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一些消费者买了车,却因合格证迟迟不能到手导致不能上牌的内幕:合格证哪儿去了?在银行手里。经销商把车卖给消费者,本应同时交付的合格证先扣着,拿到银行去做抵押以获得贷款,什么时候资金周转开了才赎回合格证给消费者。赎回合格证的时限,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是一年两年,由经销商说了算——所有这一切,消费者完全不知情,他们还以为像经销商说的那样,合格证在厂家那里呢。卖车的时候经销商信誓旦旦地说,合格证迟三四天就能拿到,实际上却是三四天的n次方,济南的赵女士,等了整整两年,合格证的影子还没见着。央视镜头下,4S店销售人员得了便宜还卖乖:“我没有蒙人,我是隐瞒了,但是我没有骗人家,这是事实。”
都说顾客是上帝,可这个“上帝”太可怜了,只有结账的时候才有上帝的感觉——不,甚至结账的时候也没有上帝的感觉。电影《恶人》里,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追着清水婆婆叫“美女婆婆”,把老人哄得眉开眼笑,等到忽悠老人买下高价补药未遂时顿时变脸,在两条大汉的胁迫下,老人掏光身上的钱,还写下一张巨额欠账单才被放行。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是抢劫。
做消费者,别奢望当上帝,非但如此,你还得有着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与商家的斗智斗勇中幸存。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商人不会白白对你示好的,所以,看到“免费××”字样千万千万要淡定,一high你就输了;数学不够好,就别掺和什么积分返点计划了,你怎么算商家都不会亏的;语文不好,更不行,房地产商说本案15分钟可达CBD,你喜滋滋地以为是15分钟车程,但人家指的可能是15分钟直升飞机的航程。
伪善商业的游戏规则
先算一道数学题:一件商品原价398元,有两种方法可以少花钱,一是品牌的“5折促销”,一是用现金券100元抵价,但必须与“满200减80”同时进行。你会选哪一种?大概觉得第二种更划算吧?且慢,先算账:(1)398×50%=199;(2)398-80-100=218。其实还是第一种省钱,但要是你对数字不敏感,很可能会选看似提供双重优惠的第二种。而数字游戏,正是商家最常用的伎俩之一。至于家乐福、沃尔玛标低价收高价,属于玩得比较拙劣的。
再就是文字游戏。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15日宣布上调茅台酒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理由是“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五粮液等多个高档白酒品牌跟进涨价,其中五粮液的涨价理由之一是“满足消费者的身份需求”。涨价就涨价,没见过这么会上纲上线的?
饮料巨头也玩文字游戏。进入5月销售旺季,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削减成本抗通胀,不约而同把原来600毫升的主流瓶型“瘦身”为500毫升,减量却不减价。百事可乐的理由是,“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更喜欢500毫升的包装”——广大消费者就这样“被喜欢”了。还记得2008年这两大饮料巨头也很默契地为易拉罐饮料“瘦身”吗?当时它们是这样解释的:“借奥运之机推出可回收的环保罐装,同时也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可口可乐);“无论是330毫升还是355毫升,价格在2元人民币一罐的软饮料都会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的美妙体验”(百事可乐)。很好,环保,美妙体验,都是好词儿。
当然,最会玩文字游戏的还是房地产商,已经可以总结出一套房地产语文。应对的方法,就是实地探查,“尊贵”、“荣享”、“至尚生活”这样的词儿可能让你晕乎乎,但到底是15分钟车程还是15分钟航程,走一次就知道了。
最招人恨的一个说法是“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换言之,解释的最终结果,就是“商家永远是对的”。携程去年年底提出“双重低价保证、三倍赔付承诺”,号称“非低勿扰”,执行时却大打折扣。团购的低价酒店不在赔付行列,像北京南锣鼓巷内某酒店的商务标间,团购价是109元,携程价则是238元。有携程资深会员投诉称香港酒店直接入住2000元,携程预订价6000元,携程却不予赔付,理由是“三倍赔付承诺”仅在内地适用,香港地区“由于价格体系较为特殊”不适用。
慈善搭台,商业唱戏
去年秋季高校开学前,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宣布向北京30多所高校的贫困新生捐赠2万部手机,每部手机配备中国电信189号卡,并提供亲情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北京电信称这一活动属公益性质,主要是为了方便贫困新生的生活和学习,以此区别于其他运营商的商业促销活动。
但随即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北京电信此举明明是一次“放长线钓大鱼”的商业营销,却安上“公益”的大帽子。天下没有白送的手机,说是“捐赠”,其实是强制学生消费。最有力的质疑就是,既然真想做公益,那为什么不给贫困新生送充值卡呢?打着“爱心”的幌子捐赠,既想得到好名声又能培育客户,北京电信忘记了,或故意视而不见的是,贫困新生也有拒绝“被捐赠”的权利。
这让人想起2009年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捐赠门”。“从现在起,每喝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孩子们的渴望捐出了一分钱;到2008年,阳光工程将为20万孩子带来运动的快乐”,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分钱捐赠”公益活动自2002年起在央视和各主要电视台反复播放,因此广为人知。2009年8月,《公益时报》报道称农夫山泉借“一分钱捐赠”牟利,“上演着一场‘借爱心名义蒙蔽’消费者的戏码”,证据是,2002年起,农夫山泉每年的销售量超过10亿瓶,按其承诺每年替消费者收取的捐赠款应在1000万元以上,但据查,2002年到2008年7年间,农夫山泉公开的账目中,该项支出只有2006年的500万元。受到质疑的农夫山泉以名誉权受侵犯为由,将《公益时报》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告上法院,并提出索赔500万元。
官司于2009年10月在杭州公开审理,双方并未达成调解共识。哪怕事情真像农夫山泉所说的并未造假,但“卖了多少,捐了多少”的核心问题一天没有向公众公开,对农夫山泉“假慈善真商业”的质疑仍然存在。事实上,有网站调查表示,经此事件,70%的被调查者表示以后不会购买农夫山泉的产品。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