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座城市看什么?看广告。那种虚张声势、无孔不入的城市广告,是夺人眼目的强迫阅读。但你到一座欧洲城市,发现广告从不跃上楼顶,内敛地一行小字贴在楼面上。欧洲是三百年后的内敛,中国是三十年中的暴发。
这是个虚张声势的年代,这是个内心空空荡荡的年代。有人用玛莎拉蒂吹牛,有人用豪宅吹牛,有人用摩天大楼吹牛。一座城市的抱负都写在建筑上。打开一座城市,上书顶级奢华、皇家帝景,却找不到一家书店,就是没有了内涵。城市的抱负就如人们的脸,无论装扮多么酷、多么炫,也难掩内心苍白。
城市是人造的,是人心的投射。人心苍白,时代苍白;人心乱,时代就乱。
那么,回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禅宗二祖慧可的人生命题:找心。
心VS心眼
整部《坛经》就是让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心如明镜台。禅宗教人直指人心,可我们的心在哪?
基督教人有爱心,可我们连心都从“愛”拔除。书简识繁,你可以不写繁体,但必须认知。建议大陆小学适当恢复繁体字学习,那是与古人沟通的密码。
哪里来安放你那颗heart呢?通常,哲人所指那颗心是指mind and soul,不是左胸的那个肉包心。西方科学认为,肉包心只管输送血液,不负担思维。但前些年美国有个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术前厌恶麦当劳,换了别人的心脏后变得超爱吃薯条了。我贸然推测,心是个无处不在的东西,遍布人体所有器官。
没有了爱心,没有了佛心,则心机盛行。心机即“机心”。“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天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一颗势利的“机心”,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上EMBA,只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人脉;讲情调,只是为了满足人的本能的前戏;做慈善,只是为了博取一个好的名声与评价……无论何事,总是目的在先,名利当头。
中国人缺心,却不缺心眼。我赴台观光,台湾古风依然,行前被告知台湾人不搞砍价,尤其厌恶“腰斩”的砍价法。我成长于广州的儿子从小就会砍价,还学会了“假装走人”逼卖主就范的绝招。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有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我多么希望“孩儿愚且鲁”,但又怕他吃亏上当。
有道是,弯弯曲曲山溪水,反反复复世人心。古城丽江曾是个古朴的边城,现在已是一个标准的旅游集市。开始纳西原住民拒绝砍价,无奈大量外地商家进驻,最终也学会了砍价。见面砍一半的交易模式通杀所有旅游景点,砍价甚至成为旅游的乐趣之一。我们旅行是更有乐趣了,还是更无趣了呢?
现在来盘点过去的三十年,中国进口了西方价值观中最坏的部分:一个是成功主义,万事以成功为标准,一切行为和理念工具化、计算化、功利化;另一个是消费主义,将中国变成一个大卖场,将职场、官场、学校、医院变成一个大卖场;再有一个就是阴谋论,凡事只看到它坏的一面,人心只看狡诈的一面。中国崛起了,可以对西方说不了。但这并没有得到西方人的尊重。因为我们捡起了他们丢掉的东西,为他们所不齿。
同情心、同理心VS阴谋论
鲁迅先生曾说“不惮以最坏的心思来揣测部分人”,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惮以最坏的心思来揣测所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海底捞的张勇极其低调,可还是躲不过阴谋论的“爆料挖掘机”的扒黑运动。
在中国做企业别被盯上,三鹿被盯上了,蒙牛被盯上了,汇源被盯上了……在中国当成功人士别被盯上,只要被盯上麻烦跟着到。唐骏被盯上,李一被盯上了,郭美美被盯上了,郎咸平要解脱郭美美,结果郎教授被盯上了,网民怀疑他收了两百万。
西方人是罪感文化,日本人是耻感文化,中国人是惩戒文化。在中国,只要没被盯上,没被抓住,你就是个好人或好企业。
互联网暴露了人们怎样的心性?是现在社会失去了基本信任,还是互联网放大了阴谋论?“不惮以最坏的心思来揣测所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天津撞人事件二审,整个社会的同情心受到打击。
没有同情心的社会是冷漠的。但除了同情心还应讲讲同理心,即共情能力(empathy)。假如都换位思考,想一想别人怎么看你,或许跋扈和恶搞会少一些,社会两极对峙的状况会改善一些。
你开车总嫌行人走得慢,或许人家心里有事或腿脚不利索;你骂空姐,骂服务员,或许根本不是她们的错。大家都不换位思考,戾气聚集,社会空气一擦枪就走火。
Twitter说自己要成为“地球的脉搏”。Facebook要成为“人类的大脑”。 在《阿凡达》里,所有树木的根都紧密相连,说是相当于人脑的细胞和神经元的相互交错,因而产生了高等智能。在微博上,每个人的微博内容就相当于Ta的神经元,人们相互收听相互评论和转播,就相当于这些神经元的相互交错和能量交换。因此也产生了超越于个人大脑之上的高等智慧。
心能转物,物也能转心。我们的心情投射到城市,城市也决定着我们的心情。心心相联,心物相联。当我们想寄情山水时,山水没了,树没了。寄情花鸟,花鸟绝迹了。难道对着垃圾建筑寄情吗?你不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不会善待你。当我们与大自然的感觉通道被阻,大自然就会用灾害的方式警示你。看来同理心不局限于人类。
良知VS诚信
弗洛伊德说我们内心有三个我,每次言行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战。其实,还有一个“真我”在俯视三个我的战争。
我在微博上发了条“中国缺什么”的帖子,许小年教授反问:人们也许会说,缺宗教,缺道德,缺法治,缺科学,缺民主,缺正义,缺公平,缺尊严……其实什么都不缺。缺是相对需求而言的,未满足的需求为缺。将物质需求置于首位,视非物质追求为虚无和虚假,你已得到了你想要的GDP。其他一切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需求,何谈缺?
中国最缺内心,最缺良知。
“贵格”号称是世界上最闪亮的金字招牌。目前英国的五大银行中,就有三家是贵格会的信徒所创立。在船运、钢铁、铁路等领域,贵格会成员都声名显赫。贵格会成员在商业上的惊人成功,其奥秘就在于上升到信仰层面的“诚信”。他们拒绝宣誓,认为宣誓根本没必要,只需要一言为定,个人良知为上,不需要再订立任何契约。
在商业活动中,贵格会成员不搞讨价还价,一律是一口价。很多贵格会成员之间做生意,依然不签合同,一诺千金。传媒评论说,这或许就是温总理所说的“道德的血液”吧。
其实“道德的血液”不必求诸西方,中国人的传统伦理中即有,比如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你睡着时,良知并未睡去。别人叫你,你会答应。当你将一个小孩抛向天空,小孩会乐,因为良知,你会接住他。当你让陌生人看着东西,不担心他会把东西拿走,因为良知,大家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良知”即“本心”是本然之心与明觉之心的先天自然统一体,既具有是是非非、知善知恶的潜能,又具有是是非非、知善知恶的实际内容。万一“失去了本心”,也只需通过“切己自返”,不可昏蔽于物欲。最近日本80后加藤嘉一调侃中国人“太忙的人没有心”。他说得对,我们的确太忙,“失去了本心”。
当下中国社会即“失去了本心”。在这个利化的世界上,那就回到内心,回到良知吧。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