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流水别墅的缔造人”和“四处留情的建筑师”外,美国人赖特身上还有个惹眼的标签:宜居城市的探索者。城市会好吗?未来的城市会宜居吗?这是赖特永恒的追问。
浏览一遍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履历,他身上除了“流水别墅的缔造人”和“四处留情的建筑师”的标签外,还有个更光鲜的标签:宜居城市的探索者。
乔布斯奉他为大师,美国建筑界尊他为“现代建筑之魂”。在城市和乡村,所有人都应该向赖特致敬:他的“宜居城市论”及“未来城市三部曲”,让城市和乡村走向了多元。
今年是赖特诞辰150周年。不矫情地说一句,作为“城市总结者”的赖特的出现,终于让现代元素开始在乡村里闪现,让自然的旋律在都市里奏响。
“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赖特的建筑梦始于1867年,也就是150年前的一个夏季晌午。那一年他刚出生,地点则是他出生后便一直睡着的育儿室。
他那个做教师的母亲安娜,把一本漂亮杂志里关于英国教堂的华丽图片剪下,贴在赖特床头,以至于后来有人说,赖特在从妇幼院被抱回到房间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与框架、结构和整体布局有关的世界建筑。
9年后,在费城参观完世界博览会的安娜,为9岁的赖特带去了一份“礼物”——福禄贝尔设计的教育积木,这可以说对赖特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透过赖特成年后设计的罗比住宅、联合教堂和莫里斯礼品商店的外观,你似乎都能料想到,赖特是怎样把孩童时期搬弄积木的有趣经历与建筑设计无缝对接起来的。
在他的自传《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中,赖特曾回忆起当年那堆积木。“几年来,我坐在幼儿园的桌子上,玩了立方体、球体和三角形,这些光滑的木制槭树块……所有这一切都在我的手上……”
除了对几何模型感兴趣,赖特还特别重视建筑设计里的“自然元素”,这当然与他从小就生活在威斯康星峡谷的自然环境中有着密切关系,从小在农场长大的赖特甚至在成名后仍被外界称为“农民建筑家”。填满童年时光的乡土气,让他始终秉持这样的设计观点:住宅设计不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厨、浴厕和书房这些必备起居,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增强家庭的内聚力。
比如他1907年在伊利诺伊州设计的罗伯茨住宅,位于十字形建筑平面中央的是一个大火炉,天花根据屋顶的自然坡度灵活处理,互相交叉的水平屋檐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外观看,简直就像草原上的现代化住宅一样。
“我们的建筑应该反映今天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这是赖特的设计理念,也是他独特的建筑宣言。
赖特渴望建立的,是一个在外界甚至城市规划圈看来无法实现的“城市乌托邦”。
赖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也许就是他为“有机建筑理论”创作的巅峰之作:流水别墅。这个伴着“溪流音乐”而成为“石崖的自然延伸”的别墅,迅速成为美国现代建筑的典范,以至于别墅拥有者、德裔富商霍夫曼这样评价这座赖特设计、自己居住的住宅:“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做的作品。它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的,也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它更像一件公众的财富。”
对公共问题的讨论,对城市未来的追问,让“建筑师赖特”很快便华丽转身为“城市探索者赖特”。
上世纪30年代,赖特提出了一个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概念:广亩城市。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美国工业开始飞速起步,工业、制造业的兴盛让城市收益,也催生了一批批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流动人”。从人口迁徙和产业升级的角度看,这无疑是美国社会良性发展的好事;不过赖特却早在80年前,就洞察出了美国社会当时,也是中国社会目前同样存在的“城市病”。
与柯布西耶在《明日的城市》中倡导的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不同,赖特的思想走向了柯布西耶的反面:城市应该分散建设,而不是集中发展。城市应该和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
骨子里崇尚个人主义的赖特,认为城市的居民拥有居住的最大自主权。而随着那个年代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普及,居住区之间往往都有超级公路连接。赖特主张人口在城市内外部分散,以此期望搭建一道连同城市和乡村的桥梁。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郊迁化”的现象。
与“大城市至上”的观点相反,赖特认为应该有计划地消灭所谓的“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内的生活和环境已经无法与其地位相匹配。他渴望建立的,是一个在外界甚至城市规划圈看来无法实现的“城市乌托邦”,汽车作为一种“城市民主运输工具”,渐渐模糊城乡的边界。通俗点说,就是未来在城里城外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汽笛声在乡间欢快地鸣响,鸟儿在城区自由地飞翔。
赖特对自己的观点和预测颇为乐观。他认为自己设想中的“广亩城市”,“将让我们根本认识不到它作为城市而已经来临”。
纪念赖特的时候,我们在缅怀和追问什么?
