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裸猿》的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说了,尽管我们创造了瑰丽的文明,仍然受制于基本的生物规律。然后他就在《亲密行为》中研究了人类“最古老、最普遍、最为长久”的生物行为:鼓掌。
莫里斯觉得,要理解鼓掌的巨大作用,得回到人类的儿童时期。“对6个月婴儿的仔细研究表明,在这个阶段当母亲暂时离开婴儿后又重新回来时,婴儿时常会做出拍手动作,以此作为对母亲表示欢迎的一种方式。”其实小婴儿也并不是想拍手欢迎母亲的归来,只是在本能地张开双臂要拥抱:“但这时母亲的身体离他还有一定距离,他的手够不到,双臂就在空中形成一个弧形。继续收缩这个弧形,两只手就碰到一起成了拍手动作。”
虽然暴君尼禄马上就被古罗马元老院干掉了,但“鼓掌员”这个职业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在古罗马宫廷里看剧的人们要鼓掌,可不是求抱抱——演出结束的时候观众鼓掌,是为了唤醒自己的灵魂,别被剧中的神话角色带走。公元前200年音乐剧先驱普劳图斯,对于掌声的要求就更直接:他总爱在剧本结尾的地方写上个Plaudite,意思就是让大伙儿拍拍手捧个场。
公元37年上台的暴君尼禄想要的更多。别看他动不动就在自己国家里杀人放火,但这挡不住他有一颗文艺的心:特爱朗诵诗歌的尼禄给他自己创了个“尼禄节”,每回等他亲自上台表演的时候,都有军队在底下站着,看谁敢不鼓掌就给谁好果子吃。除此之外,只要他出现在公众场合,就要雇上一支5000人的鼓掌队给他壮声势——虽然暴君尼禄马上就被古罗马元老院干掉了,但“鼓掌员”这个职业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鼓掌员也来到了剧场里。所以梅根·加伯提到了16世纪的一位法国诗人让·多拉,他会公开把票送给那些答应在演出结束时鼓掌的人。再到19世纪,鼓掌员已经有了各种职业分类和相对应的价目表。按照历史学家威廉·B.科恩的描述,这些托儿里有专门负责在喜剧里笑的,专门负责在悲剧里哭的,以及专门带着观众安可的。在意大利,每拍上一轮手,就能赚10里拉。再加上一声喝彩,15里拉到手了。
古时的掌声,就相当于今日的选票。
除了戏剧界,最看重掌声的当属政界。在古罗马,圆形剧场除了能让群众看角斗士,还能让他们直接面对主办决斗表演的统治者。如同梅根·加伯所写,“领袖们成了人肉掌声测量仪,测量掌声的音量、速度、节奏、长度——通过公众的掌声,来窥探自己政治生涯的未来”。
这个情况是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发现的,他经常派一些朋友在剧场闲逛,看哪些政治人物收到的掌声最多:说白了就是去勘察敌情,看看人民群众究竟爱哪个,又不爱哪个——古时的掌声,就相当于今日的选票。
但这种以鼓掌作为民意勘察的办法,在独裁国家是行不通的。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里就描述过一个斯大林出席的地区党代会。与会者全都站起来欢迎领导,光鼓掌就鼓了十分钟。但谁敢当着这位独裁者的面第一个停止鼓掌。最后呢,有位造纸厂的主任实在受不了带头坐下,其他人也终于松了口气跟着坐下。结果是,会开完了,这位主任就被逮捕了。
苏联时代,鼓掌绝对是一项极其政治化的仪式,对于排位不同的领导人,掌声时间由长到短。斯大林讲话鼓掌十分钟,接着一个一个排下去,有专门人士控制时间,不多不少。而在领导人的讲话稿上专门在某处注明“掌声”,台下的专门人士会带领群众鼓掌响应。尤其在这些领导人发出呼吁、喊口号,或者讲话结束时,那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全场起立,高喊‘乌啦’”
与此相对的是,在常被称为“宪政之母”的英国,每周三下议院举行的首相例行问答中,首相经常收获到被拉长的、慢慢拍的掌声——这相当于嘘声。对着首相鼓这种掌呢,就是明着告诉他“我对你不满,你赶紧下台”。而在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获得的那80次掌声里,没有一次是来自于军人和大法官们的。这两拨制服党一个象征着军队不干政,一个象征着司法公正与独立——任凭你总统先生再怎么情真意切、慷慨雄辩,我们都不会给你鼓半下掌。
中国人的鼓掌小史
白焰曾经写过一篇《谈鼓掌》,想找关于中国古人鼓掌的记录,结果只找到了三个例子:“《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这个示例说明公元前230年左右已经有了鼓掌。二是《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史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报得他一个信。’由此看出,两手相拍被用来比喻合作。三是明代末年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这表明拍手指正义得到伸张后的人心大快。”但这三个例子讲的也都是拍手,跟鼓掌还是有一定区别。
在古代,中国人看戏不鼓掌。剧作家吴祖光说:“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也就是1949年以前,中国人看京戏是不兴鼓掌的,甚至若有‘鼓掌’、‘击掌’、‘拍手’往往被认为是故意捣乱起哄。当时捧角的人们只会喝采,更从来没有什么‘戏曲演员谢幕’的做法。”这些话引起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明远的兴趣,他发现,中国观众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鼓掌的,鼓掌的对象也是诸如《娜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西方话剧或新话剧。
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芭蕾乐团来了,当时负责接待的文化部为此开会,教导大伙儿“演出结束时要热烈鼓掌,不要走散,闭幕后应该再次欢迎演员们谢幕”。再后来,苏军红旗歌舞团来中国巡回演出时,入场卷下面就多了一行小字:“谢幕鼓掌请至少三遍。”陈明远最后注明,“这个主意呢,据说是曹禺出的”。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