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禮”,左边是“示”,为祭祀之意,另一边是“豊”(li三声),是一种承载祭物的礼器。如果再把“豊”字拆开,就是曲和豆。在这个会意字里,古人告诉我们,礼是用于祭祀的丰富物品。
但“曲”又通“乐”,从而引发出礼乐的关联。到了孔子,礼便不再是实际的祭品了,而有了更高的精神层面。
对孔子而言,礼是世间万物的依据,普通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国君应该“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但在今天,礼已经不再是调整万物的依据,而是回归了它最初的形态——物品,只是这样的物品不再是给神或者先人的祭物,而是“礼物”。
低调的礼
礼——礼物,一字之差,差别可就大了。过去的礼发自内心,现在却更加物质化。礼物虽然常常给人感觉有“礼”,但是往往形式更重,而少了内涵,普通人的人际关系中,礼缺失得更多。
但礼也是讲等级的,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祭祀,小到家族祭祀甚至婚丧嫁娶、朋友见面,都有特定的礼仪,相应的礼物,一旦礼物不符合身份或事件,就是“无礼”。
楚王向周朝王孙满问天子之鼎的大小,就是典型的“无礼”,所以才有王孙满的轻蔑:在德不在鼎。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讲的是回纥使臣给大唐的礼物中有一只白天鹅,但在漫长的路途中,白天鹅飞跑了,只剩几根羽毛。回纥使臣只能用绢包着几根毛送给唐太宗李世民,使臣还为此写了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据说李世民很高兴,还赏赐了回纥使臣。几根鹅毛就能让李世民欢喜吗?显然不是,李世民更看重是谁送的鹅毛。回纥当时正和大唐联合经略西北,双方是互相利用和依靠的关系。回纥想尽办法讨好大唐,大唐则利用这样的小弟控制西域。
如果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背景,千万别给你的上司送鹅毛去,这只会产生尴尬、鄙视,取得反效果。
所以礼就是规则,在现代社会中,礼的规则变成了因收礼者身份相适应而定的准则。在给在上者送礼时,准备恰当的礼物是必须的。第一个原则是投其所好,喜欢抽烟喝酒自然送烟送酒;喜欢诗词书画自然送文房四宝字幅名画。
第二个原则是脱离庸俗,让礼物更加有内涵与逼格。比如对方爱喝洋酒,也别上来就是82年的拉菲,谁都知道那酒喝完了,这么送只会丢人现眼,送上一瓶柏翠堡或者89年的奥比康才能体现逼格。
再如LV、GUCCI成为街包的时候,就不要再把它们当礼物了,下点血本买一个BV的包包,这种低调的奢华自然能引起对方高调的回应。
第三个原则是独具匠心,虽然说茅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礼物,但都送茅台,免不了泯然众人不容易被记住。有这么一个故事,某著名网站在iPad问世后,第一时间购买了几台,送给了上级主管部门,当礼送去的时候,接待者只是冷冷地让他将iPad放到一边,送礼者一看,旁边的沙发上堆着十几台各大网站送来的。
最后一点,送礼还是要挑时候,当中央“八条规定”颁布后,再大张旗鼓地去给官员送礼,显然不是明智的举动,任何时候识时务地送礼才是俊杰。
高调的情
礼物的背后是人情,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礼物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利益交换。求人与送礼的背后,早已经脱离了过去送礼所蕴含的“情”,异化为人情。
“礼物具有双重属性,在感情成分中礼物由于可计量,从而获得了商品的属性;在工具成分中,商品借助礼物的外壳也在某种程度上人格化了。”
而在这个时代,礼物的工具成分日益增强,礼物成了利益交换的潜规则,升迁、上学、就医,总之任何求人办事的过程中,礼物都是一种人情的工具。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曾对“人情伦理”作出了归纳:“一是礼尚往来,受到礼后必回礼;二是送礼者在礼物分量的选择上不该打破既有的社会地位,通过与主人血缘远近来决定礼物的种类和分量,即俗话说的“对什么人,随什么样的礼”;三是礼物往来,回礼一定以别人来的礼为参考,分量决不能少于受的礼;四是指回礼要适当,因为回过去之后,对方下次给礼会参考你的这次回礼”。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同时就是“欠了别人一笔债”,必须要找机会将其归还,中国人将这一行为称为回报或还报。这种礼物与办事的交换,就是基于礼尚往来,在这个国家的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古老传统。
它形成了一种交换,如果这种交换放到权力环境下,就变成了变相的行贿与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但所有高情商的人都明白,人情不如交情,交情是经过长期经营的,效果高于交换色彩浓厚的人情的常态关系。
交情、交情,不交哪来的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混个脸熟很重要,但如果在混个脸熟的基础上,再有礼物的来往,则让感情在礼物的价值计量中得到升华。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肖云忠在《都市情感生活中的礼物交换特征与功能初探》一文中提到:“礼物交换的基本功能是抒情和实用。随着社会变迁,抒情功能的强化幅度大于其实用功能,表现为礼物的符号化趋势加强,礼物运用的仪式主义特征更加突出,礼物的情感功能更加鲜明”。
除了节日、生日这些最适合送礼物的日子,如果多用点心,时常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送去适合的东西,同时并不提任何办事的请求,这种人情的积累就会随着日子的流逝变成交情。
当交情稳固到一定程度,再在需要的时候提出请求,那就不是简单的求人,而是请朋友帮忙。那时付出的代价会因为交情而减轻,也更加体现情感因素,淡化交换色彩,甚至让被求的人心情轻松乐于相助。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