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香港中文大学读社会服务管理研究生,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社会企业。
尽管全世界对于社会企业尚无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但大家有一个共识:社会企业就是用商业的模式运行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目的。它与传统商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社会企业尽管也追求盈利,但并不以此为目的,只是借助这样的方法和工具,去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企业与传统NGO(非政府组织)或者NPO(非营利机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仰赖于政府、基金会以及大众筹款作为资金支持,而社会企业却是“商业+公益”模式,要做到自给自足、自我造血,不受限于第三方所给予的资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英国《大事件》杂志
社会企业概念最早源自欧美,其中英国最有代表性,英国社会企业的宗旨是为社区成员谋福利,其最初目的是解决社区内青年人群的就业问题。比如英国《大事件》(The Big Issue)杂志,就是1991年成立的一间成功的社会企业,他们雇佣流浪者为销售人员,用1欧元的价格买入杂志,再用2欧元的价格卖出杂志,销售人员赚得1欧元,在缓解生活所需的同时,逐渐回归社会。他们的经营方针是让读者通过购买杂志的行为帮助员工获得一份工资,同时也要让读者喜欢上这本杂志。英国社会企业对GDP的贡献非常大,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70亿英镑,整个国家对社会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都很高。
西风东渐,香港近年也越来越重视社会企业,政府也不断地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去促进社会企业的兴办和发展。与英国不同,香港大部分社会企业并不独立于社区,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或某类社会问题,用某种商业形式去创造盈利、解决问题。它更多的是挂靠在当地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NGO/NPO)底下,针对机构所做的服务以及所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策略,开办不同形式的社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企业依赖机构,机构扶持企业。
香港社会服务机构,也就是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机构,在香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不同机构有自己专项的服务群体,比方说有针对精神病康复者的服务机构,也有做癌症病患者康复和培训的服务机构,更不乏综合性的服务机构,服务群体涵盖了长者、青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服务领域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区等。香港政府每年给这些社服机构一定的拨款支持,机构也会根据自己当年的服务目标而制定一些项目,然后筹资募款,开展服务。
香港“悠闲阁”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做生意的人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有商家是为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来经营企业的,甚至很少有人去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香港开办社会企业的往往不是社区里的个人,而是成熟的社会服务机构。这也就造成了香港社会企业大多数都不成功的现状。原因很简单,会做生意的人不会去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而真正帮助弱势群体做社会服务的人又缺乏经商的观念、能力和技巧,因此社会企业在香港就像是机构的附属一样,缺乏创新,少有商机,不仅做不到创造盈利回馈给机构,甚至连自负盈亏都很难,只是依靠机构的支援死撑。
香港社会企业众多经营失败,其中也不乏成功的。香港循理会屯门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为了推动地区妇女发挥和欣赏自我潜能,实现就业和创业,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在屯门开办了一间以北欧风格为主题的西餐厅,名叫“悠闲阁”(Fantastic Ladies Cafe)。我曾去到这间餐厅用餐,并与餐厅的CEO进行过沟通和交流。餐厅CEO表示,他们并不希望客人因为餐厅是社会企业而来“赏脸”用餐,他们希望可以用特别的环境,好吃的美食,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源,因此机构将资助金的四成用来请专业设计师做室内设计,并请来任职于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及香港洲际酒店的厨师及经理,对店内的妇女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带薪培训,另外为了不影响这些妇女的正常生活,员工采用轮班制度,每段工作时间为五小时,以此来满足妇女照顾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尽管这个餐厅是为了帮助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这位CEO分享说:“做这个餐厅是为了解决她们的一部分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追求盈利而给她们造成更多问题。”
她还表示,他们很注重商业机构的经营方式和技巧,也正因为这些成功的理念和模式,餐厅在开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自负盈亏,并已经开启了第二家分店,继续发展有他们特色的社会企业。
“悠闲阁”成功的启示是:一间好的、有价值的社会企业跟普通的商业机构一样,都是可以扩大规模,做标准化生产的,若社企的经营模式可以复制,那么企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会成倍地增加。
社会企业该不该分红?
在内地做社会企业的大多是草根NGO,他们没钱,不专业,单有满腔热血和激情去支撑他们实现自我、完成理想。
因此,他们做社会企业,需要寻找投资,国家目前给予的支持相对于海外和香港要少很多,一般的风投也不会对社企感兴趣,所以基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基金会的角度来看,它们愿意在企业刚起步时资助,但若企业在一段时间经营后达到收支平衡,甚至自我造血、有更多盈利,基金会当然希望企业将捐款归还,甚至希望企业可以以分股的形式回馈给基金会,这样基金会也可以有一个良性的资金循环,将这些钱用于其他社会企业和公益项目,服务更多受众。这时,人们的争论就出来了:社会企业到底应不应该分红?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企业和一般商业机构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所得盈利的使用方法,后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将盈利用来给股东分红,归于个人所有,而社会企业则是将所得盈利再拿去服务社会,资产属于社会,不为个人所拥有。他们认为如果社会企业也开始分红,那么这与普通商业机构的区别就被模糊化了。
另一些新理念则认为,社会企业千万不要自己绑住自己,社会企业更需要用商业的模式和方法发展自己,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应该思考和开辟适合项目发展的道路,除了做到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更要争取项目的可复制性,这样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当企业做强做大之后,分红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社企本身就已经在服务社会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们在探讨和钱有关的这些问题时,一定不要忘记两个核心:第一,不是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找到商业模式去解决;第二,社会企业寻求盈利是手段不是目的,它的核心价值是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说白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钱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你有钱开办一间养老服务机构,但你没有专业人才(如社工),对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项目指导,服务不专业,质素低下,甚至出现不道德的“郑州虐老门”,那即便你的服务全部免费,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相反,一间机构拥有专业的社工掌握机构的服务,制定可行的项目,培训员工提供专业的服务给老人,整个服务体系都很专业健全,那么机构可以向金字塔尖的人群收取较高的费用,同时为底层受众提供低收费或者免费的服务,甚至将机构的运行模式复制,让机构从社区覆盖到城市,最后普及到全国。真正做到用商业的手法,解决社会问题。
中国现在已经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渴望用创新方法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志之士,他们看到困难,更看到希望。而这样一个富有商机,更富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行业,需要有志者都投入其中帮助行业发展,付出即是得到,社会企业的核心就是服务社会,最终受益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每一个人。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