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湖北襄樊的一位13岁小读者意外发现,郑渊洁的名字出现在了初一政治课本上,激动之余,她把照片发到了网上。
在题为“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的题目下,是一段这样的文字:
“被誉为中国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小时候数学常常不及格,数学学不好,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谈起成功秘诀,郑渊洁说:‘我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自己的特殊能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是发展自我的开始。’”
围绕着这段话,很多80后读者回忆起了小时候看《童话大王》被家长和老师训斥的惨痛经历,纷纷为郑渊洁终于获得了“主流”的认可感到高兴。还有一些人表示,小时候,正是从郑渊洁的故事里得到启发: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
然而,网上并不仅仅是一片溢美之辞,也有不少读者对郑渊洁过多的抛头露面感到不满。早在2003年,一位大学生就在网上失望地写道:“老郑越来越失去一颗平常心,热衷于自封各种头衔;一个作家,耐不住寂寞,将是写作的大敌。我想:这也许就是老郑作品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
在《故事大王》当年的主编沈振明看来,郑渊洁今天在网络上的活跃,与他的一贯性格有关系。“80年代、90年代,没有电脑,他也只能埋头写作。但他本人就是很热心,蛮好的一个人。”在沈振明眼里,网络之下的郑渊洁是一个写着童话书的普通人。“我去过他在京郊的家,养着一只大狗,他还在家里和父亲打乒乓球。”虽然近年来见面机会不多,但是郑渊洁在沈振明心里的印象一直没变。
1980年:《故事大王》
沈振明仍然记得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郑渊洁时的情景。
“那时候他还是毛头小伙子,很活跃,说话很直。”
1980年,郑渊洁刚从部队借调到北京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不久。因为发表过一些童话作品,他受邀到上海参加儿童文学进修班。就是在进修班上,他与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的沈振明认识。
在沈振明眼里,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也很聪明的人。“他的故事很受小读者欢迎。”1983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创办了《故事大王》杂志,由沈振明担任主编。创刊不久,郑渊洁就在杂志上连载中篇故事《密室309》。
《密室309》是皮皮鲁系列的一部分,日后大红大紫的皮皮鲁、鲁西西兄妹依次登场,相互陪伴走完一段冒险之旅。在结束连载之后,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将故事整理成单行本出版,担任这本书责任编辑的也是沈振明。据他回忆,《密室309》销量相当不俗,“大约有几十万册”。
在沈振明老师眼中,郑渊洁不仅会写故事,还是个点子大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故事大王》当时的很多活动,都是他想出来的,比如在全国举办讲故事比赛的主意。”
1984年,第一届“故事大王”选拨邀请赛在上海举办。这一三年一次的比赛后来成为了《故事大王》杂志社的保留节目,一直举办到了今天。
1987年,第二届邀请赛确定在北京举办。回想起那次举办的过程,沈振明的语气里仍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团中央对我们的活动很支持,比赛组委会主席是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援朝。少工委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与我们联合主办,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颁奖典礼。”
为了这次比赛,沈振明前往北京紧张筹备,郑渊洁也为比赛跑前跑后。“那时候他骑了辆摩托车,载着我跑了很多地方。团中央、北京电视台……这些地方都是靠他的摩托车跑下来的。”
北京的比赛结束,《故事大王》一下就红了,销量达到180万册,在沈振明看来,这样傲人的成绩,郑渊洁功不可没。
1985年:《童话大王》
受到《故事大王》的启发,1985年,郑渊洁自己创办《童话大王》。之后他创作的作品,都只刊登在《童话大王》上,因而《密室309》也成为了郑渊洁最后一个在其他刊物上连载的故事。