从哀叹“消失的城市”到憧憬“宜居城市”,赖特用广亩城市“分散发展”的思路,为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保驾护航。
从芝加哥到纽约,他越来越不习惯在那些拥挤的街道和密布的高楼里穿梭,童年农场的惬意生活唤起了他对宜居城市的由衷渴望。他反对集体主义在城市的扩散,更加频繁地呼吁对个人自由空间的保护。从上世纪20年代起,赖特就开始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心中的宜居城市的样子。他随后出了本书,名字就叫《宜居城市》(The Living City)。
在赖特畅想的“乌托邦”式宜居城市里,不会再划分主轴和次轴,不再时兴“城市风格”,城区里随处绽放的风格都是自然和纯真的;10分钟行车半径范围内,工厂、农场、办公室、商店、住宅、教堂和剧场应有尽有;人们无须争相涌向一个公共中心,然后再争相走出那个中心;人们不再会因为交通拥堵和簇团式空间布局而耽误时间和破坏生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前教授叶齐茂目前正在翻译赖特的这本《宜居城市》,在谈及赖特对“宜居城市”的理解时,他表示自己在翻译书名时曾几经犹豫。
“一开始我想把它翻译成‘有生命的城市’或‘有机城市’。后来我觉得把living‘翻译成(适宜)居住的’,才比较贴近赖特书中所追求的那个‘有生命的城市’。‘有生命的’或‘活着的’‘有机的’城市才是适宜我们居住的城市,换句话说,宜居城市应该是‘有生命的’‘活着的’‘有机的’。”叶齐茂说。
虽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始终抱有某种近乎理想主义式的幻想,但赖特依然是建筑界乃至城市规划圈的“侠之大者”。他自传的中文版译者杨鹏认为赖特配得上“伟大”二字。
“赖特的作品当然算不上完美,他的个性与行为更是‘劣迹斑斑’,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继承了某些伟大的原则。这些原则,正是莎士比亚与托尔斯泰、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巴赫与贝多芬所有这些人作品的共同点。《自传》中提到的这些名字,都是赖特的坚强后盾。他们和赖特一样,都属于伟大的‘总结者’,而不是所谓的‘创新者’。”
城市会好吗?未来的城市会宜居吗?这是伟大城市“总结者”赖特永恒的追问。
十大关键词里的赖特
宜居城市
赖特花了30年时间,写了一本《宜居城市》,从而形成系统的“未来城市三部曲”:“融入大自然的城市”“广亩城市”和“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可以开发建设的场地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留给我们的地方,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发现每一个建筑场地特有的生命特征,因为建筑应该顺从自然的地形地貌。宜居城市会是一个天然的多样性的世界,是现代人自己属性更好的自然表达,预示和确保现代人在地球上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赖特在书中这样写道。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普及和推广那些能够融入大自然的城市,才能形成一定意义上居住、工作和生活分散的广亩城市,最终实现赖特“宜居城市”的梦想。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赖特讨厌闹市。面对那些人流拥堵和高层建筑云集的大城市,他总是感到窒息和不适,这也是他不喜欢纽约和芝加哥的重要原因。不过,他职业生涯中的两个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两座他“讨厌的城市”里完成的,一个是芝加哥的橡树公园,一个就是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古根海姆美术馆。
在纽约闹市街头建一座美术馆,赖特觉得这种场景下的设计思路应该更不拘一格,于是他用玻璃穹顶覆盖美术馆的通天中庭,构建起一个整体和局部统一的空间,并取代了传统的各个独立展览室的串连方式。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种设计引发了巨大争议,不过赖特依然坚持己见,刻意让这座与纽约第五大道并不协调匹配,但却足够有个性的美术馆继续留存。
事实证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受到了外界的一致赞誉。2009年,也就是美术馆成立50周年时,美术馆内建起了一座新餐厅,名字就叫“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餐厅”,意在向这位特立独行的建筑师致敬。
广亩城市
“广亩城市”概念是赖特留给城市和城市人的精神图腾。
在1932年写的《正在消失的城市》一书中,赖特提出“广亩城市”概念。往通俗说,就是倡导建立带有田园风味的城市。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城市已经不需要集中最好的资源,未来的城市应该是分散发展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结合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作为“城市分散主义”的代表人物,赖特的广亩城市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大都市死亡,美国人拉手走向乡村”,设想中的场景虽然美,但却阻力重重。“广亩城市”看似是不靠谱的“乌托邦设想”,却能给高度城市化降温,让城市人对田园乡村生活和闲散宜居的都市生活保有念想。
橡树公园
位于芝加哥市区15公里外的橡树公园,存放着赖特人生中19年的工作与生活记忆。他在这里开始了建筑生涯,也在这里收获了6个孩子。这里曾是他的家,也曾一度成为他的工作室。在橡树公园,赖特创作的草原式住宅令他一举成名,并被外界称赞为“最大化地处理和放大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不夸张地说,橡树公园就是赖特职业生涯的一块福地。
这个孕育海明威成长的芝加哥郊野园区,也见证了赖特的多情。他先是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在孕育了几个孩子后,他又勾搭上了设计项目的甲方,也就是邻居的老婆。他在这个公园里收获了婚外爱情,也背负了出轨的骂名。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带着婚外情人私奔去欧洲。他与橡树公园的缘分在1909年的那次离家不归中走向终点。那年他42岁,正处于设计创作的巅峰期。
《爱上赖特》
自己的爱情故事在一百年后被写成畅销书,还是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No.1,赖特的这段情事为何传奇?
