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吴晓波打电话推掉了所有的专栏合作,开了自己的微信公号——吴晓波频道,他写了开篇词《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当时他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可以继续写作,希望读者可以更针对性地阅读。
公号刚起步,也是微信时代初露峥嵘之时,频道的团队,两个来自蓝狮子,一个英国留学回来,加上他,四个人,准备打造全中国最“重”的财经类自媒体——每天都要写文章。
这似乎是作家身份的吴晓波最擅长的,每周二、周日各一篇财经专栏。同时,他每周还要录制一期30分钟左右的视频脱口秀,逢周四在爱奇艺播出。财经作家成了公号时代的视频人。
微信公号上线当天,订阅户即达到4582人。一个月后超过10万。如今,刚刚过去300天,吴晓波频道的订户数突破60万。
公号时代的蜂巢与蜜蜂
吴晓波分析过这60万粉丝用户,“大致来说,这是一个泛财经的族群集合”。
他曾把当下的微信生态比作公号时代:“公号时代要比博客和微博好太多,过去的博客时代很口水,我很不适应,但公号时代对应很直接。每天打开后台,就可以知道今天有多少人关注你、阅读你、转发你、取消你。”
“说实话,我每天看到取消的人数,都很感动。关注一个公号,只有一个动作,然而取消一个公号至少要操作四步。那些每天取消的人才是真爱,才是需要好好关注和了解的人。”
吴晓波频道公号后台的数据显示,这60万人,有三个“60%”:60%为80后年轻人,60%为男生,60%的订户集中在北上广深、江浙鲁,其中,上海、北京和广东三地的订户均超过了6万。60万人中,使用苹果手机的有18万。“过去我的很多读者都是60后、70后,自媒体让读者群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活跃。”
通过后台,可以了解到内容的延展传播面,吴晓波分析道:好的内容经常有20倍的传播效果。《去日本买只马桶盖》,7天内点击量达到252万,创下公号专栏的纪录。而《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超过75万,《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达66万。“理性的乐趣”是频道订户的共同取向,在春节前,频道推送了五本“也许不错的书”,当日点击居然破10万。
“在中国,自媒体是一个见风就长的野孩子,在美国或欧洲,至今亦没有成熟的自媒体运营模式。每一天,我们都在试错。”300天的运营经历中,吴晓波频道做过“新闻话题墙”,结果失败了;他们恳请其他媒体转载时带走广告,结果失败了;他们在专栏文本中插刊广告,结果违反了微信的规则;他们在公号里预售新书——吴晓波计划年内写就的《腾讯传》,结果,“预售倒是成功的,但我居然没有按时写出来”。
他认为,人格化的前提是专业圈层。“互联网让世界变平,同时它又让不同的‘蜜蜂’找到属于自己的‘蜂巢’,族群因此被更加精致而有效地圈层化。”
作家与视频人的交锋
吴晓波频道的标签是“一个人的财经频道”。他曾说,自己既没有转行,也没有转型。
因移动客户端的特殊性以及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状态下获取信息,这将造成以提供海量分类内容为特征的大平台的相对弱势。
吴晓波认为,正因如此,自媒体会因小而专变得更加灵活和主动,“社交化传播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完全碎片化,相反,沉浸性阅读及视频收看仍然大量存在”。
做了吴晓波频道后,作家吴晓波,也成了视频人、脱口秀主持人吴晓波。在爱奇艺财经频道播出的这档脱口秀节目,集均的收视量为82万,最高达到213万,是由“廖厂长”(《寻找廖厂长》)贡献的。
爱奇艺数据分析人员说,这档节目的特点是:男性观众多,年龄段集中于18岁到35岁之间,上海和江浙观众多。在推出视频的同时,勾连相关的文字内容和图书推荐,自然而然形成了多媒体的互联互动。
吴晓波还在节目中增设了布袋角色巴九灵,专门负责吐槽、搞怪和提问。起初有很多观众不喜欢,认为一向严肃的财经脱口秀,变得调侃化了。吴晓波还特意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创新就是让你有点稍稍不适》。如今,如果屏幕中缺少了巴九灵,反而让熟悉的观众有些稍稍不适。
吴晓波在去年6月初上了三期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专门讨论自媒体现象,也有不少人从那里知道了他。而此后,吴晓波频道和视频播放平台的合作,也会继续加深。
在喧嚣的新媒体时代,找到彼此
吴晓波频道建立的300天里,随着订户的日渐增加,他们还试验了很多线上线下的共享性活动。
频道发起了“咖啡馆改造计划”,全国有600多个咖啡馆报名,掌阅提供了书架,亚马逊供应半价Kindle,一些出版社提供新书,还有一些地方的同学自带图书去办读书会。“美好的事情就这样无中生有地发生了。”
他们还推出了一个巴九灵创业公益基金,吴晓波把100万版税捐出来,帮助正在路上的80后创业者,廖厂长知道了也拿出100万想帮助湖南创业者,还有一位同盟者知道了马上拿出100万去帮助杭州创业者。全国有550余人报名,各地书友会组织了上百场审核会,最终选定了十位年轻人。
新媒体时代,或公号时代,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媒体可以持续造血?“我想这需要盈利模式来支持。2015年,公号会更加商业化,内容产品化成为必然,作为财经类公号更要面向商业化。”
吴晓波频道已有计划,大胆发起“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的千人大课。“如果这场大课成功,则意味着专业自媒体对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业实现了一次不小的颠覆。”
“聚集在这里的60万订户,有意无意间都是在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迄今便已形成了一个与身份有关的‘基本标签’,它们大抵是——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
吴晓波在2015年的吴晓波频道里说,在这个喧嚣的镀金年代,我们终于找到彼此。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