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的郑渊洁,创作的勤奋有目共睹。2005年后,郑渊洁创作的九大系列以“皮皮鲁总动员”的名目陆续重新出版,至今已经出版了70册。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这些从他的笔下诞生的角色,伴随着70后、80后,甚至90后几代人的成长。
“有一次郑老师跟我说,我送你一套书吧,你要什么?”80后漫画家柳堡想也没想,张口回答道:“我要《舒克与贝塔》全集。”郑渊洁笑了:“你可够黑的,你知道这套最贵。”柳堡回道:“不,最贵的是《郑渊洁全集》。”
“我每次看郑渊洁的书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他为什么能想到,我们就想不到呢?”林云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编辑,《皮皮鲁总动员》丛书的70本单册全部都由她担当责任编辑。每每审读书稿,除了幽默犀利的文风,最让林云惊叹的是郑渊洁的想象力。
作为80后,林云也是读着郑渊洁的故事长大,如今回过头再看这些作品,她获得了很多小时候未能发现的体会。“比如他87年左右创作过一个角色叫大灰狼罗克,这在当时属于很反叛、很先锋的尝试,因为我们通常都会觉得,大灰狼是坏人。他总是勇于打破一些惯常的思维方式。”
正是由于这些与众不同的角色、故事、语言,郑渊洁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中,一直是很多读者心目中的“老大”。在网上,很多读者直接以“老大”称呼郑渊洁。因为“老大”写过一篇《智齿》,很多人决定不拔智齿,想看看自己的智齿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才华。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读者在网上关心老大的未完结作品。2005年10月,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童话大王》杂志开始连载《仇象》。2005年年底,《仇象》再次停止连载。2010年12月,郑渊洁通过博客表示已经立下遗嘱,《仇象》等13部未发表的长篇小说要在他离世100年后再出版。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哀嚎。更有读者哀怨地表示“只好我也立下遗嘱,到时候叫我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烧给我看”。
2008年:《红枣女孩》
2008年春,陕西郏县,神曲《东方红》的诞生地,一个郑渊洁眼中“常年没有水,只能种枣树”的地方。郑渊洁抽出了纸条——刘佩佩,这意味着,他要给这个小学的同学们现场20分钟内演示如何写一篇《我眼中的刘佩佩》的文章。郑渊洁礼节性地问了一下女孩的家庭,这时他听到了女孩“肚子咕噜咕噜地叫”。
“那时候我饿了。我就说我们那里只吃两顿饭,早上干的,晚上稀的。”刘佩佩说。当场,郑渊洁把作文题目改成童话《红枣女孩》。回到县招待所以后,郑渊洁把这篇童话发到博客上,“一天点击量68万”。之后,东方卫视把这个女孩及同学共11人带到上海做节目,电视观众们发短信捐助,一条捐两块钱,捐了5亿。
三年后,已经上初一的红枣女孩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她对自己人生的改变却很淡定:“就跟原来一样。”说起那篇《红枣女孩》,她说:“我觉得写得还好。”但没有想象中的好?“嗯。”
解救贫困生并不是郑渊洁的主业,为北京市民打抱不平才是。在郑亚旗的运营下,郑渊洁要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品牌,捐款要一次性把一笔38万的稿费捐出来,在2009年成为国内作家首富时,档次要上升到100万。
《红枣女孩》的救助只是事件性策划,郑渊洁在2004年以后与孩子的常规交流方式是教作文课——自己出路费去讲课。郑渊洁认为这样的课意义重大:“有我这样的名人给他们讲课,一般讲两个小时,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与过去三十年不同,郑渊洁不能再肆意在童话里表达自己的世界观,面对面时,他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2009年:@郑渊洁
这些哀嚎与哀怨的声音,郑渊洁想必都一一看在眼里。作为众所周知的网络迷,郑渊洁对网络、博客的热爱,并不亚于写作和童话。
“他很早就开了博客,我也知道他喜欢到处看看。”沈振明表示,早些年一直看郑渊洁的博客,发现他更新得很勤快。
2001年,郑渊洁宣布封笔。之后不久,他自己创办了一个论坛,取名“郑渊洁书友会”,几乎天天泡在网上与读者交流。很多活跃的网友后来都成为了郑渊洁的朋友或者工作伙伴,柳堡也是其中之一。
博客、论坛,这些郑渊洁都玩得津津有味。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郑渊洁也没有落后。两年时间,他在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两百万——2010年的光棍节,他在微博为单身脖友创建此交友平台,6000人征友,结婚5对。
