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嘴里有个嗓子眼儿通往气管和食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嘴里还有一个眼儿通往鼻腔,就是口腔上膛后面的颃颡(音杭桑),西医称为鼻咽腔。《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载:“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张志聪《灵枢集注》载:“颃颡者,腭之上窍,口鼻之气及涕唾,从此相通。”
大众虽然不知颃颡,但出于本能大都在用。比如有人不喜欢擤鼻涕,习惯把鼻涕吸到嘴里或吞了或吐出;有人吃多了呕吐,又紧闭嘴巴不想吐,这时候食糜、秽物往往会从鼻孔里涌出来。我嘱咐患者吞服三七粉或琥珀粉,有的患者吞服后呛着了自己,肺气上逆要喷,患者紧闭嘴巴不想浪费药物,结果药粉就从两只鼻孔喷出,像喷出两道烟儿。
医学上利用颃颡这个鼻咽腔道抢救病人,就是鼻饲。患者病危昏迷,嘴巴紧闭,无法喂食、给药的时候,医生就从患者鼻孔插入一根软管,通过鼻咽腔进入咽喉,避开气管插入食管,最终进入胃内。这样医生就能在患者丧失意识的状态下,建立一个生命通道,保障饮食和药物的供应。否则,口噤不开,水米不进,就成了生命的终点。古代也有强行撬开患者牙关,甚至不惜敲碎牙齿以方便喂食的行为。虽然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因患者无法配合,终究难以避免食物、水饮进入呼吸道造成呛咳、窒息。
按说鼻子属于呼吸系统,口腔属于消化系统。鼻饲是把呼吸道当食道用,当然也有把食道当呼吸道用的。比如鼻塞的病人,呼吸不畅,鼻腔和鼻咽腔都有水肿堵塞,只能用嘴呼吸。还有一些打鼾的患者,呼吸憋气严重的,会出现长时间的呼吸心跳暂停。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鼻腔堵塞,口腔干燥,尤其是颃颡和口腔上膛干燥,这都是代偿性呼吸导致的。这两种情况都属于阴阳错位。按中医理论,鼻腔隶属督脉为阳,口腔隶属任脉为阴,颃颡则是天然阴阳交会的地方。简单地说,鼻咽部过于干燥,火烧火燎甚至脱皮,属于阳亢阴虚;而鼻咽部总是涌出鼻涕痰浊或长出肿瘤息肉,属于阴盛阳虚。
临床上常见的是鼻咽炎,患者以鼻咽干燥不适为主诉,常感到鼻塞、打喷嚏、流清(脓)鼻涕、鼻咽部发痒、干咳痛有异物感、呼吸困难、头昏头痛、乏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局部或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患者鼻腔和气管都有黏稠分泌物但不易咳出,故咳嗽频繁,西医根据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有炎症即诊断为鼻咽炎,分为急性鼻咽炎和慢性鼻咽炎。
说白了鼻咽炎是人体遭受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后出现的自我保护行为,所有的不适症状和体征都是顺症,不能被压制或抑制,否则就会转变成经久不愈的炎症,甚至发展为增生乃至肿瘤。中药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比如辛温辛凉解表药、苦寒清热解毒药、化痰散结药等。它能有效调动身体的正气(免疫系统),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顺应身体自愈的趋势,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鼻咽部还有一种常见疾病是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属于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临床上如遇到原因不明的一侧进行性咽鼓管阻塞症状、涕中带血或后吸鼻后“痰”中带血、颈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头痛、外展神经麻痹等,均应考虑到鼻咽癌的可能。
现代医学对鼻咽癌的成因说法不一,大多归咎于遗传或地域饮食习惯。中医认为癌是阴实证,与情绪压抑、气血凝滞有关。《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表明颃颡出问题与肝气郁结、压抑怒火有关。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从预防和保健的角度来讲,平时保持颃颡的通畅很重要。内家拳站桩或静坐时都要求舌舔上膛,其实就是在交通任督二脉,平衡阴阳。起码颃颡里面不会那么多鼻涕,也不会干燥上火。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