梅玛在当时已初步具备女权思想,这让她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和有妇之夫的赖特私奔去欧洲。这个有夫之妇在小说里被塑造为一名勇敢寻找自己地位的新女性。到赖特出轨后期,他的私人生活几乎完全被曝光在公众面前。这本小说的作者南希·霍兰就曾在橡树公园生活近30年,对于赖特的风流韵事自然是如数家珍。
有机建筑
如果赖特的建筑理论是台复读机,那么“有机建筑”这个概念一定会被反复播放。有机建筑的理念要求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一致,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还特别强调建筑的艺术性。
出生于威斯康星大峡谷附近的赖特,对自然界始终抱有某种敬意。他喜欢把那些有自然寓意的材料或理念融入创作中,而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例子就是流水别墅:流动的水和固定的建筑融为一体,室内的阳台向外延伸,衔接出一个清新自然的室外空间。
有人说,赖特一生的全部著作和实践,都以有机建筑为核心而展开。他对自然的尊重,让他高呼“民间传说和民歌那样产生出来的房屋,比不自然的学院派头更有研究价值”。
《一部自传》
第三人称叙事,电影剧本分镜头式的描写,在处理自传上,赖特依然文气十足。“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开的,是赖特传奇的一生。市面上专门研究赖特建筑成就的英文专著有十余本,但能让你进入他内心的读物,只此一本。
在书中,有关赖特的成长经历、创作经历和神秘私生活被一一铺陈,简约克制的文字讲述背后,掩藏的是一颗直面自我的心。
这种叙事风格和行文特点,甚至有点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冷静、克制叙述的感觉。也有人说,赖特就是建筑界的雨果,他是建筑界文笔最好的自传写作者,也是文学界最懂城市和设计的心灵建筑师。
倒卖名画
建筑大师赖特还曾在日本倒卖过画。1905年后,他开始在日本做建筑设计,但倒卖画作的收入比建筑设计还多得多。有时候他给别人设计房子,对方对设计方案满意后就送给他几幅浮世绘元素的作品,这让他开始了名画收藏。收藏到一定阶段再把画作卖出,建筑大师倒是变成了画作市场上不折不扣的“倒爷”。
日本生活艺术
1905年赖特第一次去日本时,他被所有城市的一尘不染所震撼,也成就了他日后建筑风格中的“简练洁净”。
“当我试图为自己的国人寻找可资借鉴的规律,我发现神道教的仪式渗透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有日本仪式当中最为高贵的茶道,可以让你感受到这一点。观察日本人如何满足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如何自然而然地靠近美,对我而言是一种乐趣和启迪。”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让赖特觉得“如宗教般神圣”,也让他在自己日后的建筑美学和草原式建筑中不断反省革新。
《道德经》
赖特能流利背诵《道德经》。这并不是什么奇闻,而是梁思成亲口对外界说的。
1946年梁思成赴美拜访赖特时,曾向这位大师表示,自己是来美国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当即摇头摆手:“在美国你什么都学不到。世界上最好的建筑理论其实在中国。”
随后赖特向梁思成背诵了《道德经》的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赖特曾说:“波斯、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文明都是基于同样的文化根源,主要是佛教影响,其中中国还有儒家和道家,但这些信念中都没有中国哲学家老子的信念更能诠释有机建筑。”有人说,老子提倡的“有无相资”思想让赖特受益匪浅,从而系统地总结出了自己“有机建筑”的理论,而有机建筑中的人文理念,则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不谋而合。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