新浪博客的张学军负责为郑渊洁进行日常维护。他说起了郑渊洁的一段小插曲。“当时有个企业家出摄影集,通过我请到郑渊洁老师为他题词,后来他表示要给郑老师一些稿费表示心意。郑渊洁听了立马笑着回我,说就几个字,钱就不用啦,还不如让新浪推荐一下我的微博,为我再挣20万粉丝吧。”
在张学军看来,新浪的推荐从来没有那么大的效应,郑渊洁的两百多万粉丝,全部都是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召集的。“虽然他的粉丝数量可能与一些影视明星无法相比,但就号召力和影响来说,他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在微博上,郑渊洁不光说童话,他说北京的污染,也说交通安全,更关心儿童安全。2011年9月1日,他在北京史家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演讲,演讲的内容也不离“安全”二字。这段演讲的视频被放到微博上,一天之内就被转发了一万多次。
2010年:郑在寻找
十多年前,每当章懿哲在班里受到委屈,或者有困惑时,他会按《童话大王》上皮皮鲁专营店的号码打过去找郑渊洁,“郑渊洁在吗?”“不在。”“好吧。”
在屡试不就之后,章懿哲给他的偶像写了两三封信,“表达一下自己单纯的感情”,“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或者写信跟他交流,所以我也想这样跟他交流。”
15年后的2010年11月,当章懿哲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告诉他郑渊洁在找1995年云塘小学六1班的他时,他很奇怪这个陌生人是怎么找到他的电话的。章懿哲按照陌生人的提示在互联网上搜索,无果,继而震惊于人肉搜索之力量。
当时,郑渊洁随机抽出一封当年小读者写给他的信,拍下照片发至新浪微博,希望找到写信的“小朋友”。32分钟之后,当年的读者章懿哲被找到。郑渊洁决定将每天寻找一位当年写信的小朋友,行动被命名为“郑在寻找”——到第五号小读者时,微博的速度再次加快,16分钟之内,当年的小读者便被网友寻找出来。
郑渊洁收到第一封信是在1982年,一直到Email的普及为止,他收到了十万余封信。北京市邮政局专门给他设立了一个信箱,7861信箱。每个星期去取几次,用麻袋驮回。大部分信件郑渊洁没有拆开看,甚至动过扔掉的念头,但后来他在北京郊区以3000元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并自己动手把信搬过去。现在,这个房子已经涨到4万元一平方米了,郑渊洁很庆幸。
“什么内容都有”,郑渊洁曾发现有人写信举报他的书被盗版,这人现在“已经是市长秘书”了。“我在《童话大王》给他们灌输版权的意识。”
2010年:Z星球
郑州某培训机构主管孙艳慧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微博以及Z星球的三料粉丝。孙艳慧与偶像郑渊洁的结缘始于某天她发现微博私信中有Z星球给她寄来的内测邀请码。
2010年11月,郑渊洁与他的儿子郑亚旗创办了中国第一款网络普法游戏《Z星球》。Z星球是郑亚旗以郑渊洁的童话世界为元素开发的网络游戏,主要针对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常识教育。给儿子打工的郑渊洁现在是Z星球的主要角色以及形象代言人。奔六的郑渊洁也是第一次明白了:一个小人顶着“郑渊洁”三个字在电脑里跑来跑去就是网络游戏。
这一天孙艳慧进入Z星球,发现郑渊洁在线,“于是抱着玩的态度和郑老师打了一个招呼,没想到他就回复了”。话题讲到孙艳慧正在筹备婚礼,郑渊洁问:要不要在网络上举行婚礼,更绿色环保。孙艳慧以为郑渊洁只是说说,没想到他真把这事提上议程了。那一天,孙艳慧及老公的两家人及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在Z星球上注册了账号,一起给他们庆婚。想象力丰富的孙艳慧说:“当时真觉得好像在做梦一样,心里一个童话实现了。”
现在,郑渊洁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在网游上与用户交流。“一部分是小孩,一部分是家长,还有一部分是早年的读者。”郑渊洁说,有很多记者就是在Z星球采访他的。“很好玩,哪个作家有这么一个地方,上面几百万人都是他的粉丝?”郑渊洁说自己“招架不过来”,“同时有3000人要跟我对话,就像当年那十万封信看不过来以及现在微博上每天的评论有十几万条一样。”
郑渊洁曾在微博里写道:“在盗版猖獗的地方,我想起一个保护著作权的无奈办法:以后我的新作品不用文字形式出版,我自己朗读自己的新作,在Z星球以ZTV视频形式播出,给盗版者增加盗版成本,起码您得扒带子吧?”
微博还不是郑渊洁自己的地盘,Z星球是。郑渊洁如此描述过自己在Z星球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场景:“我先从地球赶到Z星球,宇宙飞船的速度还行。我在皮皮鲁城堡等待袁媛。袁媛如期而至。她告诉我,她在北京长大,小时候看《童话大王》杂志。”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