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演佟晟嘉的话来说,纪录片《青春致敬青春》拍得“很惨烈”,是“被逼出来”:“两年前,从策划到出发拍片,一共就三天时间。就是听到了一个故事,然后脑袋一热就去拍了。结果回来傻眼了,好几百个小时的素材,不知道怎么剪。”
雷禾传媒事业发展中心总监黄旭峰则说,《青春致敬青春》有点“冤”:“拍摄前就定好的片名,结果今年准备推出时撞上了电影《致青春》。今年‘青春’这个词特别热,但我们确实不是跟风。”
这个片名听起来似乎是关于恋爱、北漂、创业等都市青年励志题材的纪录片,其实主要讲了一段抗战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原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步兵旅(简称八十八旅)的中国老兵,以及,本片的拍摄人员与他们当下的生活。
两条线索,两个故事。“用当下我们拍摄者的青春,致敬当年战士们的青春,这是片名的含义,也是最大亮点。”黄旭峰说。
三天拍板的纪录片
纪录片《青春致敬青春》共7集,每集40分钟,制作耗时一年半,将于今年9月在各大媒体平台播出。
那个当年让导演佟晟嘉“脑袋一热”的故事,如今也被放到了整部纪录片的片头。
1938年,一队掌握机要情报的东北抗联战士被日本兵俘获。日方劝其投降,抗联战士不从。但在刑场上,抗联班长突然说,由我来执行枪决,然后你们放了我。日本人大喜。班长走到战士面前,枪枪毙命,只是他朝有的人打了三枪,有的人打了四枪。在把战友都打死之后,他自己也举枪自尽……
就在日本人惊讶之余,埋伏在山谷外的抗联战士听出,班长射击时,打的其实是电报密码。他把情报通过枪声打了出去。
“听完这个故事我头一下就大了,这比电影更震撼。”2012年佟晟嘉在日本采访,本来是要拍一个关于甲午战争的纪录片,但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就决定改拍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抗战研究者萨苏,后来也成为《青春致敬青春》的顾问之一。而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出自当年的八十八旅。
“回来跟老总商量了一下,第一天做采访,第二天开策划会,第三天拿着钱就杀到东北去了。”通过萨苏的朋友、本片的另一名顾问安然,摄制组联系到了八十八旅的一名幸存女战士李敏,她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角”,而她重回俄罗斯寻访当年战地的行程,也是纪录片的主要情节。
“我们断断续续了拍了将近3个月,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10个城市,哈尔滨,沈阳,依兰,哈巴罗夫斯克等。拍了一些幸存老兵和他们的子女。”佟晟嘉说拍摄的过程很辛苦,因为地理跨度大,舟车劳顿。而随行的老战士李敏将近90岁,虽然身体硬朗,“但摄制组的人还是不能有一点马虎”。
“青春,这次不一样”
佟晟嘉坦言,实地拍完之后,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很多要拍的东西都没拍出来,历史讲得不够细,比如前一天联系好的一个老兵,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而最大的瓶颈,是他不愿把几百个小时的素材拍成单纯的“老兵重走青春路”:“我的观众定位是80后,我的目标就是把纪录片拍得让大家爱看。但现在手头的故事撑不起7集,钱也花出去了,咋办?”
雷禾传媒CEO海天有着多年的纪录片拍摄经验,他的建议是既然走投无路,不妨想想别的办法,比如拍身边的人,拍摄者本身就是很好的拍摄素材。
于是《青春致敬青春》就成为了现在的架构,每一集里既有老兵的故事,也有拍摄团队里每一个人的故事:“不羁放纵爱自由”的音乐人杰子,打拼一圈后回老家结婚的苏俊,怀着“先锋作家”梦想北漂的文字统筹骆建新……这个当时颇有些无奈的办法,如今却成为了本片的最大卖点。
“在正式上映前的多场试映会上,很多圈里人和观众都给了好评。”佟晟嘉说,老一代的观众从老兵身上看到了历史,90后的观众从拍摄者身上看到了现实。“大家的讨论也都挺热烈的,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还有不同观众因为意见不合吵起来的。但这都是好事,因为说明大家都看进去了,纪录片不枯燥了。”
黄旭峰说:“之前没有人这么拍纪录片。我们第一个想的是去意识形态化,第二就是不要苦大仇深,不再去宣扬仇恨。这里记录了两代人奋斗的青春,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跟七十年前的那一代青春完全不一样,但也正是因为不一样,两条线索搭在一起才更有张力。”
他为《青春致敬青春》撰写的宣传语就是:青春,这次不一样。
“找一个合适的说话方式”
佟晟嘉的办公室里很乱,多台电脑上的视频剪辑软件同时运行,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的工作纸条,地上摆着吉他和其他乐器。
佟晟嘉当过歌手,但自称“没天赋做音乐,为了生计就改行拍视频了”。影片中的所有配乐都是他和乐队自编自唱。在摇滚范儿十足的片头曲中,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部传统的抗战纪录片。“有人说片头曲和配乐都太躁,但我觉得音乐风格和影片风格都是我想表达的。”
对于质疑,佟晟嘉坦然接受:“这是我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就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太好了,这代人太值得我们去铭记了。我就想找到一种合适的说话方式,从那种纪录片高高在上的感觉下来,接点地气。”
雷禾传媒CEO海天说:“有人说我们这种拍摄手法是创新,但我不这么理解,其实我们只是在真实地记录历史。现在很多的纪录片都被当做宣传工具,而忽视了事实。老一代抗联战士也好,新一代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也好,我们只是在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有人说当时的拍摄准备很仓促,但我能同意是因为一是这个题材确实非常好,二是对我们的团队有信心。”
在影片的预告片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并不熟悉这样的历史与故事,出发前我们没有策划、没有文案,甚至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我们有的只是正值青春的热情,冲动,与敬畏。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