,一般是车主定下每天的费用与取、还车地点,租车者按约定付款、归还车,车主在汽车归还时会亲自查看车况。若是后者,光停车位就是个大问题。首先,目前大多数汽车分时租赁的定价按照时间和里程计算,停车不纳入费用,换言之,获得停车位的成本决定了这类共享汽车的盈利前景;其次,如果由共享汽车商家大量投放汽车,很难获得相应数量的停车位,在中国的大城市核心区域,停车位稀缺、昂贵,而这些区域又恰好是共享汽车目标人群的活跃范围。这或许是目前国内分时租赁汽车品牌,即第二种共享汽车纷纷选择纯电动汽车的原因——国内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牌照申请相对开放。
Gofun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曾表示,技术上,共享汽车要早于共享单车,但因安全、牌照资源等问题,决定了共享汽车这一两年还处在博弈中,各家都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人人都有车开,人人都能开上自己的梦想车,与车有关的人的需求能通过共享得到满足。
做平台的START寻找的侧重点是“人”。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丙军说,START倡导个人对个人的模式,这个模式注定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因而天然带有社区属性。平台的社区机制,为用户在平台上构建了一个“家”,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这样对平台和用户来说,生命力和成长性也更强。
从现实来看,共享汽车平台也并非畅通无阻。据了解,START目前处在创业中期,拥有超过100万车主、超过200万车友,覆盖全国29座城市、130个汽车品牌和1200款车型。但它也面临拓展难点。张丙军分析道,一是还有很多人对C2C私家车共享的商业模式不够认可;二是人们对“拥有而不占有”的共享理念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三是和其他领域一样,安全和信任的挑战不容忽视;四是在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面临的一些阻碍。这些都需要共享汽车品牌运营者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安全和风控保障体系。
更实际的问题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共享汽车暂时并没有办法像公共自行车一样渗入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START的统计数据显示,郊区自驾游、异地自驾游是占比最高的使用场景,分别为37%和22%;此外,逢年过节自驾返乡、特殊用途租车(如纯体验用车、求婚用车等)也是占比较高的使用场景。
对此,张丙军认为,将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直接对比不太合适,因为二者的物理属性与商业价值有着天然的不同。两者的用途与解决的需求不同,共享单车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共享汽车解决的是汽车供需矛盾的问题。因此,共享汽车在车辆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生命力也会更强。
“至于发展过程,当前正处于共享经济发展的风口,再加上政策支持,共享汽车快速发展是可以看到的,相信这个过程会很快的。”张丙军认为,2017年6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对共享汽车行业发展形成利好,“各家企业、不同模式的共享汽车都将在政策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众多共享汽车平台开始拓展长租服务,从时间与成本上方便用户的日常需求。START品牌营销部负责人刘琦举了个例子:一位在北京创业的用户,在其平台长租了一辆高尔夫,时长半年,打完折每个月花费3000多元。“他平时需要开车去办业务,长租这个价位的车对他来说压力不大,还能解决没有牌照、没有车的问题。”刘琦介绍道,将车出租的车主原本是为了结婚买的车,现在还在按揭,将车租出去,对车主来说是个减少经济压力的实际选择。
这也是张丙军乐意看到的场景。他希望能看到一个“汽车乌托邦”:人人都有车开,人人都能开上自己的梦想车,与车有关的人的需求能通过共享得到满足。
START首席执行官 张丙军:
90后正成为共享汽车核心用户群体
Q:哪些城市对共享汽车的需求比较大?
A: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用车需求与车辆供给矛盾突出的城市,用车需求更加活跃。另外,一些旅游城市的用车需求呈现季节性活跃,比如三亚等。
Q:从平台数据来看,共享汽车使用人群有何特点?
A: 目前,START共享有车生活平台上,用户有三层,呈现为“金字塔”结构:底层是对汽车的工具性需求旺盛的车友;中间层是热爱生活、追求有品质生活的车友;顶层是懂车的爱车人群。这三个人群构成了共享汽车平台紧密信任的社群。
START的数据显示,在300万用户中,年龄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比例近八成,是共享用车的核心群体;其中,90后成为核心用户群体的中坚力量。从教育背景来看,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超过60%;从职业来看,金融、互联网IT、私营企业主占比最大。
Q:对比国外市场,中国共享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如何?
A: 中国的共享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原因包括:一些地区汽车供需矛盾大,包括限号、限行等政策措施在内的各种实际使用限制,让各种需求得不到最大化满足;中国的超大型城市数量全球最多,人口密度和车辆密度更大,适合汽车共享的发展;国人对于新模式的接受程度高且迅速,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需求解决方案备受欢迎,比如专车、拼车、顺风车等;汽车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明显,大数据证明,有极大数量的车友有强烈意愿通过车辆来展现个性;中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全球第一,强大的数字基础,支持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汽车共享发展。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