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命运能选择……如果活着能坦白……如果命运能演习/现实中不致接纳一生每步残酷抉择……”每次听到TVB剧集《天与地》呐喊般的片尾曲,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郁闷。郁闷归郁闷,还是要追看的。但我更多的是从文化观察者而非观众的角度去看。站在后者的立场,这不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只是,这出两年前的“仓底货”引起网上热议,反映它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天与地》有别于TVB的传统师奶剧。我在剧集播出不到一半时曾于报章写过初步观感,认为它是一个讲成长的故事,也是一部探讨人性的剧集:年轻的摇滚乐队成员在解散前夕结伴到雪山旅行,被困二十天,结果四去三回,消失者许家明据说被三位好友在别无选择下吃掉。
三位幸存者后来的生活也因为这段特殊经历而改变——林保怡饰演的刘俊雄以助人自惩来赎罪;陈豪饰演的宋以朗以生活堕落、炒黑市期指来麻醉;郑振轩(黄德斌饰)则因为局部失忆而组织了幸福家庭……各人本来互不往来,抹掉记忆,十八年后,却在一次死者女友叶梓恩(佘诗曼饰)被困山火案中重遇,勾起那段残酷的记忆……而三人的人生取态又因为郑振轩重拾记忆,并企图自首而再次逆转……从主题曲到片尾曲的歌词内容看,剧集主题明显想表达对青春的缅怀和对过失的无奈、反省,并揭示功利社会下人的阴暗面,以及竞争压力下人性的扭曲。
但是,以“人吃人”这种骇人过失来对少年无知的惩罚或隐喻资本主义社会森林定律的“弱肉强食”,显然是编导出于市场考虑而玩的Gimmick(手法),但极端到无可挽回,我以为是玩大了,反而削弱了主题的深刻性。因为“人吃人”的几率少之又少,而吃人镜头在前半部多次若隐若现,也令人感觉恶心。
于是,编导不得不给“吃人者”一个报应结局——冷酷无情的刘俊雄幡然醒悟后因为救小孩而被车撞死;助纣为虐的郑振轩双目失明;表面凶狠但尚有血性的宋以朗孤独终老——得不到最爱的叶梓恩;只有理想化身的叶梓恩在长辈和故友的开导下释开心结,圆了举办摇滚音乐会的多年心愿……
取材破格、主题深刻、意念新颖,是我对这部剧集的整体评价。在拍摄风格上,摒弃了传统电视剧的顺叙或倒叙,而以插叙手法,令几位主角的昔日镜头和青春影子不时跳进今日生活中,家明更不时跟叶梓恩穿越时空对话,颇有电影蒙太奇的效果。而宋以朗弹吉他时那种呐喊式哀鸣,除了体现其深情复深沉的个性外,也别具韵味。最后那集出现新旧乐队“平行演出”以象征“Rock’n Roll Never Die”(摇滚未死),并跟首集的时空交替风格呼应,更是神来之笔。
编导的批判意识很明显,并借剧中人之口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像第七集中,电台老DJ Dr. Dylan说:“看看我们这个城市是怎么样的?除了‘钱’这个字之外,我们已经不懂得分辨何谓是非黑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到好似倒模出来一样。喜欢吃同一样东西,喜欢同一样电视节目,支持同一种政治立场,信奉同一种生死病死的做人方法,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这既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今日香港人的心声,所以,那句英文句子成了网上潮语。
中期宋以朗和后期刘俊雄及其身边人那种为了上位而不择手段,及其赤裸裸的钱色交易、血淋淋的地下暴力,用来影射香港金融界恶性竞争和人性贪婪下出卖良知也很贴切。第29集,想做好人但不得志而变了坏人的刘俊雄在回应工会前辈泉叔劝谕时,振振有辞:“你不觉得这个城市,不欢迎那些好人吗?……大家都只是接受一些伪善的人,反而那些好人,他们会怕……”是编导有先见之明?还是这些问题已存在多年?
这部剧集把人性的弱点剖析得太赤裸裸,剧情又残酷得跟今日现实如此“纯属巧合”而令人不安,所以在观剧时很容易有代入感。只是,编导想要表达的欲望太强烈,以致结构松散,剧情拖拉,令人有为了风格而风格的感觉。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