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钧与张雪倩的爱情始于2001年的一顿火锅,报考中央美院的小田在离开北京前,宴请所有帮过他的同学。美术史系的朱小钧帮他借了书,设计系的张雪倩帮他借了饭卡……“这一桌的每个人都帮了小田一个忙。”张雪倩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北京房价还是三千多元,望京也只有一条路有路灯,从出租屋回美院要经过一段偏僻的路,吃完火锅已经很晚,男生跟女生搭伴往回走。张雪倩留下来帮闺蜜收拾碗筷,朱小钧一直等到最后。
据双方回忆,这是两人第一次交谈,但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在张雪倩的记忆中,朱小钧是一个经常往女生宿舍跑的男生,有一次,他帮同班女生到设计系女生宿舍搬东西,“穿着化妆晚会的黄袍,还戴着眼镜,冲突特别大”。这是张雪倩对他的第一印象。那个晚上,朱小钧走进设计系女生宿舍,有一个姑娘回头望了他一眼,以至于他忘记了当晚到底搬走了什么东西。
“宿舍楼对面就是食堂,他们班同学就住我旁边。一下课他就过来问:你去不去吃饭?我说:去啊。”张雪倩想起当时朱小钧追她的伎俩,很是笨拙,“都得去吃饭啊!然后他说:一起去食堂吧。”
朱小钧说:“她从来不吃食堂,富人家的孩子,至少在认识我之前是不吃食堂的。”
有一次张雪倩陪朱小钧到食堂吃早餐,发现盘子堆起来像山一样高,她算了一下,一共16块钱,“每样都是几毛钱,他能吃出16块”!
除了约饭,朱小钧还会找别的借口——要不要去图书馆?要不要去看电影?谁谁来开讲座了,去不去听?张雪倩说:“到了后期,他会说:我晚上去操场跑步,你去吗?其实,晚上操场全是人,那足球场上多亮啊!”
朱小钧的大学宿舍被称为“情比金坚宿舍”,宿舍三人的大学爱情都延续到了今天,“结婚的结婚,不结婚的也不分手,十几年不结婚的也不分手”。
毕业后,朱小钧当了八年记者,经常出差;张雪倩做平面设计,加班不断。两人工作繁忙,相聚时少,连一起吃饭都要提前预约。有一天,两人觉得不能长年这样,于是决定,以后坚持一起吃早饭。那时,两人刚搬进新房,一个家庭的建立,从每天一起做早餐开始。朱小钧说:“爱情需要仪式感。”
他负责水台:“做咖啡我很职业了,我们一般用手磨咖啡豆,机器磨的不均匀,她喝不惯。”张雪倩负责菜台:“煎蛋、烤面包、蒸土豆、拌水果沙拉……他吃不够量,一上午都觉得饿,很容易心慌,心情也不太好。”
两人一起做,半个小时就做好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来,两人看到英国一个胖子给爱人做早餐的故事,张雪倩也学着摆一大桌的早餐。“她的摆盘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不比他们差。我们家很多餐具是她自己在景德镇烧的。”摆好盘后,朱小钧会拍一张照片,配一句隽语,秀到朋友圈,“最多的时候有两百个赞,常规也有四五十个”,早餐秀成了策展人朱小钧的一个作品。张雪倩有时会看不下去:“快吃吧,饭都凉了你还在写微信。”
朱小钧说:“年轻的时候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现在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听领导的,媳妇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有冲突,‘请参考第一条’。”
“自从2009年搬新房,除去旅游、出差等100多天不在北京,一年至少200天,我们会在一起做早餐。”朱小钧大概估算了一下,“1001顿早餐是有的。”
吃完火锅之后的那个深夜,两人推着自行车缓慢地往宿舍走,这是他们第一次说话。一个来自青岛,一个来自烟台,虽然在校园里经常碰到,两人却发现第一次离得这么近。
君送我一朝,我送君十载。“我上班我媳妇儿都会送我到门口,有拥抱,有亲吻,15年从未间断,她甚至会从床上起来送我走。这个细节让我觉得我要跟这个姑娘相守一生。” (文/邝新华)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